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wǎng)絡網(wǎng)絡與數(shù)據(jù)通信網(wǎng)絡組建與管理寬帶IP網(wǎng)絡技術及其應用實例

寬帶IP網(wǎng)絡技術及其應用實例

寬帶IP網(wǎng)絡技術及其應用實例

定 價:¥48.00

作 者: 萬博通公司技術部編
出版社: 海洋出版社
叢編項: 萬博通網(wǎng)絡通信技術系列
標 簽: 寬帶通信系統(tǒng)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02749798 出版時間: 2000-01-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6cm 頁數(shù): 434頁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寬帶IP是目前最新的網(wǎng)絡技術,代表了未來網(wǎng)絡發(fā)展的方向。本書通過幾個寬帶IP網(wǎng)絡應用實例講解,使讀者能迅速理解寬帶IP網(wǎng)絡技術的內涵,學會寬帶IP網(wǎng)絡方案的設計,掌握寬帶IP網(wǎng)絡的實用技術。本書由四部分組成。第一部分介紹IP over ATM,使用ATM技術來承載IP業(yè)務;第二部分介紹IP over SDH,使用SDH來傳送IP業(yè)務;第三部分介紹IP over Optical,使用裸光纖來傳送IP業(yè)務;第四部分介紹IP Over WDM,使用波分復用技術來傳送IP業(yè)務;第五部分是寬帶IP網(wǎng)絡應用實例。本書適用于電信、廣播電視和計算機網(wǎng)絡領域的廣大工程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大專院校師生和各類網(wǎng)絡技術培訓班等。

作者簡介

暫缺《寬帶IP網(wǎng)絡技術及其應用實例》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 寬帶IP網(wǎng)絡概述
1.1 什么是通信網(wǎng)
1.1.1 通信的重要性
1.1.2 通信網(wǎng)的組成
1.1.3 通信網(wǎng)的比較
1.1.4 主要的通信業(yè)務
1.1.5 幾種通信業(yè)務的帶寬需求比較
1.2 為什么需要寬帶IP網(wǎng)絡
1.2.1 什么是IP網(wǎng)絡
1.2.2 為什么需要寬帶IP網(wǎng)絡
1.3 實現(xiàn)寬帶IP網(wǎng)絡的主要技術
1.3.1 IP Over ATM
1.3.2 IP Over SDH
1.3.3 IP Over Optical
1.4 寬帶IP技術的發(fā)展
1.4.1 IP業(yè)務呈現(xiàn)爆炸性增長
1.4.2 IP網(wǎng)絡技術寬帶化
第2章 TCP/IP網(wǎng)絡技術
2.1 TCP/IP簡介
2.1.1 什么是TCP/IP
2.1.2 TCP/IP體系結構
2.1.3 為什么要采用分層體系結構
2.2 常用的TCP/IP協(xié)議
2.2.1 TCP/IP應用層協(xié)議
2.2.2 TCP/IP傳輸層協(xié)議
2.2.3 TCP/IP網(wǎng)絡層協(xié)議
2.2.4 物理網(wǎng)接口協(xié)議
2.3 幾個重要概念
2.3.1 信息格式
2.3.2 網(wǎng)絡層次劃分
2.3.3 面向連接和面向無連接網(wǎng)絡服務
2.3.4 網(wǎng)絡地址
2.3.5 子網(wǎng)與子網(wǎng)掩碼
2.3.6 特殊地址
2.3.7 域名系統(tǒng)
2.4 IP協(xié)議
2.4.1 IP協(xié)議主要功能
2.4.2 IP數(shù)據(jù)報格式
2.4.3 數(shù)據(jù)報傳輸
2.4.4 差錯控制協(xié)議(ICMP)
2.5 TCP協(xié)議
2.5.1 TCP協(xié)議特點
2.5.2 TCP格式
2.5.3 TCP連接建立與拆除
2.5.4 緊急數(shù)據(jù)傳輸——push操作
2.5.5 TCP擁塞控制
2.5.6 TCP可靠性技術
