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Adobe Photoshop 快速瀏覽
1.1 范圍選取(Selecting)
1.2 圖層(Layers)
1.3 濾鏡(Filters)
1.4 繪圖(Painting)
1.5 色彩與層次調整(Retouching)
1.6 蒙版(Masks)
第2章 工作區(qū)查看
2.1 工具的使用(Using the Toolbox)
2.1.1 工具的選取(Selecing tools)
2.1.2 工具指針的使用(Using the tool pointers)
2.2 控制板的使用(Using the)
2.2.1 控制板顯示的改變(Changing the palette display)
2.2.2 控制板位置的設置及其對話框
2.2.3 Options 控制板的使用
2.2.4 Info 控制板(Info paltette)的使用
2.2.5 Info 控制板的自定義
2.3 關聯菜單(Context Menus)的使用
2.4 圖像的查看的移動
2.4.1 窗口顯示的控制
2.4.2 打開同一圖像的多個窗口
2.4.3 復合窗口的排列(只限用于Windows)
2.4.4 圖像查看的移動(Moving the view of a image)
2.4.5 圖像查看的放大和縮小
2.4.6 Navigator 控制板的使用
2.5 外掛模塊(plug-in modules)的使用
2.5.1 外掛模塊的安裝
2.5.2 設置外掛模塊的安裝位置
2.6 環(huán)境參數設置(prefernces)
第3章 Photoshop圖像的獲取
3.1 關于點陣圖像(bitmap images)和矢量圖形(vector graphics)
3.1.1 點陣圖像
3.1.2 矢量圖形
3.2 決定圖像大小和分辨率
3.2.1 關于分辨率和圖像大小
3.2.2 關于文件大小和分辨率
3.2.3 圖像文件大小和分辨率的顯示
3.2.4 頁面設計和打印大小的預覽
3.2.5 關于重采樣(Resampling)
3.2.6 圖像素大小的改變
3.2.7 打印尺寸和圖像分辨率的改變
3.2.8 對圖像所建議的分辨率設置
3.2.9 插值法(Interpolation method)的選取
3.3 圖像掃描(Scanning inages)
3.3.1 關于掃描質量
3.3.2 使用TWAIN界面的圖像輸入
3.3.3 掃描分辨率的設置
3.3.4 使用文件大小設置來掃描
3.3.5 使用分辨率設置來掃描
3.3.6 掃描的最佳動態(tài)范圍
3.3.7 刪除不想要的顏色
3.4 圖像的打開與輸入
3.4.1 打開文件(Opening Files)
3.4.2 Adobe Illlustrator文件的輸入
3.4.3 關閉對輸入對象作邊緣柔化的功能
3.4.4 打開相片光盤文件(PhotoCD files)
3.4.5 打開Raw文件
3.4.6 輸入一邊緣柔化的PICT格式文件(只合適Macintosh)
3.4.7 取得PICT的源文件(只適用于Macintosh)
3.4.8 打開快速編輯文件
3.5 建立新圖像
3.6 圖像的翦切
3.7 增大工作畫布的尺寸
第4章 顏色顯示模式的選取
4.1 顏色模式及模型
4.1.1 HSB模型
4.1.2 RGB模型
4.1.3 RGB模式
4.1.4 CMYK模式
4.1.5 CMYK模式
4.1.6 L*a*b模式
4.1.7 Lab模式
4.1.8 黑白模式(Bitmap mode)
4.1.9 灰階模式(Grayscale mode)
4.1.10 索引色模式(Indexed color mode)
4.1.11 多通道模式(Multichannel mode)
