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個人來說,過分的講究實際實效、絕對的唯物是可怕的,也是可悲的。適當的宗教情懷、浪漫精神是必要的。人生不僅要有經濟的思想,也需要審美的心態(tài);不僅需要勞作,也需要消遣,現代生活雖然也講消遣,但這種消遣實際上是一種消費,代價往往很高,與傳統(tǒng)意義上人悠閑迥然不同。一個人的幸福是建立在與他人的和諧關系上的,這是人生的基本常識。從這個意義上來看,與其說幸福是自己擁有的,還不如說是他人給與的。但現代對自我主體意識的過分張揚正在深刻誤解這一常識。另外,維系一種和諧的人際關系需要真實、真誠、真摯,而由商業(yè)主義滋生出的虛假、虛榮、虛偽正在深刻地破壞著這一基礎。七年前寫作此書基于一種強烈的憂患,有關幸福的話題大都源于社會急劇變革的個體體驗,不少隱約的預感已被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