2.6 UDP協(xié)議
2.6.1 UDP協(xié)議應用
2.6.2 UDP報文格式
2.6.3 UDP報文封裝
2.6.4 TCP/UDP協(xié)議端口
2.7 路由選擇協(xié)議
2.7.1 什么是路由選擇
2.7.2 路由器工作原理
2.7.3 路由選擇方式
2.7.4 路由選擇表
2.7.5 路由協(xié)議分類
2.7.6 路由選擇算法
2.7.7 邊緣網(wǎng)關協(xié)議(BG)
2.7.8 路由選擇協(xié)議(RIP)
2.7.9 開放最短路由優(yōu)先(OSPF)
2.8 資源預留協(xié)議(RSVP)
2.8.1 什么是QoS
2.8.2 什么是RSVP
2.8.3 RSVP傳輸類型
2.8.4 RSVP服務質量
2.8.5 RSVP報文格式
2.9 IP V6協(xié)議
2.9.1 IP V6簡介
2.9.2 為什么需要IP V6
2.9.3 IP V6標準化
2.9.4 IP V6的地址分類
2.9.5 IP V6幀格式
2.9.6 IP V6幀格式與IP V4幀格式比較
2.9.7 IP V6的安全機制
2.9.8 IP V4向IP V6過渡
2.10 網(wǎng)絡管理系統(tǒng)
2.10.1 網(wǎng)絡管理的重要性
2.10.2 網(wǎng)絡管理功能
2.10.3 網(wǎng)絡管理標準
2.10.4 網(wǎng)絡管理系統(tǒng)
2.10.5 網(wǎng)絡管理層次結構
2.10.6 簡單網(wǎng)絡管理協(xié)議(SNMP)
2.10.7 網(wǎng)絡管理系統(tǒng)典型產(chǎn)品與應用
2.10.8 網(wǎng)絡管理工具——Cisco Works 2000
2.10.9 計算機網(wǎng)絡管理的實施
第3章 ATM交換技術及其應用
3.1 幾個基本概念
3.1.1 什么是ATM
3.1.2 什么是傳遞模式
3.1.3 什么是ATM信元
3.1.4 什么是信元方式
3.1.5 什么是B-ISDN
3.2 ATM基礎
3.2.1 ATM與TDM比較
3.2.2 ATM標準
3.2.3 ATM與B-ISDN
3.2.4 ATM體系結構
3.3 ATM技術原理
3.3.1 ATM信兀
3.3.2 ATM虛連接
3.3.3 統(tǒng)計復用
3.3.4 ATM網(wǎng)絡結構
3.3.5 ATM網(wǎng)絡接口
3.3.6 ATM交換原理
3.3.7 ATM網(wǎng)絡流量控制
3.4 ATM交換機
3.4.1 ATM交換機分類
3.4.2 ATM交換機功能模塊
3.4.3 ATM交換機的性能參數(shù)
3.5 典型ATM交換機產(chǎn)品
3.5.1 生產(chǎn)ATM交換機廠商
3.5.2 Fore Systems公司的ATM交換產(chǎn)品
3.5.3 典型ATM網(wǎng)絡應用解決方案
3.5.4 Alcatel公司的ATM交換設備
3.5.5 北方電訊公司的ATM交換設備
3.5.6 Ascend公司的ATM交換設備
3.5.7 Cisco公司的ATM交換設備
3.5.8 新橋公司的ATM交換設備
3.5.9 某電視大學ATM校園網(wǎng)解決方案
第4章 IP Over ATM技術
4.1 IP與ATM結合的必要性
4.1.1 因特網(wǎng)面臨的挑戰(zhàn)
4.1.2 正在發(fā)展的因特網(wǎng)新技術和新標準
4.1.3 IP與ATM結合——優(yōu)勢互補
4.1.4 利用ATM構建寬帶因特網(wǎng)骨干網(wǎng)
4.2 ATM局域網(wǎng)仿真技術
4.2.1 ATM局域網(wǎng)
4.2.2 什么是ATM局域網(wǎng)仿真
4.2.3 局域網(wǎng)仿真的業(yè)務特性
4.2.4 局域網(wǎng)仿真協(xié)議模型
4.2.5 局域網(wǎng)仿真結構
4.2.6 局域網(wǎng)仿真的關鍵技術
4.2.7 局域網(wǎng)仿真的實現(xiàn)
4.2.8 局域網(wǎng)仿真的優(yōu)點
4.2.9 局域網(wǎng)仿真存在的問題
4.2.10 ATM局域網(wǎng)仿真應用舉例
4.3 傳統(tǒng)IP Over ATM(CIPOA)
4.3.1 CIPOA簡介
4.3.2 CIPOA基本原理
