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真正了解海澤中、短篇小說的特色,還不能不注意他在藝術形式方面的追求和創(chuàng)造。與內容上求美、求善相適應,他在形式上也力求和諧、完整。早期,在內容充實、新鮮的情況下,他的確以高起的技巧創(chuàng)造出了一些瑰寶似的藝術珍品。他的構思布局精巧別致,故事情節(jié)變化多端。幾乎每一篇較優(yōu)秀的作品都富有戲劇性和浪漫色彩,都有其出人意表和引人入勝之處,也就是說都有自己的“鷹”。他的語言純凈、明快,不少時候還詩意濃郁。他對自然風物的描繪特別是對意大利的描繪真實生動,常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他的作品情節(jié)發(fā)展起伏跌宕,變化有致,如《安德雷亞·德爾萊》中三次行刺的描寫,由暗到明,由虛到實,一次比一次更加扣人心弦。他小說的結尾也多半頗見匠心,令人叫絕。當然,他的某些作品特別是后期作品,由于刻意求工難免顯出雕琢的痕跡,犯了唯美主義的毛病。他偶爾也有敗筆,如《安妮娜》的開頭和《臺伯河畔》的結尾,似乎就可以作為例子。但不管怎么講,象保爾·海澤這樣一位獨具風格的中、短篇小說家,他在藝術方面可供我們研究借鑒、閱讀欣賞的地方是不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