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內容簡介:《三國演義》,原來稱《三國志通俗演義》,為元末明初貫中著。現存最早的刊本為明嘉靖本,全書二十四卷,分二百四十則。清朝初年,毛綸、毛宗崗父子仿效金圣嘆改《水滸》、《西廂》之例,修訂潤色羅本,成為此后三百年來一直通行的一百二十回本?!度龂萘x》展示了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人物畫廊,其中有的是栩栩如生的藝術典型,它塑造人物的藝術特點是:在現實矛盾的斗爭中,用人物自己的言行,表現他們的性格。赤壁之戰(zhàn)是決定三國分立的決定性事件,曹、孫、劉三個集團,為發(fā)展自己的力量進行了拚死的斗爭。出現在這次歷史性舞臺上的人物有:諸葛亮。孫權、周瑜、魯肅、黃蓋、曹操、蔣干等十幾個人物。諸葛亮出使東吳,揭開了多種矛盾沖突的序幕。曹操大軍壓境,東吳內部“主戰(zhàn)派”和“主降派”之間,開始了激烈的斗爭。在兩派各自陳述“戰(zhàn)”“降”的利弊中;孫權動搖于兩者之問,既害怕曹操的強大兵力,不敢應戰(zhàn);又不愿向曹操稱臣投降。作者通過孫權一再“沉吟不語”、“低頭不語”,以及數次反覆,來寫他內心矛盾。作者從東吳“主戰(zhàn)”“主降”兩派矛盾沖突中,通過孫權自己的言行和心理活動的具體描寫刻劃出他患得患失的性格特征。不僅孫權如此,諸葛亮機警、雄辯、多謀略,周瑜氣量狹窄,魯肅小心拘謹,黃蓋、闞澤勇敢沉著等,也都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各個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以人物各自不同的言行顯現出來,達到性格和言行的和諧一致,人物性格個性化得到異常生動的表現。即便如兩次短暫出場的蔣干,雖然著墨不多,卻由他自己的言談舉動,活現出一個愚蠢而又自作聰明的人物。這種直接描寫人物言行的白描手法,其藝術表現力,超過作者的面敘述。劉禪是一個處在重要地位的人物,作者并不缺少對他性格的側面敘述,但形象不鮮明。第一百十九回,寫他做了俘虜后的“樂不思蜀”,從劉禪的言語、體態(tài)、神情中,描寫他的昏庸、低能,卻成為一段表現人物性格非常出色的文字?!段饔斡洝穬热莺喗椋骸段饔斡洝分饕鑼懙氖菍O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的故事。唐僧取經是歷史上一件真實的事。大約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即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僅25歲的青年和尚玄奘離開京城長安,只身到天竺(印度)游學。他從長安出發(fā)后,途經中亞、阿富汗、巴基斯坦,歷盡艱難險阻,最后到達了印度。他在那里學習了兩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經學辯論會任主講,受到了贊譽。貞觀十九年(645)玄奘回到了長安,帶回佛經657部。他這次西天取經,前后十九年,行程幾萬里,是一次傳奇式的萬里長征,轟動一時。后來玄奘口述西行見聞,由弟子辯機輯錄成《大唐西域記》十二卷。但這部書主要講述了路上所見各國的歷史、地理及交通,沒有什么故事。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彥琮撰寫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則為玄奘的經歷增添了許多神話色彩,從此,唐僧取經的故事便開始在民間廣為流傳。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經詩話》,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會》等,元雜劇有吳昌齡的《唐三藏西天取經》、無名氏的《二郎神鎖齊大圣》等,這些都為《西游記》的創(chuàng)作奠定了基礎。吳承恩也正是在民間傳說和話本、戲曲的基礎上,經過艱苦的再創(chuàng)造,完成了這部令中華民族為之驕傲的偉大大文學巨著。吳承恩,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淮安府山陽(今江蘇省淮安市)人。約生于明弘治十三年至正德初年之間(1500—1510),約卒于萬歷十年(1582)。