4.2 色域范圍(Color gamuts)
4.3 關于通道(Color Channels)
4.4 在Info控制板內顏色值的測定
4.5 顯示器畫面的調整(Adjusting the monitor display)
4.5.1 關于像素深度(Pixel Depth)
4.5.2 8位元顏色顯示的顏色顯示選項
4.6 從一種模式到另一種模式的轉換
4.7 轉換為黑白的模式
4.7.1 半色調加網用于黑白模式圖像的設計
4.7.2 其他的轉換選項
4.8 轉換為黑白模式圖像為灰階
4.9 轉換為索引色模式
4.9.1 控制板的設定
4.9.2 顏色深度的設定
4.9.3 混色選取項的設定
4.10 索引色圖像顏色表的編輯
4.10.1 在索引顏色中編輯顏色
4.10.2 選取顏色表的存儲和載入
第5章 顏色與色調的調整
5.1 Adobe Photoshop的顏色校正工具
5.1.1 顏色調整命令
5.1.2 預覽顏色調整
5.1.3 在24-bit或32-bit的顯示卡上預覽(僅限Macintosh)
5.1.4 顏色值的預覽
5.1.5 存儲與載入顏色調整設置值
5.2 在CMYK與RGB格式執(zhí)行校正工作
5.2.1 預覽CMYK顏色
5.2.2 識別印刷溢色(Out-of-Gamut)
5.3 步驟1:校準(Calbrate)你的系統
5.4 步驟2:檢查掃描質量與色調范圍
5.5 步驟3:設置反白與陰影值
5.5.1 使用不同的目標值設置亮部與暗部
5.5.2 使用色階滑桿設置亮部與暗部
5.5.3 自動設置亮部與暗部
5.6 步驟4:調整中間調與細微調的色調校正工作
5.6.1 調整階滑桿
5.6.2 使用曲線圖(Curves)
5.7 步驟5: 調整顏色的平衡
5.7.1 使用色環(huán)圖來調整
5.7.2 顏色平衡命令
5.7.3 色相/飽和度命令
5.7.4 取代顏色命令
5.7.5 選取顏色命令
5.8 步驟6:圖像銳比
5.9 Variations命令調整一般化色調與顏色
5.10 亮度/對比度命令
5.11 特殊效果的顏色調整工具
5.11.1 反相(Invert)命令
5.11.2 平均化(Equailze)命令
5.11.3 閾值(Threshold)命令
5.11.4 色調分離(Posterize)命令
第6章 選取功能
6.1 建立選取范圍
6.1.1 范圍選取工具(Marquee Tool)
6.1.2 繩索工具(Losso Tool)
6.1.3 多邊形工具(Polygo Lasso Tool)
6.1.4 魔術棒工具(Magic Wand Tool)
6.1.5 使用Color Range命令
6.2 調整選取范圍
6.2.1 移動選取外框
6.2.2 增加選取范圍
6.2.3 減少選取范圍
6.2.4 選取部分選取范圍
6.2.5 Grow 及Similar命令
6.2.6 平滑選取范圍
6.2.7 擴大與縮小選取外框
6.2.8 建立一個選取區(qū)域的外框
6.2.9 反選選取范圍
6.3 羽化選取范圍的邊緣
6.3.1 羽化選取范圍
6.3.2 防鋸齒狀功能選項(Anti-aliased Option)
6.4 隱藏選取范圍外框
6.5 路徑(Path)
6.6 Path控制板
6.6.1 選取與顯示路徑
6.6.2 隱藏與縮放簡圖
6.7 建立路徑
6.7.1 建立新的路徑
6.7.2 預覽路徑
6.7.3 畫出直線路徑
6.7.4 畫出曲線路徑
6.7.5 畫出曲線路徑
6.7.6 畫出多組子路徑
6.7.7 路徑的存儲和重新命名
6.8 編輯路徑
6.8.1 調整路徑
6.8.2 增加錨點
6.8.3 平滑點和銳角點的轉換
6.9 復制和移動路徑
6.9.1 移動路徑
6.9.2 拷貝路徑
6.10 路徑的填充與描邊
