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代(1840~1928)英國詩人、小說家。他是橫跨兩個世紀的作家,早期和中期的創(chuàng)作以小說為主,繼承和發(fā)揚了維多利亞時代的文學傳統(tǒng);晚年以其出色的詩歌開拓了英國20世紀的文學。 哈代1840年6月2日生于英國西南部的一個小村莊,毗鄰多塞特郡大荒原,這里的自然環(huán)境日后成了哈代作品的主要背景。他的父親是石匠,但愛好音樂。父母都重視對哈代的文化教育。1856年哈代離開學校,給一名建筑師當學徒。1862年前往倫敦,任建筑繪圖員,并在倫敦大學進修語言,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 本書是英國作家托馬斯·哈代最著名的一部長篇小說,女主人公苔絲生于一個貧苦小販家庭,父母要她到一個富老太婆家去攀親戚,結果她被少爺亞歷克誘奸,后來她與牧師的兒子克萊爾戀愛并訂婚,在新婚之夜她把昔日的不幸向丈夫坦白,卻沒能得到原諒,兩人分居,丈夫去了巴西,幾年后,苔絲再次與亞歷克相遇,后者糾纏她,這時候她因家境窘迫不得不與仇人同居,不久克萊爾從國外回來,向妻子表示悔恨自己以往的冷酷無情,在這種情況下,苔絲痛苦地覺得是亞歷克·德伯使她第二次失去了安吉爾便憤怒地將他殺死。最后她被捕并被處以絞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