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編 社會主義國家改革先聲和馬克思主義艱難探索 (1956—1965年)
第一章 南斯拉夫的社會主義自治理論
第一節(jié)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自治理論的創(chuàng)立和發(fā)展
社會主義自治理論的開端與創(chuàng)立 工人自治向社會自治的發(fā)展 自治政治制度的改革
第二節(jié) 南斯拉夫的社會主義自治經濟理論
社會所有制理論 自治與聯(lián)合勞動理論 社會主義市場與計劃理論 擴大再生產理論
第三節(jié) 南斯拉夫的社會主義自治政治理論
國家與無產階級專政理論 政黨與社會政治組織理論 自治民主政治理論 民族關系理論 不結盟和全民防御理論
第二章 蘇聯(lián)的改革和反對斯大林的思潮
第一節(jié) 蘇共二十大和赫魯曉夫的“秘密報告”對共產主義運動的沖擊
蘇共二十大及其“秘密報告” 批判斯大林個人崇拜的積極影響 全盤否定斯大林及其嚴重后果
第二節(jié) 蘇聯(lián)關于社會主義發(fā)展階段的認識
赫魯曉夫的“全面建設共產主義”的理論 勃列日
涅夫的“發(fā)達社會主義”的理論
第三節(jié) 蘇聯(lián)的改革及其在思想、理論上的影響
關于經濟體制方面的改革 關于政治體制方面的改革
第四節(jié) 中蘇論戰(zhàn)及其影響
中蘇論戰(zhàn)的由來和發(fā)展 中蘇論戰(zhàn)最突出的問題 中蘇論戰(zhàn)的影響
第三章 東歐國家社會主義改革的理論
第一節(jié) 東歐國家關于社會主義發(fā)展階段的理論
劃分社會主義發(fā)展階段的標準 社會主義的長期性和階段性 關于社會主義發(fā)展階段的劃分
第二節(jié) 東歐國家的經濟體制改革及其基本理論
經濟體制改革的最初嘗試 經濟體制改革的主要內容和基本理論
第三節(jié) 東歐國家政治體制改革的實踐和理論
政治體制改革的初步嘗試 政治體制改革的主要內容及基本理論
第四節(jié) 東歐國家社會主義改革嘗試的特點及其影響
東歐國家社會主義改革嘗試的特點 東歐國家經濟政治體制改革在思想理論上的影響
第四章 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的馬克思主義研究
第一節(jié) 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共產黨對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及其若干理論問題的研究
關于馬克思早期思想的爭論和研究 關于馬克思主義辯證法和認識論的探索 關于歷史主義問題的研究
第二節(jié) “人道主義的馬克思主義”
法蘭克福學派對現(xiàn)代資本主義的分析 薩特的“存在主義的馬克思主義”
第三節(jié) “科學主義的馬克思主義”
“新實證主義的馬克思主義” 結構主義的馬克思主義
第四節(jié) 資產階級“馬克思學”的興起
50年代資產階級“馬克思學”的興起及其主要代表 50—60年代資產階級“馬克思學”的主要觀點
第五章 中國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
第一節(jié) “一條適合中國的路線”的探索過程
探索的歷史背景 探索的思想過程
第二節(jié) 對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道路的思考與改革的嘗試
調整經濟結構的新思路 對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改革問題的探索 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 對領導經濟建設方法的哲學思考
第三節(jié) 對社會主義社會矛盾的認識與解決
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 社會主義社會的兩類矛盾 社會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
第四節(jié) 對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思考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 毛澤東論藝術的民族形式與民族風格問題 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階級斗爭與反對和平演變的問題 知識分子問題
第二編 對社會主義道路探索的多樣化和曲折 (1966——1977年)
第六章 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共產黨關于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第一節(jié) “歐洲共產主義”的由來與發(fā)展
“歐洲共產主義”名稱的由來及其含義 陶里亞
蒂的“多中心”與“結構改革論” “歐共”形成的重要契機
第二節(jié) 走向社會主義的“獨特民主道路”理論
和平奪取政權,但不排除使用暴力手段的可能性 徹底改造國家機器,而不是打碎國家機器 新型階級結構與階級聯(lián)盟政策 民主社會主義革命是分階段進行社會變革的革命
第三節(jié) 民主社會主義模式理論
社會主義模式的多樣性和民族性 對無產階級專政理論的再認識 對未來社會主義模式的構想
第四節(jié) “新型群眾性政黨”的理論
關于黨的指導思想 關于黨的性質 關于黨的地位和作用 關于黨的組織原則
第七章 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在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發(fā)展
第一節(jié) 馬克思主義哲學在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發(fā)展
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及其地位問題的探討 對歷史唯物主義理論的探索 對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與馬克思主義哲學關系問題的研究
第二節(jié) 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本原理的探討
關于“轉形”問題的爭論 經濟剩余概念的提出及其運用 對生產勞動和非生產勞動理論的探討 對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的思考
第三節(jié) 開拓馬克思經濟思想史研究的新領域
馬克思經濟思想史研究的主題 羅斯多爾斯基對馬克思經濟思想史的研究 曼得爾和尼古拉斯對馬克思經濟思想史的研究
第八章 蘇聯(lián)東歐理論界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探討
第一節(jié) 蘇聯(lián)關于社會經濟形態(tài)和社會主義社會矛盾問題的討論
關于社會經濟形態(tài)問題的討論 關于社會主義社會矛盾問題的討論
第二節(jié) 蘇聯(lián)關于人、新技術革命、全球性和文化問題的新探索
關于人的問題 關于科學技術革命問題 關于全球性問題 關于文化問題
第三節(jié) 東歐的人道主義馬克思主義思潮
人道主義馬克思主義發(fā)展概況 南斯拉夫“實踐派” 波蘭哲學人文學學派 科西克的《具體的辯證法》 匈牙利的“布達佩斯學派”
第九章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理論的發(fā)展
第一節(jié) 對列寧帝國主義理論的再認識
科學認識列寧帝國主義理論的當代意義 對馬克思主義帝國主義理論的歷史及現(xiàn)實意義的探討
第二節(jié) 資本主義發(fā)展的新階段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
蘇聯(lián)學者對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發(fā)展階段及性質的探討 法英學者論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發(fā)展階段性質 晚期資本主義理論的提出及其意義
第三節(jié)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發(fā)展的新特征及其趨勢
資產階級國家與壟斷資本、壟斷組織一結合”的新特征 現(xiàn)代資本主義模式的基本特征 美國“壟斷資本學派”對當代資本主義發(fā)展新特征的論析 當代資本主義的經濟周期與經濟危機新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