6.11 擦掉與刪除路徑
6.12 路徑與選取范圍的轉換
6.12.1 將路徑轉換成選取范圍外框
6.12.2 將選取范圍外框轉換成路徑
第7章 編輯功能
7.1 提醒操作已完成
7.2 中斷操作
7.3 修正錯誤操作
7.4 圖像復原
7.5 復制圖像
7.6 移動(僅限Macintosh)
7.7 標尺、參考線與網格功能
7.7.1 標尺
7.7.2 參考線與網格功能
7.7.3 參考線和網格的環(huán)境參數設置
7.8 拷貝選取范圍
7.8.1 移動選取范圍
7.8.2 將Photoshop圖像的選取范圍拷貝到另一個圖像上
7.9 不同應用程序間圖像的拷貝
7.9.1 不同應用程序間拖選取范圍
7.9.2 在Adobe Photoshop與應用程序間拷貝選取范圍
7.9.3 從別的應用程序貼入(僅限Macintosh)
7.10 粘貼選取范圍
7.10.1 不同分辨率的貼入操作
7.10.2 貼入另一個選取范圍
7.11 刪除選取范圍
7.12 修整移動或貼上選取范圍
7.12.1 修整顏色交錯的選取范圍
7.12.2 消除選取范圍崎嶇不平的現象
7.13 旋轉和翻動圖像
7.14 變形功能
7.14.1 插值法
7.14.2 特殊變形
7.14.3 自由變形與預覽效果
7.14.4 選取范圍或層作數值的變形
7.15 橡皮圖章工具(Rubber Stamp Tool)
7.15.1 復制選項
7.15.2 圖案選項
7.15.3 快照選項
7.15.4 存儲選項
7.15.5 印象派效果選項
7.16 涂抹工具
7.17 焦距工具
7.18 色調工具
7.19 文字和文字蒙版工具
7.19.1 圖像中加入文字
7.19.2 改變文字的透明度與混色模式
7.19.3 設置行距
7.19.4 設置字距
7.19.5 選定字型的字樣選項
7.19.6 對齊(Align)方式
7.19.7 調整個別的字符
第8章 繪圖功能
8.1 選取前景和背景顏色
8.2 繪圖工具
8.2.1 畫筆工具
8.2.2 噴槍工具
8.2.3 鉛筆工具
8.3 直線工具
8.4 擦拭功能
8.4.1 橡皮擦工具
8.4.2 自動擦拭選項
8.5 Brushes控制板
8.5.1 選取筆刷
8.5.2 建立與刪除筆刷
8.5.3 建立自定義筆刷
8.5.4 設置筆刷選項
8.5.5 存儲、裝入與取代筆刷
8.6 設置繪圖與編輯選項
8.6.1 設置透明、壓力與曝光值
8.6.2 設置繪圖的淡出比值
8.6.3 設置筆尖壓力選項
8.6.4 選擇混色模式
8.7 油漆桶工具
8.8 漸變工具
8.8.1 建立與編輯漸變填充
8.8.2 編輯漸變的透明層蒙版
8.8.3 載入、存儲與刪除漸變
8.9 在選取范圍或圖層中填充
8.9.1 在選取范圍內填入圖案
8.9.2 在選取范圍內填入PostSceript 圖案
8.10 選取范圍的描邊
8.11 吸管工具(Eyedropper Tool)
8.12 顏色(Color)控制板
8.12.1 從顏色軸上選取顏色
8.12.2 設置顏色顯示值
8.13 色標樣品(Swatches)控制板
8.13.1 增加顏色
8.13.2 存儲、壯裝入取代Swatches控制板
8.14 AdobePhotoshop 顏色選配器
8.14.1 使用色域表與顏色滑桿設置顏色
8.14.2 用數字設置顏色
8.14.3 標記無法印刷的顏色
8.14.4 選用特殊顏色
8.14.5 選取顏色系統
8.15 Apple 公司的顏色選配器
8.16 Windows的顏色選配器
8.17 外掛的顏色選配器
第9章 通道與蒙版
9.1 通道
9.2 Channels控制板
9.2.1 顯示或隱藏通道
9.2.2 改變通道的上下順序
9.2.3 通道預覽圖像的隱藏與大小
9.3 復制通道
9.4 存儲與管理通道
