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一章納稅者權利之維護者1
壹稅捐之淵源及重要性2
貳納稅者憲法與稅捐公平2
叁納稅者權利保護之實踐3
一.“納稅”公平之實踐4
二.稅捐行政與稅捐公平5
三.稅捐復查限制違背稅捐正義7
四.稅捐處罰與過度禁止9
肆結論11
第二章解釋函令對納稅者之影響12
壹前言13
貳聲請解釋之背景與目的15
一.事實經過15
二.聲請理由與目的15
叁釋字第287號解釋17
一.闡明釋示之意義及法律性質17
二.闡明釋示之生效日期17
三.釋示前后見解不一致之解決方式17
四.宣告(1986)臺財稅字第7530447號
函說明四與“憲法”無抵觸18
五.適用違法之釋示,屬第28條之退稅事由18
肆評析18
一.聲請書18
二.“財政部”解釋函令20
三.行政法院判決25
四.本號解釋26
伍結論27
第三章實質課稅原則對納稅者之影響29
壹前言30
貳聲請“釋憲”之背景與目的32
一.事實經過32
二.聲請“釋憲”之目的與理由32
叁釋字第420號解釋之意旨35
一.二.公司營業(yè)之事實35
三.稅法之解釋原則36
四.實質課稅與稅捐公平36
肆本案評析37
一.聯(lián)席會議決議作為“釋憲”標的37
二.法律適用之爭議37
三.稅法之解釋39
四.經濟觀察法44
五.稅捐規(guī)避47
六.法規(guī)命令與依法行政.信賴保護原則50
伍結論51
第四章納稅者之信賴保護53
壹事實與兩造之爭執(zhí)54
貳行政法院判決理由55
叁評論59
一.案例背景與稅捐救濟機關態(tài)度之省思59
二.本案之爭議問題62
三.稅捐優(yōu)惠之“憲法”依據(jù)及信賴基礎67
四.信賴保護.稅捐規(guī)劃與納稅者權利保障80
五.解釋函令之“憲法”地位.性質之界定.其
效力之爭執(zhí)98
六.本案后大法官關于“信賴保護”解釋
之發(fā)展111
肆結論119
第五章稅捐之扣繳與賠繳121
壹序言122
貳扣繳義務人之處罰123
一.法律規(guī)定及處罰列表123
二.扣繳義務人之認定125
叁決定“免稅”之責任歸屬126
一.“免稅”決定與責任歸屬原則126
二.中山科學研究院案之“免稅”決定過程127
三.處罰對象之疑義131
肆“財政部”臺財稅第32574號函對
本案適用之檢討133
一.解釋函令對人民權益之影響133
二.“財政部”臺財稅第32574號函
直接適用本案之限制134
伍結論138
第六章稅捐之補征與罰鍰139
壹問題提出139
貳地價稅之補征140
一.稅捐優(yōu)惠之限制140
二.地價稅之課征141
叁罰鍰之裁處142
一.處罰之依據(jù)142
二.處罰對象之爭執(zhí)143
肆結論145
第七章稅捐之征收與清查146
案例一征收期間之起算146
壹案例之爭執(zhí)焦點147
一.案例147
二.爭執(zhí)焦點147
貳實務見解147
一.展延限繳之起算147
二.維護納稅義務人之權益148
叁檢討148
一.稅捐法定主義之要求148
二.法定繳納期間149
肆結論150
案例二稅捐之清查與優(yōu)惠之變動151
壹案例151
貳特別稅率之法律依據(jù)及限制151
叁申報與清查152
肆稅捐優(yōu)惠與解釋函令153
一.依法適用特別稅率系減稅權利153
二.解釋函令之限制154
伍結論154
第八章稅捐之逃漏156
壹問題意識157
貳判決分析158
一.構成要件158
二.量刑之標準——逃稅金額之多寡166
三.檢討167
叁《稅捐稽征法》第41條之立法168
一.立法過程168
二.立法理由170
肆《稅捐稽征法》第41條立法與
判決之比較171
一.保護法益171
二.主觀構成要件173
伍逃漏稅捐之秩序罰與刑罰174
一.行為罰與漏稅罰之并罰175
二.漏稅罰與逃漏稅捐罪之并罰175
陸結論176
參考文獻178
總計18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