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部分 數字電路分析設計基礎
1 緒論
1.1 數字電路、數字信號與數字系統(tǒng)
1.1.1 數字電路與數字信號
1.1.2 數字系統(tǒng)
1.2 數字電子技術的發(fā)展與應用
1.3 數字系統(tǒng)中的信息表征
1.3.1 數值信息的表示方法
1.3.2 非數值信息的表示方法
2 邏輯代數基礎
2.1 概述
2.2 邏輯代數中的基本運算
2.2.1 與運算
2.2.2 或運算
2.2.3 非運算
2.2.4 復合邏輯運算
2.3 邏輯代數中的基本公式
2.4 邏輯代數中的基本定理
2.4.1 代入定理
2.4.2 對偶定理
2.4.3 山農定理
2.4.4 展開定理
2.5 邏輯函數及其表示方法
2.5.1 邏輯函數的表達式表示法
2.5.2 邏輯函數的真值表表示法
2.5.3 邏輯函數的邏輯圖表示法
2.5.4 邏輯函數的卡諾圖表示法
2.6 邏輯函數的化簡
2.6.1 邏輯函數化簡的意義及其最簡形式
2.6.2 邏輯函數的公式化簡法
2.6.3 邏輯函數的卡諾圖化簡法
2.6.4 任意項及其在邏輯函數化簡中的應用
2.6.5 邏輯函數的列表化簡法和PetriCk算法
2.6.6 邏輯函數的機助化簡
2.7 本章小結
第二部分 組合邏輯電路
3 邏輯門電路
3.1 概述
3.2 MOS門電路
3.2.1 CMOS門電路
3.2.2 CMOS門電路的外特性
3.2.3 高速和超高速CMOS電路
3.3 雙極型門電路
3.3.1 概述
3.3.2 LSTTL門電路
3.3.3 LSTTL門電路的外特性
3.3.4 其他TTL門電路
3.4 BiCMOS電路
3.4.1 BiCMOS門電路
3.4.2 BiCMOS反相器的外特性
3.5 本章小結
4 組合邏輯電路的組成及其分析設計方法
4.1 組合邏輯電路的組成
4.2 組合邏輯電路的分析方法
4.3 組合邏輯電路的設計方法
4.4 組合邏輯電路中的險象
4.4.1 組合邏輯電路中的競爭與險象
4.4.2 組合邏輯電路中的險象判別方法
4.4.3 組合邏輯電路中的險象消除方法
5 常用中大規(guī)模組合邏輯電路
5.1 編碼器
5.1.1 二進制編碼器
5.1.2 BCD碼編碼器
5.2 譯碼器
5.2.1 二進制譯碼器
5.2.2 MSIBCD碼譯碼器
5.2.3 顯示譯碼器
5.3 數據選擇器
5.3.1 工作原理和電路構成
5.3.2 MSI數據選擇器
5.4 運算電路
5.4.1 數值比較器
5.4.2 加法器
5.4.3 乘法器
5.4.4 算術邏輯單元(ALU)
5.5 只讀存儲器(ROM)
5.5.1 固定ROM
5.5.2 可編程ROM、EPROM和E2PROM
5.6 MSI/LSI組合電路芯片的位擴展
5.6.1 編碼器的位擴展
5.6.2 譯碼器的位擴展
5.6.3 數據選擇器的位擴展
5.6.4 數值比較器的位擴展
5.6.5 ROM的宇位擴展
5.7 用MSI/LSI標準電路芯片設計組合電路
5.8 本章小結
6 可編程組合邏輯器件
6.1 可編程邏輯器件概述
6.2 PLA(可編程邏輯陣列)
6.3 PAL
6.3.1 PAL的基本組成
6.3.2 PAL的輸出結構
6.3.3 用PAL設計組合電路
6.4 用FPLA設計組合邏輯電路
第三部分 時序邏輯電路
7 觸發(fā)器
7.1 RS觸發(fā)器
7.1.1 基本RS觸發(fā)器
7.1.2 同步RS觸發(fā)器
7.1.3 主從RS觸發(fā)器
7.1.4 用RS觸發(fā)器組成其他功能的觸發(fā)器
7.2 D觸發(fā)器
7.2.1 維持阻塞D觸發(fā)器
7.2.2 主從D觸發(fā)器
7.3 JK觸發(fā)器
7.3.1 主從JK觸發(fā)器
