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承恩(約1500~約1582),中國明代小說家。字汝忠,號射陽山人。先世江蘇漣水,后徙淮安山陽(今江蘇淮安)。出身于世代書香后敗落為小商人的家庭。曾祖吳銘、祖父吳貞曾分別任過縣學訓導、教諭。其父吳銳,家境貧寒,以經營綢布為生。雖為商人,卻喜讀書,六經諸子百家莫不觀覽。吳承恩自幼敏慧好學,博極群書,年輕時即以文名著于鄉(xiāng)里。早年曾希望以科舉進身,但屢試不第。中年以后才補為歲貢生。曾任長興縣丞職,不久因"恥折腰",遂拂袖而歸(天啟《淮安府志》)。后來又一度受任與縣丞品級相近而為閑職的荊府紀善。晚年歸居故里,放浪詩酒,貧病以終。吳承恩在中國文學史上產生巨大影響的是他的長篇小說《西游記》,其創(chuàng)作的時期不可確考,一般認為是晚年所作。吳承恩一生詩、文、詞創(chuàng)作甚多,但因無子嗣,死后大部亡佚。后由丘度搜集殘存之稿,編訂成《射陽先生存稿》4卷,包括詩1卷,散文3卷,卷四末附小詩3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