4.3.3 CIPOA協(xié)議結構與數(shù)據(jù)封裝
4.3.4 IP地址與ATM地址映射
4.3.5 CIPOA工作過程
4.3.6 CIPOA優(yōu)點與缺點
4.3.7 CIPOA與LANE比較
4.4 MPOA技術
4.4.1 MPOA簡介
4.4.2 MPOA基本思想
4.4.3 NHRPI作原理
4.4.4 MPOA的路由技術
4.4.5 MPOA工作過程
4.4.6 MPOA小結
4.5 IP交換技術
4.5.1 什么是IP交換
4.5.2 數(shù)據(jù)流的分類
4.5.3 IP交換原理
4.5.4 IP交換技術小結
4.6 標記交換技術
4.6.1 什么是標記交換
4.6.2 標記交換工作原理
4.6.3 標記交換網(wǎng)絡組成
4.6.4 標記交換工作過程
4.6.5 標記交換實現(xiàn)
4.6.6 標記分類
4.6.7 標記交換支持的服務
4.6.8 標記交換技術的優(yōu)缺點
4.6.9 標記交換與IP交換的比較
4.7 某科教寬帶城域網(wǎng)IP Over ATM解決方案
第5章 IP Over SDH技術
5.1 什么是SDH
5.2 為什么需要SDH
5.2.1 PDH的不足
5.2.2 SDH的特點
5.2.3 SDH的相關標準
5.2.4 SDH與SONET比較
5.3 SDH基本原理
5.3.1 幾個基本概念
5.3.2 SDH幀結構
5.3.3 復用映射結構
5.3.4 SDH同步復用映射舉例
5.4 SDH接口
5.4.1 光接口要求
5.4.2 光接口分類
5.4.3 SDH光接口參數(shù)規(guī)范
5.4.4 SDH電接口參數(shù)規(guī)范
5.5 SDH網(wǎng)絡設備
5.5.1 同步終端復用器(STM)
5.5.2 分插復用器(ADM)
5.5.3 數(shù)字交叉連接設備(DXC)
5.5.4 SDH網(wǎng)絡管理系統(tǒng)
5.6 SDH傳輸網(wǎng)
5.6.1 網(wǎng)絡拓撲選擇
5.6.2 點對點SDH系統(tǒng)
5.6.3 線形SDH網(wǎng)
5.6.4 星形SDH網(wǎng)
5.6.5 環(huán)形SDH網(wǎng)
5.6.6 網(wǎng)孔形SDH網(wǎng)
5.6.7 自愈環(huán)
5.6.8 混合形SDH網(wǎng)
5.7 SDH同步網(wǎng)
5.7.1 什么是SDH同步網(wǎng)
5.7.2 同步方式
5.7.3 主從同步網(wǎng)的時鐘分級
5.7.4 SDH同步網(wǎng)時鐘工作模式
5.7.5 提高同步網(wǎng)可靠性的其他措施
5.8 SDH管理網(wǎng)
5.8.1 電信管理網(wǎng)(TWN)
5.8.2 SDH管理網(wǎng)(SMN)
5.9 SDH產(chǎn)品及其解決方案
5.9.1 Alcatel公司SDH解決方案——OPTINEXTM
5.9.2 武漢郵電科學研究學院(WRI)SDH解決方案
5.10 IP Over SDH技術
5.10.1 為什么需要IP Over SDH
5.10.2 IP Over SDH網(wǎng)絡體系結構
5.10.3 POS技術
5.10.4 點到點協(xié)議(PPP)
5.10.5 高級數(shù)據(jù)鏈路控制協(xié)議(HDLC)
5.10.6 POS性能
5.11 IP Over SDH解決方案
5.11.1 IP Over SDH網(wǎng)絡系統(tǒng)結構
5.11.2 典型IP Over SDH網(wǎng)絡解決方案
5.11.3 Cisco 12000系列千兆位交換路由器(GSR)
5.11.4 某城域IP Over SDH網(wǎng)絡方案
5.11.5 Cisco 12016千兆位交換路由器
第6章 IP Over Optical技術
6.1 什么是IP Over Optical
6.2 光纖與光纖通信系統(tǒng)
6.2.1 光纖的組成
6.2.2 光纖的種類
6.2.3 光纖的傳輸特性
6.2.4 光纖通信系統(tǒng)的組成
6.2.5 光纖通信的特點
6.3 光纜與光纜線路施工
6.3.1 光纜的結構
6.3.2 光纜的種類
6.3.3 光纜線路施工的特點
6.3.4 光纜施工的主要工作
