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西周始,喪葬禮儀已走向制度化?!办`魂不死,還有來世。靈魂觀念的復雜性與親族、家庭諸多層次問題的內因、外因相結合,于是一套繁雜的喪葬制度誕生了”。帝陵不僅是帝王靈魂的安息之所,更是封建文化的極致發(fā)揮。它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莊嚴、宏大和奢侈,而它深深埋藏在里面的不僅是封建禮儀等級制度,而且滲透著封建文化的方方面面。懷古追昔,我們真正慨嘆的是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和祖先們的創(chuàng)造才華。如此,十三陵才能作為世界文化遺產而為后人瞻仰。作者談陵說帝,橫寫陵墓,縱寫帝王,從后宮到廟堂,從人品到治世之道,十幾位帝王,血肉情腸,一一再現:靖難奪帝位,遷都建長陵,血淚撒龍椅,諸妃慘死多,一統(tǒng)天下威,千載英名留。這就是朱棣———永樂皇帝。少年即識愁滋味,從諫如流施仁政,死后猶憐眾蒼生,喪葬從簡修獻陵。這就是朱高熾———仁宗皇帝。……每一座皇陵都記載著一段色彩斑斕的歷史,敘述著一段血淚交織的宮闈秘聞。作者不是在一般意義上介紹十三陵及明代皇帝,而是以陵寫帝王,以帝王寫歷史,從而勾勒出波瀾壯闊的明王朝興衰史。全書另一大特點是語言通俗流暢,運用章回演義體,讀來情趣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