吳承恩的曾祖父、祖父都是讀書人,任過縣學的訓導、教諭。但到了他父親吳銳這一輩,由于家貧困,出贅徐家,“遂襲徐氏業(yè),坐肆中”,當起了小商人。盡管如此,吳家卻不失讀書的傳統(tǒng)。據說其父吳銳雖為商人,不僅為人正派,而且好讀書,好談時政,這自然對吳承恩產生較大影響。吳承恩從小就很聰明,很早入了學,少年得志,名滿鄉(xiāng)里。天啟《淮安府志》卷十六說吳承恩“性敏而多慧,博極群書,為詩文,下筆立成。”但成年后的吳承恩卻很不順利,在科舉進身的道路上屢遭挫折,到四十多歲才補了一個歲貢生,五十多歲任過浙江長興縣丞,后又擔任過荊王府紀善,這是同縣丞級別差不多的閑職。吳承恩創(chuàng)作《西游記》大約是中年以后,或認為是晚年所作,具體時間無法確定。除《西游記》外,他還創(chuàng)作有長詩《二郎搜山圖歌》和《禹鼎志》?,F存《射陽先生存稿》四卷,包括詩一卷、散文三卷,是吳承恩逝世后由丘度編訂而成?!段饔斡洝啡珪话倩兀瑥拇蟮慕Y構上看,可分成三個部分。第一回至第八回是第一部分,主要寫了孫悟空出世、拜師、大鬧天宮,這是全書最精彩的章節(jié),熱鬧非凡,孫悟空上天入地好一頓折騰,將他的反抗性格表現得淋漓盡致。第八回至第十二回是第二部分,主要寫了唐僧的出身及取經的緣由。第十三回至最后一回是第三部分,主要寫唐僧西天取經,路上先后收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三個徒弟,并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取到了真經,修成了正果?!段饔斡洝废蛉藗冋故玖艘粋€絢麗多彩的神魔世界,人們無不在作者豐富而大膽的藝術想象面前驚嘆不已。然而,任何一部文學作品都是一定社會生活的反映,作為神魔小說杰出代表的《西游記》亦不例外。正如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指出,《西游記》“諷刺揶揄則取當時世態(tài),加以鋪張描寫”。又說:“作者稟性,‘復善諧劇’,故雖述變幻恍忽之事,亦每雜解頤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钡拇_如此。通過《西游記》中虛幻的神魔世界,我們處處可以看到現實社會的投影。如在孫悟空的形象創(chuàng)造上,就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孫悟空那種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奮起金箍棒,橫掃一切妖魔鬼怪的大無畏氣概,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種正義的力量,表現出人民戰(zhàn)勝一切困難的必勝信念。又如取經路上遇到的那些妖魔,或是自然災難的幻化,或是邪惡勢力的象征。他們的貪婪、兇殘、陰險和狡詐,也正是封建社會里的黑暗勢力的特點。不僅如此,玉皇大帝統(tǒng)治的天宮、如來佛祖管轄的西方極樂世界,也都濃濃地涂上了人間社會的色彩。而作者對封建社會最高統(tǒng)治者的態(tài)度也頗可玩味,在《西游記》中,簡直找不出一個稱職的皇帝;至于昏聵無能的玉皇大帝、寵信妖怪的車遲國國王、要將小兒心肝當藥引子的比丘國國王,則不是昏君就是暴君。對這些形象的刻畫,即使是信手拈來,也無不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段饔斡洝凡粌H有較深刻的思想內容,藝術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它以豐富奇特的藝術想象、生動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詼諧的語言,構筑了一座獨具特色的《西游記》藝術宮殿。但我認為,《西游記》在藝術上的最大成就,是成功地創(chuàng)造了孫悟空、豬八戒這兩個不朽的藝術形象。孫悟空是《西游記》中第一主人公,是個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無窮的本領,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著大英雄的不凡氣度,也有愛聽恭維話的缺點。他機智勇敢又詼諧好鬧。而他最大的特點就是敢斗。