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引言
第一章 人機界面的發(fā)展歷史
1.1 引言
1.2 人機界在的發(fā)展歷史
第二章 人機交互的發(fā)展趨勢
2.1 多媒體技術的支持
2.2 采用多通道進行交互
2.3 自然語言接口
2.4 計算機支持協同工作
2.5 三維人機交互技術
第三章 多通道人機交互與虛擬現實
3.1 多通道人機交互
3.2 虛擬現實技術
第二部分 新交互技術
第四章 交互設備與關鍵技術
4.1 人機交互技術
4.2 眼動跟蹤
4.3 姿勢識別
4.4 三維輸入
4.5 語音識別
4.6 表情識別
4.7 自然語言理解
4.8 手寫識別
第五章 全息圖像和聽覺界面
5.1 全息圖像
5.2 聽覺界面
第三部分 國外研究概況
第六章 國外研究實例
6.1 國際會議
6.2 北美的多通道界面研究
6.3 歐洲的多通道界面研究
第四部分 理論與方法
第七章 多通道用戶界面模型及描述方法
7.1 概述
7.2 交互原語
7.3 基于自然交互方式的多通道用戶界面模型
7.4 基于事件-目標的多通道用戶結構模型
7.5 層次化的多通道用戶界面描述方法
7.6 分布式多通道用戶界面的模型及原形
第八章 多通道整合模型和算法研究
8.1 多通道整合
8.2 面向任務的整合模型
8.3 多通道分層整合模型和算法
8.4 基于概率模型的指稱整合模型
8.5 基于模糊識別模型的祖母交互整合模型
第九章 用戶界面評價與可用性測試
9.1 用戶界面評估的意義
9.2 多通道界面評估機制
9.3 界面表現評估
9.4 多通道界面人機交互評估
9.5 CAD評估實例
9.6 多通道用戶界面的可用性測試
9.7 界面評估清單:一種有效的可用性測試方法
第十章 多通道用戶界面的軟件結構和開發(fā)環(huán)境
10.1 軟件結構
10.2 基于智能結構模型
10.3 基于智能體的多通道用戶界面開發(fā)環(huán)境MMID-KIT
10.4 采用多通道界面的PCVRS軟件平臺
10.4 基于事件-目標的多通道用戶界面的軟件實例
第五部分 國內研究實例
第十一章 多通道用戶界面的應用與實例
11.1 引言
11.2 虛擬座艙實例
11.3 草圖CAD實例
11.4 VRoom實例
11.5 其他
第六部分 展望
第十二章 下一代人機展望——基于智能體虛擬現實化多通道因特網界面
12.1 引言
12.2 一種新的用戶界面的范式——VIR
12.3 自然人機交互
12.4 網絡用戶界面
12.5 關于下一代界面的討論
附錄
A. Internet有關網址
B. 國內有關書籍
C. 國外有關雜志及標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