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書為“六朝松藝文筆叢”之一,書名取自清代藏書家錢曾《述古堂藏書目》序中的一句話:“墨汁因緣,艱于榮名利祿?!敝v究的是讀書的趣味與性情的寫作,以極其自由的心態(tài)觀照大千世界,范圍涉及書人書事、民主政治、民國見聞、書法繪畫等,包雜容納了作者的見識與才力,流露出濃郁的人文情懷。在午后溫暖的陽光里把卷展讀,恰如學者祝勇所言:“伍立楊的隨筆無一不是上乘之作,非但境界高華深遠,明凈如秋水長天,而且慧眼獨具,立論奇譎。讀這樣的隨筆,真的是令人于浮世之中碰觸到一絲幽涼,倘在深夜,讓窗開著,立楊詩意的靈光,更會如滿紙煙雨將你浸透,生命里的愁苦思緒如空氣里的塵灰被過濾凈盡?!蔽榱钚形纳朴闷┯?,如在《民初譯文的衣香鬢影》一文里批評商務印書館的譯文時說:“商務譯本,其最大弊,為蕪蔓不振,羅嗦夾纏。仿佛在力求直譯,貼近原文,實則為原文之仆役傀儡,如走路之怪步畏縮,不敢大踏步瀟灑出門;如唱歌之啞嗓走調,徒增閱讀障礙。”此文懷想民初譯文之風流秀麗,直指當前外來文化譯介方面的種種尷尬,為五四時代學貫中西的作家的漸次離去扼腕嘆息,中西典故,信手拈來,靈緒伸探,無遠弗屆。深得“意深旨遠”之境界也。讀之,確實令人心折,其譬喻亦神采煥發(fā),妥帖自然。錢鐘書先生在《管錐編》里談比喻云:“比喻可以利用事物的有名無實,從而增添趣味,也可近取諸身,使比喻明朗有說服力?!蔽榱钌朴闷┯?,不僅使其文增添趣味與可讀性,同時展示漢語寫作的文字之美。伍立楊對于美的事物總是有種特殊的敏感,文字自然亦不能例外。他對傳統(tǒng)文化中的精魂部分推崇備至,并深諳其中之精妙,“古人看重文章之美,不僅在文學作品中,就是常用公文,也展現中文的獨絕魅力。文言文自古人心靈出,復能滋養(yǎng)心靈,是與生命情懷同在的?!庇终f:“我們謂中國文字文章之美,不僅指其雅善修辭,還更多地謂其神采、氣勢、風骨、韻味、格調、靈思、妙喻,這一切,又與思想息息相關。”伍立楊曾論陳四益先生說:“他的作品集每一種都有不同的驅譴方法?湓ㄉ畹墓諾湮氖沸捫胨魑晃幌執(zhí)斗腫擁難酃飩岷先諢?,蛹唴察芯壞文体表现俄嵸|檔納疃裙刈ⅲ惱咭瘓傭?,侮J⒉惶酒溆瞇鬧?、命意之深而颖K蝦笱耷鉅?。∝愃涣T捎糜諼榱⒀鈄隕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