6.3.5 光纜的敷設方法
6.3.6 光纜的接續(xù)
6.4 以太網(wǎng)技術及其應用
6.4.1 局域網(wǎng)
6.4.2 以太網(wǎng)概述
6.4.3 IEEE 802體系結構
6.4.4 以太網(wǎng)分類
6.4.5 以太網(wǎng)MAC協(xié)議
6.4.6 IEEE 802.3幀格式
6.4.7 IEEE 802.3物理層規(guī)范
6.5 100Base-T快速以太網(wǎng)
6.5.1 100Base-T簡介
6.5.2 100Base-T的主要特點
6.5.3 100Base-T物理層
6.6 以太網(wǎng)交換機
6.6.1 網(wǎng)絡擁塞及其解決辦法
6.6.2 以太網(wǎng)交換機特點
6.6.3 以太網(wǎng)交換原理
6.7 千兆位以太網(wǎng)
6.7.1 千兆位以太網(wǎng)標準
6.7.2 干兆位以太網(wǎng)體系結構
6.7.3 千兆位以太網(wǎng)介質訪問控制(MAC)
6.7.4 千兆位介質獨立接口(GMII)
6.7.5 千兆位以太網(wǎng)物理層協(xié)議
6.7.6 千兆位以太網(wǎng)的應用
6.7.7 千兆位以太網(wǎng)主要特點
6.7.8 千兆位以太網(wǎng)的典型應用范例
6.8 虛擬局域網(wǎng)(VLAN)技術
6.8.1 什么是VLAN
6.8.2 為什么需要VLAN
6.8.3 幾種常用VLAN技術
6.8.4 VLAN之間的通信方法
6.8.5 一種典型的VLAN應用方案
6.9 多點鏈路匯聚(MPLA)技術
6.9.1 什么是MPLA技術
6.9.2 MPLA技術特點
6.9.3 Cisco和3Com的MPLA技術的典型應用
6.10 Cisco公司的IP Over Optical產(chǎn)品
6.10.1 Catalyst 8500系列交換路由器
6.10.2 Catalyst 6000系列路由交換機
6.10.3 Catalyst 5000系列路由交換機
6.10.t Catalyst 4000系列交換機
6.10.5 Catalyst 3500XL系列交換機
6.11 Cabletron公司的IP Over Optical解決方案
6.11.1 什么是SSR
6.11.2 SSR 2000系列接入交換機
6.11.3 Cabletron公司的IP Over Optical產(chǎn)品系列
6.12 Lucent公司的IP Over Optical產(chǎn)品
6.12.1 Cajun P220千兆位接入交換機
6.12.2 Cajun P120工作組交換機
6.12.3 Cajun P550千兆位主干交換機
6.12.4 Caiun M400網(wǎng)關交換機
6.12.5 Cajun P110難疊式交換機
6.12.6 Cajun M770多功能交換機
6.13 光纖收發(fā)器產(chǎn)品
6.13.1 為什么需要光纖收發(fā)器
6.13.2 IMC公司的光收發(fā)器產(chǎn)品
6.14 其他光纖設備
6.14.1 光纖連接器
6.14.2 光纖法蘭盤
6.14.3 光分支器
6.14.4 羅意斯公司的OPM系列光功率計
6.14.5 羅意斯公司的OLS系列光源
6.14.6 OFL 100光時域反射儀
第7章 IP Over WDM技術
7.1 IP Over WDM的重要性
7.2 什么是WDM
7.3 什么是DWDM
7.4 WDM傳輸系統(tǒng)
7.5 WDM系統(tǒng)的特點
7.6 波分復用技術分類
7.7 國外WDM研究水平
7.8 WDM光纖類型
7.8.1 G.652單模光纖
7.8.2 G.653色散位移光纖
7.8.3 G.655非零色散位移光纖
7.8.4 G.652非色散位移光纖
7.9 DWDM系統(tǒng)結構
7.10 基于SDH的WDM系統(tǒng)
7.11 光網(wǎng)絡技術
7.11.1 ITU-T相關標準和建議
7.11.2 光網(wǎng)絡標準
7.11.3 G.629建議簡介
7.11.4 光傳送網(wǎng)絡層結構
7.11.5 G.872建議
7.12 8×2.5Gbit/s WDM系統(tǒng)解決方案
7.13 濟南——青島WDM工程解決方案
7.13.1 工程簡介