9.4.1 將通道分散到不同的圖像上
9.4.2 合并通道
9.5 蒙版
9.5.1 編輯蒙版
9.6 快速模式蒙版
9.7 使用Alpha channels
9.7.1 建立新的alpha channels
9.7.2 將選取范圍保存為alpha channels
9.7.3 改變alpha channels選項
9.7.4 將選取范圍載入到圖像中
9.8 選取所有不透明的區(qū)域
9.9 刪除通道
第10章 圖層功能
10.1 使用Layers控制板
10.2 建立圖層圖像
10.2.1 加入新圖層
10.2.2 將選取范圍增設為圖層
10.3 查看圖層
10.3.1 圖層的顯示與隱藏
10.3.2 隱藏與修改圖層預覽圖像大小
10.3.3 透明度的環(huán)境設置
10.4 移動與拷貝圖層
10.4.1 改變圖層的順序
10.4.2 移動圖層
10.4.3 在單一圖像中復制圖層
10.4.4 在圖像間拷貝圖層
10.5 轉換與加入背景
10.6 編輯圖層
10.6.1 圖層上加入像素
10.6.2 圖層上使用混色模式與透明度
10.6.3 保護圖層的透明層
10.6.4 合并樣本數據
10.7 刪除圖層
10.8 設置蒙版選項
10.8.1 設置透明度
10.8.2 設置混色模式
10.8.3 設置圖層混色模式范圍
10.8.4 將新圖層填入淺灰顏色
10.9 建立剪輯群組
10.10 圖層蒙版
10.10.1 加入圖層蒙版
10.10.2 不連結圖層蒙版
10.10.3 改變圖層蒙版選項
10.10.4 關閉圖層蒙版
10.10.5 查看圖層蒙版通道
10.10.6 加上或刪除圖層蒙版的效果
10.11 調整圖層
10.11.1 建立調整圖層
10.11.2 結合調整圖層
10.12 管理文件
10.12.1 文件大小的記載
10.12.2 結合圖層
10.12.3 平整(Flatten)所有的圖層
10.12.4 存儲圖層文件
10.13 通道的運算功能
10.13.1 將通道運算結果置入合成圖像通道
10.13.2 從多份來源文件上執(zhí)行運算
10.13.3 混色運算的選項
第11章 濾鏡功能
11.1 外掛濾鏡
11.2 濾鏡后再執(zhí)行濾鏡
11.2.1 混合濾鏡效果
11.2.2 使用濾鏡的快捷鍵
11.2.3 載入圖像與材質
11.2.4 定義不變形區(qū)域
11.2.5 材質(Texture)與鏡面(Glass Surface)控制項目
11.3 制造特殊效果的技巧
11.4 增進濾鏡的執(zhí)行效果
11.5 選擇濾鏡效果
11.6 半色調彩色濾鏡
11.7 自定義濾鏡
11.8 消除雜文(Dust & Scratches)濾鏡
11.9 凸出濾鏡
11.10 挪移濾鏡(Displace Filrer)
11.11 打光特效濾鏡
11.11.1 選擇光源類型
11.11.2 選擇光源樣式
11.11.3 光源特效材料
11.12 等高線濾鏡(Ttace Contout Filter)
第12章 圖像的存儲與輸出
12.1 文件的存儲
12.1.1 在Macintosh 中預覽圖像
12.1.2 在Windows 中預覽圖像
12.1.3 擴展文件名(僅限Macintosh)
12.1.4 保存時不要連同alpha channels
12.1.5 加入文件資料
12.1.6 文件資料類別
12.1.7 存儲AdobePhotoshop文件
12.1.8 存儲AdobePhotoshop2.0文件(僅限Macintosh)
12.1.9 存儲AdobePhotoshop2.5文件
12.1.10 文件存儲為Photoshop EPS格式
12.1.11 文件存為JPEG格式
12.2 圖像輸出
12.2.1 輸出RGB圖像GIF
12.2.2 將索引色圖像輸出為GIF
