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操作系統(tǒng)WindowsWindows 2000 Server系統(tǒng)結構與設計

Windows 2000 Server系統(tǒng)結構與設計

Windows 2000 Server系統(tǒng)結構與設計

定 價:¥35.00

作 者: 徐棟,任東強編著
出版社: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叢編項: 萬水Windows 2000技術叢書
標 簽: Windows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08404257 出版時間: 2000-08-01 包裝:
開本: 26cm 頁數(shù): 363頁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Windows 2000操作系統(tǒng)可謂家喻戶曉,但多數(shù)人并不了解其內核技術的精髓所在,本書通過介紹Windows 2000 Server的核心技術,讓您感覺其博大精深之處。對于中、高級系統(tǒng)開發(fā)人員來說,本書不失為一本好的參考書,尤其對微軟操作系統(tǒng)感興趣的讀者而言,更是如此。本書內容雖較深,但介紹較為詳細,且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加以敘述。

作者簡介

暫缺《Windows 2000 Server系統(tǒng)結構與設計》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操作系統(tǒng)概述
1.1 計算機系統(tǒng)的組成
1.2 什么是操作系統(tǒng)
1.2.1 操作系統(tǒng)作為虛擬機
1.2.2 操作系統(tǒng)作為資源管理器
1.3 操作系統(tǒng)發(fā)展歷史
1.3.1 第一代計算機 (1945~1955):真空管和插板
1.3.2 第二代計算機(1955~1965):晶體管和批處理系統(tǒng)
1.3.3 第三代計算機(1965~1980):集成電路芯片和多道程序
1.3.4 第四代計算機 (1980~現(xiàn)在):個人計算機
1.4 Windows 2000操作系統(tǒng)
1.4.1 Windows 2000的市場需求
1.4.2 Windows 2000設計目標
1.5 Windows 2000的系統(tǒng)結構
1.5.1 Windows 2000模型
1.5.2 Windows 2000結構
1.5.3 環(huán)境子系統(tǒng)
1.5.4 本機服務
1.5.5 國際化
1.5.6 結構化異常處理
1.6 小結
第二章 Windows 2000新特性
2.1 活動目錄
2.2 分布式安全性擴展
2.3 加密
2.4 安全配置編輯程序
2.5 分布式文件服務
2.6 NTFS擴展
2.7 Microsoft管理控制臺
2.8 Microsoft軟件安裝程序
2.9 存儲管理
2.10 IntelliMirror
2.11 應用程序的開發(fā)
2.12 作業(yè)對象
2.13 Alpha上的大容量內存
2.14 Microsoft終端服務器
2.14.1 Windows 2000終端服務器的組件
2.14.2 Windows 2000中的操作系統(tǒng)支持
2.15 即插即用和電源管理
2.15.1 即插即用的發(fā)展
2.15.2 在Windows 2000中的實現(xiàn)
2.15.3 驅動程序的更改
2.15.4 Windows 2000即插即用結構
2.16 小結
第三章 實現(xiàn)Active Directory
3.1 Active Directory概述
3.1.1 什么是Active Directory
3.1.2 Active Directory特性
3.2 Active Directory結構和同步復制
3.2.1 邏輯結構
3.2.2 物理結構
3.2.3 站點內的同步復制