7.13.2 工程配置
7.13.3 工程光纖段衰減
7.13.4 WDM設備
7.14 光互聯(lián)網(wǎng)絡
7.14.1 背景
7.14.2 光互聯(lián)網(wǎng)絡的重疊模型
7.14.3 光互聯(lián)網(wǎng)的參考模型
7.15 IP Over DWDM面臨的兩個問題
7.15.1 問題
7.15.2 自愈能力
7.15.3 服務質量保證
附錄A 某市寬帶IP網(wǎng)絡設計實例
A.1 需求分析
A.1.1 總體規(guī)劃
A.1.2 技術體制要求
A.1.3 系統(tǒng)設計原則
A.2 方案概述
A.2.1 核心節(jié)點
A.2.2 一級節(jié)點
A.2.3 方案評述
A.2.4 網(wǎng)管系統(tǒng)
A.3 關鍵技術介紹
A.3.1 千兆位以太網(wǎng)技術
A.3.2 NetFlow LAN Switching
A.4 相關主要設備介紹
A.4.1 Catalyst 5509交換機
A.4.2 Catalyst 8500 Campus Switch Router(園區(qū)交換路由器)
A.5 技術支持服務
A.5.1 技術培訓
A.5.2 技術支持與服務
附錄B 某城域寬帶IP信息網(wǎng)技術方案
B.1 需求分析與設計原則
B.1.1 項目概況
B.1.2 營運級寬帶IP網(wǎng)絡
B.1.3 網(wǎng)絡設計的總體要求
B.1.4 網(wǎng)絡設計的技術要求
B.2 主干技術選擇
B.2.1 寬帶技術
B.2.2 動態(tài)IP光纖傳輸技術(DPT)
B.2.3 DPT與其他寬帶技術的比較
B.2.4 DPT是滿足營運級網(wǎng)絡要求的最佳技術
B.2.5 DPT技術應用情況
B.3 某寬帶IP綜合網(wǎng)解決方案
B.3.1 設計思想
B.3.2 某寬帶IP綜合網(wǎng)組網(wǎng)方案
B.3.3 主要網(wǎng)絡設備性能及技術說明
B.3.4 網(wǎng)絡管理與網(wǎng)絡安全
B.3.5 網(wǎng)絡增值業(yè)務
B.3.6 網(wǎng)絡系統(tǒng)擴充方案
B.4 方案特點和優(yōu)點
B.4.1 GSR+DPT方案的特點與優(yōu)點
B.4.2 L3+GE方案的問題
B.5 系統(tǒng)測試建議
B.5.1 設備測試
B.5.2 鏈路測試
B.5.3 系統(tǒng)測試
B.6 技術支持和技術服務
B.6.1 Cisco全天然線技術支持(TAC)
B.6.2 Cisco先期硬件更換服務(RMA)
B.6.3 軟件升級
B.6.4 Cisco現(xiàn)場技術支持(OSS)
B.6.5 Cisco電子技術支持系統(tǒng)(CCO)
附錄C Cisco公司寬帶IP網(wǎng)絡產(chǎn)品指南
C.1 Routers and Access Products(路由器和接入產(chǎn)品)
C.1.1 Cisco Routers and Access Products at a Glance
C.1.2 Cisco Routers and Access Products Port Matrix
C.1.3 Memory Information for Distribution Routers
C.1.4 Cisco Routers and Access Products Overview
C.1.5 Cisco 700 Series
C.1.6 Cisco 800 Series
C.1.7 Cisco 1000 Series
C.1.8 Cisco 1400 Series
C.1.9 Cisco 1600 Series
C.1.10 Cisco 1720 Access Router(訪問路由器)
C.1.11 Cisco 2500 Series
C.1.12 Cisco 2600 Series
C.1.13 Cisco 3300 Series
C.1.14 Cisco 3600 Series
C.1.15 Cisco MC3810 Multiservice Concentrator
C.1.16 Cisco 4000 Series
C.1.17 Cisco AS5200/AS5300 Series
C.1.18 Cisco AS5300/Voice Gateway
