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夠成功,但成功卻只是一部分人所獲得的果實。為什么光是想成功還不行呢,因為沒有人可以隨隨便便成功的。要獲得事業(yè)的偉大成就,達到自己心中的最美好的夢想,不經過一番努力,不歷經風雨,即使是得到了,也不會珍惜。而輕易得來的成功,往往也只是運氣帶來的鮮花,很容易枯萎的。我們要追求的是永恒的成功,而這是需要我們經過辛勤勞動和比常人付出更多,才可以鑄就的。在本書中,我們把成功的金科玉律,總結成七個方面,并把它們形象比喻多“七重門”。我們發(fā)現(xiàn),一個人要達成永恒的成功,就必須突破若干障礙,形成若干觀念,培養(yǎng)若干素質,養(yǎng)成若干習慣,并且使自己積極地行動,才能夠達成最輝煌的事業(yè)。我們要成功,就需要走過成功的第一重門,門上刻著“相信”兩個字。阻礙我們成功的第一障礙,也是最大的阻礙就是——不相信。要成功,就必須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你想要什么,你才有可能得到什么。自信心有多強,能力就有多強。信心和勇氣是人生路上兩把利器,勇氣常常用,就會有信心。運氣是為那些不相信自己能夠夢想成真的人們預備的,成功的人則可以為自己創(chuàng)造運氣。走過了“相信”,我們迫切需要突破成功的第二重門——“做人”。三分做事七分做人。在做任何事之前,先學會做人。做人不成功,成功是暫時的;做人成功,不成功也是暫時的。一個人的人格是他自己的脊梁。得人心者得天下。成功之前,一定要有人格魅力。一個人失去金錢沒有什么,如果失去朋友,就失去一部分,看去信用,就失去全部。成功的第三重門是“學習”。21世紀的競爭在于學習,在于對時光的把握。目標是成功的清醒劑,學習是成功的加速器。21世紀比的不是學歷,比的不是財力,比的不是能力,比的是學習力。一個人可以沒有文憑,但絕不可以沒有文化。一個人要想改變自己的命運,首先要改變自己的觀念;要想改變自己的觀念,首先要加強學習。用知識武裝起來的人,是不可戰(zhàn)勝的。“觀念”是通往成功路上要走過的第四重門。無數成功或失敗的經驗都證明了,億萬財富買不到一個好的觀念,好的觀念卻能夠讓你賺到億萬財富。人生的成敗往往就在一念之差,要改變命運,先改變觀念。貧富的差距在于觀念的不同。很多時候,我們并不是沒有好的機會,而是沒有好的觀念。通常,有什么樣的想法就有什么樣的生活,有什么樣的想法就有什么樣的未來。培養(yǎng)“觀念”后,我們還需要具備基本的各項素質,這是成功的第五重門。一個人的素質非常重要,因為它依靠你自己的培養(yǎng),日積月累才能養(yǎng)成。良好素質讓我們很有晶位,素質低下讓我們活得無所謂;良好素質讓我們很講究,素質不足會讓我們很將就;良好素質讓我們追求自己的夢想,素質缺失會讓我們放棄自己的美好未來。沒有良好的素質,即使我們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也只會是空中樓閣。一個人若要成功,必須依靠三種力量:才能力量、經濟力量、道德力量,而道德的力量是最重要的力量。當我們走過了上述的路后,“行動”就至關重要了。很多時候,人們不是聽你說什么,而是看你做什么。行動才會有成功。不行動,再好的想法和機會都造就不了成功,只要你行動了,就有具備了50%的成功可能。我們成功并沒有想像中的那么難以達到,往往只是需要我們每天進步一點點而已。每天都讓自己向前進一步,三年后你將成長一大步,五年后你將走向成功。先行動才會有成長,有成長才會有成功。這是成功的第六重門。最后,我們到達成功的第七重門——“習慣”。習慣決定命運。經常做一件事就會成為習慣,而習慣的力量是很可怕的。習慣是由一再重復的思想和行為所形成的,每個人都要受到習慣的束縛。好習慣成就一生,壞習慣毀掉一生。因此,只要能夠掌握思想,養(yǎng)成正確的習慣,我們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養(yǎng)成好的習慣,同時也能去除不良習慣。當我們形成了良好的習慣后,習慣就會把我們帶到一個又一個輝煌而美好的境地。當我們享受著當初辛勤勞動所結出的果實時,回首往事,會發(fā)現(xiàn),我們走過的七重門,是如此的壯美,如此值得回憶,并且慶幸,自己曾經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