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隱(1898-1934),女小說家。原名黃淑儀,福建省福州人。1916年畢業(yè)于北京女子師范學校,1919年就讀于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1921年開始小說創(chuàng)作,并參加文學研究會。作品多以青年人的愛情婚姻為題材,以女知識青年為主人公,或寫她們對愛情的追求,或寫不幸的婚姻給她們帶來的痛苦,或寫她們在理想與現(xiàn)實、理智與感情沖突下的悲觀苦悶、覺醒與追求。 長篇小說《海濱故人》是廬穩(wěn)的代表作。作品寫露沙等五位女青年,天真浪漫,用幻想編織著未來的自由王國。露沙小時未曾得到父母的愛,在教會學堂遭遇歧視,追求愛情又失敗,難得有幾位同窗摯友,也不能長相聚,所以深感世界的的寂寞與與人生的不幸,因之情緒也甚為感傷、悲觀。整篇小說好似用多愁善感的女子和無數(shù)淚珠串成的,有著巨大的感染力。廬隱這類小說,往往含自敘傳的性質,又喜用書信、日記來直接露人物情懷,具有抒情小說的形態(tài)特征。這些彌漫著感傷情緒的小說,比較真切地反映了“五四”后尋找出路的知識分子思想狀況,也打著“五四”退潮中思想變遷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