7.3.2 邊沿JK觸發(fā)器
7.4 施密特觸發(fā)器
7.4.1 用門電路構成的施密特觸發(fā)器
7.4.2 施密特觸發(fā)器的應用
7.5 單穩(wěn)態(tài)觸發(fā)器
7.5.1 用門電路構成的單穩(wěn)態(tài)觸發(fā)器
7.5.2 集成單穩(wěn)態(tài)觸發(fā)器
7.5.3 單穩(wěn)態(tài)觸發(fā)器的應用
7.6 555定時器
7.6.1 用555定時器構成施密特觸發(fā)器
7.6.2 用555定時器構成單穩(wěn)態(tài)觸發(fā)器
7.6.3 用555定時器構成無穩(wěn)態(tài)電路
7.7 本章小結
8 常用MSI/LSI時序邏輯電路
8.1 時序邏輯電路的組成及功能描述方法
8.2 寄存器和移位寄存器
8.2.1 寄存器
8.2.2 移位寄存器
8.2.3 移位寄存器的應用
8.3 計數器
8.3.1 計數器功能及其組成
8.3.2 觸發(fā)器及時鐘電路
8.3.3 進位鏈接及輸出電路
8.3.4 借位鏈接及輸出電路
8.3.5 預置數和清零電路
8.3.6 MSI計數器電路
8.4 可讀/寫存儲器
8.4.1 隨機讀/寫存儲器(RAM)
8.4.2 順序存取存儲器(SAM)
9 時序邏輯電路的分析與綜合
9.1 時序邏輯電路的分析
9.2 用SSI電路芯片設計時序電路
9.2.1 穆爾(Moore)型時序電路設計
9.2.2 米里(Mealy)型時序電路設計
9.3 用MSI/LSI電路芯片設計時序電路
9.3.1 任意進制計數/分頻器的設計
9.3.2 信號發(fā)生器的設計
9.3.3 其他常用時序電路設計舉例
10 可編程時序邏輯器件
10.1 寄存可編程邏輯陣列(RPLA)
10.1.1 RPLA的組成
10.1.2 FPLS
10.1.3 RPAL
10.2 通用陣列邏輯(GAL)
10.2.1 GAL的電路組成
10.2.2 OLMC
10.2.3 GAL器件應用舉例及使用注意事項
10.2.4 ispGAL
10.3 FPGA
10.3.1 概述
10.3.2 FPGA的結構組成
10.4 用PLD器件設計時序電路及PLD器件的選用
10.4.1 用PLD器件設計時序電路
10.4.2 PLD器件的選用
10.5 本章小結
第四部分 數-模和模-數轉換電路
11 D/A轉換電路
11.1 基本DAC電路
11.1.1 權電流型DAC
11.1.2 倒T型R-2R網絡DAC
11.2 常用DAC芯片及其應用舉例
11.3 DAC的主要性能參數及芯片選用方法
11.3.1 主要性能參數
11.3.2 集成DAC芯片的選用
12 A/D轉換電路
12.1 A/D轉換的基本概念
12.2 基本ADC電路
12.2.1 逐次逼近型ADC
12.2.2 雙積分型ADC
12.3 常用ADC芯片及其典型應用舉例
12.4 ADC的主要性能參數及芯片選用
第五部分 邏輯電路的機助設計
13 數字電路CAD
13.1 數字電路CAD設計流程
13.2 數字電路的建模
13.2.1 行為模型
13.2.2 結構模型
13.2.3 混合模型
13.3 設計綜合
13.3.1 設計綜合過程
13.3.2 電路圖生成
13.4 設計仿真
13.4.1 測試輸入選擇及表征
13.4.2 元件延遲模型
13.5 模塊系統(tǒng)CAD
13.6 時序電路CAD
13.6.1 設計綜合
13.6.2 分析驗證
13.7 PLD電路CAD
13.7.1 常用PLD電路CAD工具
13.7.2 PLD電路CAD設計過程
13.7.3 數字電路的PDL表征
13.7.4 PLD電路CAD設計舉例
13.8 本章小結
第六部分 基礎練習題與思考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