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教育/教材/教輔教輔大學教輔電視紀錄片創(chuàng)作(影視專業(yè))

電視紀錄片創(chuàng)作(影視專業(yè))

電視紀錄片創(chuàng)作(影視專業(yè))

定 價:¥22.00

作 者: 陶濤著
出版社: 中國電影出版社
叢編項: 中央戲劇學院系列教材
標 簽: 影視藝術

ISBN: 9787106020927 出版時間: 2003-1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1cm 頁數(shù): 320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介紹紀錄片歷史及美學的專業(yè)書籍已是汗牛充棟,但關于紀錄片導演技巧的書卻是甚少,而電視紀錄片,尤其是電視欄目紀錄片作為一種新興的紀錄片形態(tài),盡管其綜合了電視傳播物質和紀錄片的品格正逐步形成獨特的創(chuàng)作觀念與生產模式,但對于它的創(chuàng)作定性研究卻是鳳毛麟角?!吨醒霊騽W院系列教材(影視專業(yè)):電視紀錄片創(chuàng)作》試圖總結多年來學術界關于電視欄目紀錄片創(chuàng)作的理論成果,并結合作者自身從事電視欄目紀錄片創(chuàng)作的感悟與經(jīng)驗,旨在從電視欄目紀錄片本體特性與創(chuàng)作兩個層面大膽為電視欄目紀錄片作一次全方位理性梳理,《中央戲劇學院系列教材(影視專業(yè)):電視紀錄片創(chuàng)作》的任務不僅僅著眼于訓練導演領導攝制組與后期剪輯創(chuàng)作,它也包含了張揚與融合電視欄目紀錄片類型風格與作者風范的一整套結合技術、知識與情感三者的技巧。

作者簡介

  陶濤,1974年出生于湖南長沙。2002年北京廣播學院電視系紀錄片專業(yè)碩士畢業(yè)?,F(xiàn)執(zhí)教于中央戲劇學院電視藝術系。導演創(chuàng)作及獲獎作品:紀錄片《西藏班的新學生》,獲第9屆全國少數(shù)民族題材電視駿馬獎一等獎,入圍2002年度日本國際教育節(jié)目評審日本獎;專題片《曾經(jīng)是神童》,獲2001年度中國廣播電視學會科技教育節(jié)目獎文化類一等獎,獲2000年度中國廣播視協(xié)電視記錄片學術委員會紀錄片學術獎長片三等;另創(chuàng)作多部電視專題、廣告作品獲得國家級、省級獎勵。

