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中國哲學阮籍評傳

阮籍評傳

阮籍評傳

定 價:¥32.00

作 者: 高晨陽著;南京大學中國思想家研究中心編
出版社: 南京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
標 簽: 王維

ISBN: 9787305019760 出版時間: 1994-01-01 包裝: 精裝
開本: 21cm 頁數(shù): 379頁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阮籍評傳》通過對阮籍主要哲學著作的不同思想傾向的詳密考察,揭示了阮籍思想由儒而玄的演變軌跡,指明了阮籍早期以儒學思想為主,崇尚禮樂刑政一體之治,后來有感于名教的墮落,遂轉入莊學思想軌道。崇尚自然和追求個體的精神自由。但由于儒家思想仍然發(fā)生作用,再加上他對現(xiàn)實的失望,因而在他那里形成了一個焦慮苦悶的精神世界,構成了一個雙重結構的人格。阮籍是魏晉之際著名的玄學家,早年有濟世之志,后遭典午之變而隱身不與世事。《阮籍評傳》從多角度,采用動態(tài)方法,并與有關士人相比較,對阮籍的思想、人格及生活情趣加以深入探討,從一個側面展現(xiàn)了當時士人的思想風貌以及時代精神的基本特征。

作者簡介

  高晨陽,男,河北臨漳人,生于1944年12月。1969年畢業(yè)于吉林大學哲學系。后于1979年考入山東大學哲學系,攻讀中國哲學史專業(yè)。1982年畢業(yè),獲哲學碩士學位?,F(xiàn)為山東大學哲學系副教授、中國哲學史教研室主任。參與《春秋哲學》的撰稿工作。為《中外哲學家辭典》編委和主要撰稿人。近年發(fā)表有《中國傳統(tǒng)哲學整體觀》、《中國傳統(tǒng)哲學和諧觀簡論》、《論先秦儒道理想人格的建構特征》、《玄學本體論與言意之辨關系新探》等論文數(shù)十篇。

圖書目錄

《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序
序言
第一章 阮籍的家世與生平
一、世儒的士族家庭
二、青少年時期的阮籍
三、正始時期的阮籍
四、竹林時期的阮籍
(一)關于“竹林”幾個問題
(二)政治上的傍徨與矛盾
第二章 阮籍思想的矛盾與分期
一、玄學思想的基本特征
二、阮籍著作的不同思想傾向
(一)《樂論》和《通易論》
(二)《通老論》
(三)《達莊論》和《大人先生傳》
三、阮籍思想之分期
(一)從魏晉之際的政治形勢看阮籍思想之分期
(二)從阮籍自述看其思想之分期
(三)從阮籍著作的撰作時間看其思想之分期
第三章 早期哲學:一個理想的客觀世界
一、曹魏的名法之治與阮籍的儒學思想
二、《樂論》——“大樂與天地同和”的整體觀
(一)樂與天地同象的和諧本質
(二)樂之社會功能與自然功能
(三)“至樂無欲”的玄學傾向
三、《通易論》——易與天地同道的整體觀
(一)“整體性”:“萬物莫不一”的整體結構
(二)“自發(fā)性”:變易不息的整體過程
(三)“協(xié)調與協(xié)和”:天人同和的整體本質及目標
四、《樂論》、《通易論》的理論意義及其矛盾
第四章 后期哲學:一個理想的精神世界
一、阮籍由儒而莊的思想演變
二、阮籍天人之學新義
三、《達莊論》——以齊物為旨的“萬物一體”觀念
四、《大人先生傳》——“大人先生”式的理想人格與理想精神境界
五、阮籍玄學思想的理論意義與理論矛盾
第五章 《詠懷詩》:一個矛盾的情感世界
一、雙重的時代音調——“憂生”與“刺譏”
二、苦悶的象征——神仙與隱逸
三、《詠懷詩》的思想價值
第六章 阮籍的雙重人格
一、阮籍人格的裂變
(一)名士與阮籍的人格結構
(二)阮籍人格的裂變機制與原因
二、阮籍人格的特征與表現(xiàn)
(一)超世與入世
(二)至慎與疾惡
(三)崇禮與毀禮
三、心靈的失衡與彌合途徑
第七章 阮籍與竹林七賢:思想和人格的比較
一、阮籍與山濤
二、阮籍與劉伶、阮咸
三、阮籍與向秀、王戎
(一)阮籍與向秀
(二)阮籍與王戎
四、阮籍與嵇康
(一)理論形態(tài)與思想旨趣之異同
(二)自然與名教
(三)理想人格與理想精神境界
(四)人格結構的異同
五、幾點反思
第八章 阮籍的歷史影響與評價
一、阮籍的歷史影響
二、歷代對阮籍的評價
(一)阮籍在后人心目中的地位
(二)歷代對阮籍思想與生活態(tài)度的評價
(三)歷代對阮籍思想與生活態(tài)度在社會政治價值方面的評價
三、對阮籍應作如何的評價
(一)暢一代莊學之風
(二)玄學發(fā)展史上的重要一環(huán)
(三)思想解放的作用
附錄
一、晉書阮籍傳
二、阮籍年表
索引
一、人名索引
二、文獻索引
三、詞語索引
參考書目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