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封建社會進入到晚清時期,其生命已經走到盡頭。封建制度的各種弊端暴露無遺,吏治腐敗,社會黑暗,加之外國列強的入侵,使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階級矛盾、民族矛盾日益尖銳,社會危機日益嚴重。為求民族生存,國家富強,有識之士或思維新,或謀革命,在中國近代舞臺上演出了一幕幕可歌可泣、可悲可感的活劇。中國近代文壇出現(xiàn)的社會譴責小說,就是這場社會變革引發(fā)的文學潮流,它們以文學的形式形象生動地反映了這一時期的社會生活。社會譴責小說,以暴露社會的黑暗面和種種弊端為主要內容,涉及到當時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盡管存在魯迅指出的“辭氣浮露,筆無藏鋒,甚且過甚其辭”的缺點,但在反映社會現(xiàn)實方面,它們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廣度,筆鋒犀利辛辣,鞭辟入里,在當時社會引起了強烈的反響。而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官場現(xiàn)形記》、《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老殘游記》和《孽?;ā?,號稱晚清四大譴責小說,在中國小說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官場現(xiàn)形記》從中舉捐官的下層士子趙溫和佐雜小官錢典史寫起,聯(lián)綴串起清政府的州府長吏、省級藩臺、欽差大臣以至軍機、中堂等形形色色的官僚,揭露他們?yōu)樯俣暧@營,蒙混傾軋,可以說為近代中國腐朽丑陋的官場勾勒出了一幅歷史畫卷。書中一些章節(jié)如制臺見洋人等,把人物心理刻畫得活靈活現(xiàn),入木三分,讀來令人捧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