圖書目錄

引  言
上篇  藝術本體論
 第一章  關于紀錄片
  第一節(jié)  紀錄片發(fā)展歷程
    一、紀錄片的發(fā)明:電影形式的可貴嘗試
    二、紀錄片的發(fā)展:技術更新形式
  第二節(jié)  關于紀錄片定義的爭論
 第二章  關于電視欄目紀錄片
  第一節(jié)  欄日紀錄片的產生:中國文本研究
    一、欄目紀錄片的歷史沿革
    二、發(fā)展軌跡
  第二節(jié)  欄日紀錄片界定探析
 第三章  電視欄目化紀錄片創(chuàng)作的特性研究
    一、符合紀錄片的傳播特性
    二、符合電視欄目傳播的特性
 第四章  電視欄目化紀錄片的類型分析
    一、時事寫真型
    二、歷史題材型
    三、問題調查型
    四、常態(tài)生活型
    五、民族志范疇欄目紀錄片
    六、科學題材紀錄片
 第五章  欄目紀錄片傳播實務分析
    一、明確傳播模式:目標人群的定點傳播
    二、明確傳播理念——勸服引導性過程
    三、保障傳播產業(yè)化——嚴格生產計劃
    M、實施傳播反饋——規(guī)范收視調查反饋制度
    五、欄目品牌資產評估
    六、市場發(fā)行與宣傳
 第六章  電視紀錄片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
    一、隱私公眾化
    二、職業(yè)化
    三、媚俗與煽情的唯收視率論導致欄目紀錄片忘卻社會責任
 第七章  電視紀錄片的未來之路
    一、發(fā)展?jié)摿?br />    二、發(fā)展方向
下篇  創(chuàng)作論
 第八章  創(chuàng)作觀念層面
  第一節(jié)  電視紀錄片創(chuàng)作的三個誤區(qū)
    一、誤區(qū)一:從事欄目紀錄片創(chuàng)作會懷疑自己對紀錄片的忠貞
    二、誤區(qū)二:過于相信觀眾在收視狀態(tài)下的智力思考程度,過于復雜地處理了復雜的生活原貌
    三、誤區(qū)三:一味追求生活流的原生態(tài)表現(xiàn),忽視電視視聽多元素的運用
  第二節(jié)  關于視角:構建平視而非平等的傳播
    一、放棄你的所謂政府意識,像朋友一樣關注被拍攝對象
    二、弗拉哈迪的工作方式,互動觀影消除鏡頭的神秘感
    三、指導被拍攝者
  第三節(jié)  關于方法——還原·拓展·激蕩
    一、還原——紀錄片應當還原并復寫人物的生存外殼
    二、拓展——深入拓展視聽符號具有凝練性與暗示力的表現(xiàn)形式
    三、激蕩——構建屏幕舞臺,激蕩生活原態(tài),創(chuàng)造原型情境
  第四節(jié)  建構主題——形而上的人文內核
    一、人文主題的個案選材
    二、人文主題的多角度詮釋與具象化切入
  第五節(jié)  關:廠結構:信息傳播的秩序化
    一、單位段落信息的純粹化
    二、清晰的段落感
    三、追求嚴謹完整的戲劇性
    四、自然流暢又有原創(chuàng)性
 第九章  前期準備
  第一節(jié)  主題調研實務的過程化
    一、調查步驟
    二、調查手段
    三、調查內容
  第二節(jié)  紀錄片的策劃文案
    一、案頭格式
    二、附表
  第三節(jié)  組建攝制組
    一、明確攝制組的責權利
    二、紀錄片導演的素質要求
    三、紀錄片攝影師的工作職責
    四、紀錄片錄音師的工作職責
    五、紀錄片燈光師的工作職責
    六、紀錄片劇組制片的工作職責
 第十章  前期拍攝
  第一節(jié)  紀實素材選取
    一、紀錄不可知的未來生活,關注現(xiàn)實中的危機與偶然
    二、介入型拍攝:紀錄可預知的未來生活
  第二節(jié)  紀錄過程,建構現(xiàn)場多層信息結構
    一、紀錄事件的過程
    二、注重現(xiàn)場的立體多層信息結構,挖掘細節(jié)的魅力
  第三節(jié)  紀實拍攝的技術與技巧
    一、攝像機上三腳架的拍攝紀實
    二、手持攝像機拍攝紀實
  第四節(jié)  采訪手冊
    一、誰最適合去采訪
    二、采訪的困難
    三、如何去除訪談中的干擾因素
    四、設計問題的重點,表述明確,拒絕歧義
    五、訪問的技巧原則
    六、采訪機位
    七、采訪細節(jié)的技術處理
 第十一章  后期編輯
  第一節(jié)  美學層面談剪輯:影片剪輯的兩種風格
    一、再現(xiàn)風格的敘事性蒙太奇
    二、表現(xiàn)風格的表現(xiàn)蒙太奇
  第二節(jié)  操作層面談剪輯:影片剪輯的具體流程
    一、剪輯過程的開始:看素材作場記
    二、紙上剪輯,搭建大結構
    三、初剪粗編帶
    四、以觀眾的心態(tài)帶著問題審看初編帶
    五、調整
    六、精編
    七、寫解說
    八、配音
    九、為影片配上音樂、動效,打上字幕
    十、二次修改
    十一、審片
    十二、修改定稿
附錄一  主要參考資料
附錄二  節(jié)目文本分析
附錄三  世界紀錄片大事年表
附錄四  2世紀9年代以來中國紀錄片重要作品年表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