12.2.3 索引色圖像連同透明背景輸出為GIF
12.3 關于文件格式
12.3.1 BMP
12.3.2 Photoshop EPS
12.3.3 ESPTIFF或EPS PICT預覽
12.3.4 Filmstip
12.3.5 CompuServeGIF
12.3.6 IFF
12.3.7 JPEG
12.3.8 MacPaint
12.3.9 PCX
12.3.10 PDF
12.3.11 PICT文件
12.3.12 PICT Resource(僅限Macintosh)
12.3.13 PIXAR
12.3.14 PixelPaint
12.3.15 PNG
12.3.16 Raw
12.3.17 Scitex CT
12.3.18 Targa
12.3.19 TIFF
12.4 將Photoshop圖像置入其他應用程序
12.4.1 剪切路徑
12.4.2 建立剪切路徑
12.4.3 打印剪切路徑
12.4.4 將路徑輸出到Adobe Illustrator
12.4.5 Photoshop圖像嵌入文字處理軟件包中(僅限Macintosh)
12.4.6 Publish and Subscribe(僅限Macintosh)
12.4.7 對象鏈接與嵌入(OLE)(僅限hMacintos95 及MacintoshNT4.0)
第13章 打印功能
13.1 打印概念
13.1.1 關于半色調
13.1.2 打印設置
13.2 一般打印選項
13.2.1 排版預覽
13.2.2 快速橫印
13.2.3 其他頁面設置選項
13.2.4 打印標簽
13.2.5 打印載切線
13.2.6 打印校準條
13.2.7 打印定位標記
13.2.8 打印負片(Negatve)
13.2.9 設置感光乳膠面(Emulsion Side)
13.2.10 增補功能
13.2.11 打印外框
13.2.12 打印說明
13.2.13 選擇背景色
13.2.14 建立出血
13.2.15 顯示傳遞函數
13.3 選擇半色調加網屏屬性
13.3.1 選擇半色調灰階的網屬性
13.3.2 選擇彩色分色加網屬性
13.3.3 存儲與載入半色調加網設置
13.4 附錄打印選項
13.4.1 打印選取區(qū)域
13.4.2 打印顏色正確的圖像
13.4.3 分色打印
13.4.4 打印機spooler及網絡打印
13.4.5 打印ImageWrite彩色文件(僅限Macintosh)
13.5 補漏白(Traps)
13.6 單色、雙色、三色與四色調
13.6.1 雙色調(Duotont)
13.6.2 選擇雙色調圖像類型
13.6.3 設置油墨顏色
13.6.4 修改雙色調設置
13.6.5 設置疊印
13.6.6 存儲與載入雙色調設置
13.6.7 查看單獨的打印通道
13.6.8 打印雙色調
13.6.9 將雙色調圖像輸出到其他應用程序
13.7 打印及預視專色
13.7.1 圖像上使用特別色
13.7.2 調整特別色重疊的部分
13.7.3 預覽特別色
13.7.4 分色打印
第14章 自動執(zhí)行功能
14.1 Action制板
14.2 建立與錄制Action
14.2.1 插入無法錄制的命令
14.2.2 插入停止
14.3 播放Action
14.3.1 批( Batch)處理
14.4 改變行動命令的順序
14.5 在 Action職味道加命令
14.6 重新錄制 Action與命令
14.7 改變 action選項
14.8 復制action命令
14.9 刪除action命令
14.10 存儲、裝入與取代整套的action
14.11 外部自動執(zhí)行的方式
附錄A 增進執(zhí)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