C.1.19 Cisco AS5800/Access Path
C.1.20 Cisco 7100 Series
C.1.21 Cisco 7200 Series
C.1.22 Cisco 7500 Series
C.1.23 Cisco 12000 Series
C.2 Switches and Hubs(交換機和集線器)
C.2.1 Cisco Switches and Hubs at a Glance
C.2.2 Cisco Switches and Hubs Port Matrix
C.2.3 Cisco Ethernet and Fast Ethernet Switches Overview
C.2.4 Cisco 1548 Series Micro Switches 10/100
C.2.5 Cisco Catalyst 1900 Series
C.2.6 Cisco Catalyst 2820 Serise
C.2.7 Cisco Catalyst 2900 Series
C.2.8 Cisco Catalyst2900 Series LX
C.2.9 Cisco Catalyst 3500 Series XL
C.2.10 Cisco Catalyst 3900 Series
C.2.11 Cisco Catalyst 400 Series
C.2.12 Cisco Catalyst 5000 Family
C.2.13 Cisco Catalyst 6000 Family
C.2.14 Cisco Catalyst 8500 Multiservice Switch Routers
C.3 Securlty Products(安全產(chǎn)品)
C.3.1 Cisco Security Products at a Glance
C.3.2 Cisco PIX Firewall
C.3.3 Cisco IOS Firewall Feature Set
C.3.4 Cisco NetSonar
C.3.5 Cisco NetRanger
C.3.6 Cisco Security Manager v1.0
C.4 Internet Products(因特網(wǎng)產(chǎn)品)
C.4.1 Cisco Internet Products at a Glance
C.4.2 Cisco LocalDirector
C.4.3 Cisco DistributedDirector
C.4.4 Cisco Cache Engine 500 Series
C.4.5 Cisco IP/TV
C.4.6 Cisco 6510 Services Selection Gateway
C.4.7 CiscoSecure Software Product Line
C.5 ATM Products(ATM產(chǎn)品)
C.5.1 ATM Products at a Glance
C.5.2 Cisco LightStream 1010
C.5.3 Cisco BPX 8600 Series Wide-Area Switches
C.5.4 Cisco MGX8220 Edge Concentrator
C.5.5 Cisco IGX 8400 Series
C.5.6 Cisco MGX 8800 Series Wide-Area Edge Switches
C.6 Network Management Products(網(wǎng)絡管理產(chǎn)品)
C.6.1 Network Management Products at a Glance
C.6.2 Cisco Network Management Overvies
C.6.3 Resource Manager Essentials
C.6.4 Internetwork PerformanceMonitor
C.6.5 Cisco Works Windos
C.6.6 CiscoWorsk Blue
C.6.7 Cisco Netsys SLM Suite
C.6.8 Cisco Netsys Baseliner
C.6.9 Cisco SwitchProbe Series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