與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敢斗,楞是叫響了“齊天大圣”的美名;與妖魔鬼怪敢斗,火眼金睛決不放過一個妖魔,如意金箍棒下決不對妖魔留情;與一切困難敢斗,決不退卻低頭。這就是孫悟空,一個光彩奪目的神話英雄。說到豬八戒,他的本事比孫悟空可差遠了,更談不上什么光輝高大,但這個形象同樣刻畫得非常好。豬八戒是一個喜劇形象,他憨厚老實,有力氣,也敢與妖魔作斗爭,是孫悟空第一得力助手。但他又滿身毛病,如好吃,好占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難,常常要打退堂鼓,心里老想著高老莊的媳婦;他有時愛撒個謊,可笨嘴拙腮的又說不圓;他還時不時地挑撥唐僧念緊箍咒,讓孫悟空吃點苦頭;他甚至還藏了點私房錢,塞在耳朵里。他的毛病實在多,這正是小私有者的惡習。作者對豬八戒缺點的批評是很嚴厲的,但又是善意的。他并不是一個被否定的人物,因此人們并不厭惡豬八戒,相反卻感到十分真實可愛。唐僧的形象寫得也不錯,但比起孫悟空、豬八戒來,則要遜色得多。沙僧更是缺少鮮明的性格特點,這不能不說是《西游記》的缺憾。盡管如此,《西游記》在藝術上取得的成就仍是十分驚人的,孫悟空、豬八戒這兩個形象,以其鮮明的個性特征,在中國文學史上立起了一座不朽的藝術豐碑。《水滸傳》內容簡介:《水滸傳》是一部長篇英雄傳奇,是中國古代長篇小說的代表作之一,是以宋江起義故事為線索創(chuàng)作出來的。宋江起義發(fā)生在北宋徽宗時期,《宋史》的《徽宗本紀》、《侯蒙傳》、《張叔夜傳》等都有記載。從南宋起,宋江起義的故事就在民間流傳,《醉翁談錄》記載了一些獨立的有關水滸英雄的傳說,《大宋宣和遺事》把許多水滸故事聯綴起來,和長篇小說已經很接近。元代出現了不少水滸戲,一批梁山英雄作為舞臺形象出現。《水滸傳》是宋江起義故事在民間長期流傳基礎上產生出來的,吸收了民間文學的營養(yǎng)?!端疂G傳》是我國人民最喜愛的古典長篇白話小說之一。它產生于明代,是在宋、元以來有關水滸的故事、話本、戲曲的基礎上,由作者加工整理、創(chuàng)作而成的。全書以宋江領導的農民起義為主要題材,藝術地再現了中國古代人民反抗壓迫、英勇斗爭的悲壯畫卷。作品充分暴露了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腐朽和殘暴,揭露了當時尖銳對立的社會矛盾和“官逼民反”的殘酷現實,成功地塑造了魯智深、李逵、武松、林沖、阮小七等一批英雄人物。小說故事情節(jié)曲折,語言生動,人物性格鮮明,具有高度的藝術成就。但作品歌頌、美化宋江,鼓吹“忠義”和“替天行道”,表現出嚴重的思想局限?!都t樓夢》內容簡介:曹雪芹,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也是最復雜的作家,《紅樓夢》也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而又最復雜的作品?!都t樓夢》寫的是封建貴族的青年賈寶玉、林黛王、薛寶釵之間的戀愛和婚姻悲劇,而且以此為中心,寫出了當時具有代表性的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興衰,其中又以賈府為中心,揭露了封建社會后期的種種黑暗和罪惡,及其不可克服的內在矛盾,對腐朽的封建統(tǒng)治階級和行將崩潰的封建制度作了有力的批判,使讀者預感到它必然要走向覆滅的命運。本書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藝術性的偉大作品,從本書反映的思想傾向來看,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義思想,他對現實社會包括宮廷及官場的黑暗,封建貴族階級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舉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等級制度,以及與此相適應的社會統(tǒng)治思想即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學、社會道德觀念等等,都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朧的帶有初步民主主義性質的理想和主張。這些理想和主張正是當時正在滋長的資本主義經濟萌芽因素的曲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