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數(shù)人的印象中,寶雞是我國西部的一個重工業(yè)城市。事實上,寶雞在中華民族的發(fā)展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寶雞是中華民族人文始祖炎帝的故鄉(xiāng),是西周和秦的發(fā)祥地。寶雞的漫漫黃土之下埋藏著中華民族最璀璨的文明寶藏之一——西周青銅器;寶雞的大地上如今依然閃爍著古老、厚重的古代文明之光。我國著名學者季羨林、文懷沙、王蒙,著名考古專家鄒衡、馬承源、李學勤、石興邦、朱鳳瀚、韓偉、徐天進、張?zhí)於?,以及著名?jié)目主持人陳鐸、著名作家賈平凹、陜西省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主席雷達等,和寶雞有過不同程度的接觸,他們對寶雞的感情流淌在字里行間。通過他們的文字,我們可以看到,寶雞承載著多么厚重的中華歷史,寶雞孕育了多么摧殘的中華文明之花。寶雞——人文始祖炎帝的故里、周秦王朝的發(fā)祥地、“姜子牙釣魚——愿者上鉤”之地;“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地、“孔明秋風五丈原”之地、“鐵馬秋風大散關”之地……寶雞——北首嶺史前文化遺址、炎帝陵、周原遺址、周公廟、姜子牙釣魚臺、秦公陵園、五丈原諸葛亮廟、法門寺、九成宮、大散關、龍門洞、寶雞青銅器博物館……寶雞——太白山、西鎮(zhèn)吳山、關山草原、紅河谷森林公園、嘉陵江源頭、天臺山國家森林公園……寶雞——青銅器之鄉(xiāng)、民間工藝美術之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