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2002年,對于中日兩國人民來說應該是值得紀念的一年,在中日兩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于30年前的1972年,兩國實現(xiàn)了邦交正常化。這30年來,中日兩國人民的友好關系不斷加深,經濟、科學、技術、文化等各個領域的交往與合作日益繁榮,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與此同時,中國的日語教育也得到了極大的普及與發(fā)展。目前我國設有日語專業(yè)、開設日語課程的大學多達110所,在校生約達1100人。各個大學為我國培養(yǎng)出了大批的日語人材,推動了中日關系的發(fā)展。隨著日語教育的深入與需要,從事日語教育的工作者與出版社共同合作編輯出版了大量有關日語教育的書刊、雜志、教材,為學習者提供了豐富的參考書籍。但在這里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出版物之中大多數(shù)是“聽、說、讀、譯”方面的內容,而有關“寫”.即“寫作::日語作文”方面的教材還十分缺少,難以滿足廣大日語學習者的需求.優(yōu)秀的日語人才.在運用日語工作時,應該做到會聽、會說、會讀、會寫、會澤。做到這“五會”是很難的,而這“五會”之中,筆者認為“寫”為難中之首。因為其難就難在寫作是思維活動與語言活動的復雜的過程,再加上我們是中國人用日文寫作文、寫文章。用日文寫作文時,不僅要求熟練地掌握日語語言的運用、寫作方法、寫作技巧;還需要深刻了解日本這個國家的文化背景、這個民族的風俗習慣以及日本人對事物的思維方法、表達方式等等。曾經有人說過,寫作,是運用有組織的語言文字,反映客觀事物、溝通思想、交流經驗、傳播知識的一種社會活動。寫作能力,是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的綜合表現(xiàn)。而培養(yǎng)寫作能力則是有計劃、有步驟地提高思維能力和語言應用能力的一種教學活動。為提高日語學習者的寫作能力,培養(yǎng)“五會”全能型的日語人才,筆者與由日本神奈川縣教育委員會派遣來南開大學任教的日本專家劍持昌宏先生共同編著了這本《作文指導與點評》,期待著能為今后日語作文的教學以及日語學習者練習寫作文提供一個可借鑒的參考?!蹲魑闹笇c點評》由作文基礎·實例篇和作文實踐·指導篇組成。作文基礎·實例篇包括日語作文理論和日本作家撰寫的有代表性的文章::范文。作文實踐·指導篇全部是由日語專業(yè)二~三年級學生的課堂實踐作文構成。本書在編寫的過程中得到了南開大學出版社,本書的責任編輯張華老師的關心和支持,借此書出版之際表示深深的謝意。2002年9月滑本忠于南開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