3.3 Active Directory概念
3.3.1 模式
3.3.2 全局目錄
3.3.3 名字空間
3.3.4 命名約定
3.4 規(guī)劃Active Directory的實現(xiàn)
3.4.1 規(guī)劃名字空間
3.4.2 規(guī)劃站點
3.4.3 規(guī)劃組織單元
3.5 安裝Active Directory
3.5.1 Active Directory安裝向導
3.5.2 數(shù)據(jù)庫和共享系統(tǒng)卷
3.5.3 域模式
3.6 管理多域環(huán)境
3.6.1 信任關系
3.6.2 安全性
3.6.3 規(guī)劃一個樹
3.7 小結
第四章 對象管理
4.1 執(zhí)行體對象
4.1.1 使用對象
4.1.2 對象結構
4.1.3 對象類型
4.2 管理對象
4.2.1 對象名
4.2.2 對象句柄
4.2.3 對象方法
4.3 保護對象
4.3.1 存取令牌
4.3.2 存取控制表
4.4 小結
第五章 進程和線程
5.1 進程
5.1.1 進程的定義
5.1.2 進程本質
5.1.3 CreateProcess函數(shù)
5.1.4 進程的創(chuàng)建過程
5.1.5 進程間的通信
5.1.6 進程調度
5.1.7 進程的結束
5.2 線程
5.2.1 CreateThread()函數(shù)
5.2.2 CreateThread()流程
5.2.3 線程調度
5.3 小結
第六章 內存管理
6.1 Windows 2000內存管理簡介
6.1.1 虛擬內存
6.1.2 文件映像
6.1.3 堆管理
6.2 地址空間分布
6.2.1 用戶地址空間布局
6.2.2 系統(tǒng)地址空間布局
6.3 深入內存管理器
6.3.1 組件
6.3.2 調整內存管理器
6.4 地址轉換
6.4.1 轉換虛擬地址
6.4.2 頁目錄(page directory)
6.4.3 進程和系統(tǒng)頁表
6.4.4 頁表項
6.4.5 頁面內的字節(jié)
6.4.6 轉換后備緩沖區(qū)
6.5 頁錯誤處理
6.5.1 無效的PTE
6.5.2 原形PTE
6.5.3 入頁I/O
6.5.4 沖突頁錯誤
6.5.5 頁面文件
6.6 虛擬地址描述符
6.7 工作集
6.7.1 頁面調度策略
6.7.2 進程工作集
6.7.3 平衡集管理器和交換程序
6.7.4 系統(tǒng)工作集
6.8 頁幀數(shù)據(jù)庫
6.8.1 頁面列表動態(tài)
6.8.2 更改頁面寫入程序
6.8.3 PFN數(shù)據(jù)結構
6.9 區(qū)域對象
6.10 小結
第七章 Windows 2000文件系統(tǒng)
7.1 NTFS的設計目標和特性
7.1.1 高瑞文件系統(tǒng)需求
7.1.2 NTFS的其他特性
7.2 NTFS的內部結構
7.3 NTFS在磁盤上的結構
7.3.1 卷
7.3.2 簇
7.3.3 主控文件表(MFT)
7.3.4 文件引用號
7.3.5 文件記錄
7.3.6 文件名
7.3.7 常駐屬性和非常駐屬性
7.3.8 文件名索引
7.3.9 數(shù)據(jù)壓縮
7.4 可恢復支持
7.4.1 文件系統(tǒng)設計的發(fā)展
7.4.2 記錄
7.4.3 恢復
7.5 容錯支持
7.5.1 卷管理特性
7.5.2 容錯卷
7.5.3 NTFS壞簇恢復
7.6 小結
第八章 I/O系統(tǒng)
8.1 I/O系統(tǒng)結構和模型
8.1.1 I/O管理器
8.1.2 I/O函數(shù)
8.2 設備驅動程序
8.2.1 驅動程序結構
8.2.2 同步
8.3 數(shù)據(jù)結構
8.3.1 文件對象
8.3.2 驅動程序對象和設備對象
8.3.3 I/O請求包
8.4 I/O處理
8.4.1 對單層驅動程序的I/O請求
8.4.2 對分層驅動程序的I/O請求
8.5 小結
第九章 COM體系結構
9.1 軟件的發(fā)展
9.1.1 剪貼板(Clipboard)和動態(tài)數(shù)據(jù)交換(DDE)
9.1.2 OLE 1.0
9.1.3 VBX組件
9.1.4 COM和OLE 2.0
9.1.5 OCX組件
