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犯罪問題與心理問題的多樣性和復雜性,使得犯罪學與心理學已經發(fā)展成為具有很強綜合性的學科。作為這兩大學科的交叉學科,犯罪心理學就具有更強的綜合性,對犯罪心理學的研究與探討也必然涉及多學科、多方面的知識,如哲學、心理學、法學、犯罪學、教育學、醫(yī)學、社會學等學科領域的知識和方法。此外,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科技的不斷進步,社會犯罪現(xiàn)象的因素不斷增多,影響犯罪人產生犯罪心理的誘因也日趨復雜,因此犯罪人的心理與行為就更趨多樣化。這就要求犯罪心理學要緊密結合歷史以及現(xiàn)實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領域進行廣泛的研究。在《四川省普高等學校教材:犯罪心理學》的寫作過程中,我們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遵循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密切關注社會生活與社會犯罪狀況并結合教學、科研的實踐經驗.盡可能地把多學科的基本理論知識以及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有機地運用于其中,力求使這門學科得到系統(tǒng)、準確的闡述?!端拇ㄊ∑崭叩葘W校教材:犯罪心理學》共分13章,從闡述社會犯罪與人的心理人手,深入地分析與探討了犯罪心理與犯罪行為的產生、形成、發(fā)展與變化規(guī)律以及犯罪對策中的心理學問題?!端拇ㄊ∑崭叩葘W校教材:犯罪心理學》突出了以下四個特點:第一,繼承性。本書在研究過程中,充分運用了業(yè)已被證明是科學的基本理論,繼承了前人的研究成果。第二,發(fā)展性。由于社會不斷變化發(fā)展,研究的內容、手段和方法也是不斷發(fā)展的。因此,本書在繼承的基礎上,結合時代的特點和自己的科學研究成果,對現(xiàn)有理論進行了必要的篩選并給予了進一步的豐富和完善。第三,實踐性與適用性。本書主要作為法學本科專業(yè)學生的教材,注重以理論為基礎,緊貼社會實際和司法實踐,突出了實踐性和適用性。第四,可讀性。本書不僅可作為法學專業(yè)學生的教材,也可作為司法戰(zhàn)線的同志研究懲罰、預防犯罪以及矯治罪犯的參考資料,亦可供所有對這一領域有研究興趣的人士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