9.1.6 OLE的擴展
9.1.7 ActiveX
9.1.8 對象超集:COM+
9.1.9 對象技術的現(xiàn)狀
9.2 COM理論
9.2.1 COM思想概述
9.2.2 COM的優(yōu)點
9.2.3 COM的需求
9.2.4 COM的接口
9.2.5 COM的公共接口IUnKnown
9.2.6 COM庫服務
9.3 小結
第十章 網絡基礎
10.1 網絡結構
10.1.1 ISO開放系統(tǒng)互連模型
10.1.2 網絡API
10.1.3 網絡術語
10.1.4 數(shù)據(jù)信號傳輸
10.2 局域網
10.2.1 局域網參考模型
10.2.2 邏輯鏈路控制協(xié)議
10.2.3 CSMA/CD介質訪問控制協(xié)議
10.2.4 標記環(huán)介質訪問控制協(xié)議
10.2.5 FDDI網
10.2.6 基于交換技術的網絡
10.2.7 千兆位以太網
10.2.8 ATM局域網
10.2.9 無線局域網
10.3 廣域網
10.3.1 計算機交換分機(CBX)
10.3.2 CBX的結構
10.3.3 ISDN交換系統(tǒng)
10.3.4 X.25分組交換網
10.3.5 高速廣域網發(fā)展的動因
10.3.6 幀中繼網
10.3.7 ATM網
10.3.8 ATM LAN仿真
10.4 網絡管理
10.4.1 局域網管理技術
10.4.2 網絡管理標準
10.4.3 簡單網絡管理協(xié)議(SNMP)
10.5 小結
第十一章 網絡管理協(xié)議
11.1 NetBEUI
11.2 TCP/IP協(xié)議
11.2.1 IP尋址
11.2.2 多點傳送尋址
11.2.3 IP數(shù)據(jù)報
11.2.4 端口
11.2.5 用戶數(shù)據(jù)報協(xié)議
11.2.6 傳輸控制協(xié)議
11.3 IPX/SPX協(xié)議
11.4 DLC協(xié)議
11.5 AppleTalk協(xié)議
11.5.1 AppleTalk低層協(xié)議
11.5.2 AppleTalk中層協(xié)議
11.5.3 AppleTalk上層協(xié)議
11.6 網絡驅動程序的NDIS環(huán)境
11.7 分布式應用程序環(huán)境
11.8 小結
第十二章 網絡服務技術
12.1 電子郵件傳遞
12.1.1 RFC 822郵件格式
12.1.2 郵局協(xié)議
12.1.3 簡單郵件傳輸協(xié)議
12.1.4 SMTP擴展
12.1.5 網際消息訪問協(xié)議版本4
12.1.6 多用途的網際郵件擴充
12.1.7 安全/多用途的網際郵件擴充協(xié)議
12.1.8 增強的私密電子郵件
12.1.9 高度保密
121.10 郵件列表和列表服務器
12.1.11 新聞和Usenet
12.2 文件傳輸和文件系統(tǒng)
12.2.1 文件傳輸協(xié)議
12.2.2 一般文件傳輸協(xié)議
12.2.3 公用網際文件系統(tǒng)
12.2.4 WebNFS
12.3 文本會談
12.3.1 Internet在線聊天
12.3.2 多用戶網絡游戲
12.3.3 基于Web的聊天
12.4 局級服務
12.4.1 Microsoft事務服務器
12.4.2 Microsoft消息隊列
12.4.3 Microsoft群集服務器
12.5 公司范圍內的聯(lián)網和分布式安全性
12.6 小結
第十三章 Windows 2000的安全性
13.1 安全基礎
13.1.1 安全機制
13.1.2 安全模型
13.2 安全保護對象
13.2.1 安全保護對象
13.2.2 安全描述器和訪問控制
13.2.3 訪問令牌與模仿
13.3 安全審核
13.4 登錄
13.4.1 安全問題的產生
13.4.2 登錄
13.4.3 存取控制
13.4.4 NTFS文件系統(tǒng)安全功能
13.5 提高安全的策略
13.5.1 用戶口令的設置
13.5.2 訪問許可權的設置
13.5.3 RAS安全
13.5.4 服務器的安全性
13.6 小結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