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是一種精神現(xiàn)象和審美形式,是人類文化的結晶。幽默來自對世事的悟徹,表明一種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是個人魅力、活力、能力、教養(yǎng)的一個標志。因而,無論在東方抑或西方,追求并崇尚幽默都很普遍,因為它是人對客觀世界采取一種內莊外諧態(tài)度的需要,即輕松愉快而又嚴肅地對待生活的需要。美國第34任總統(tǒng)艾森豪威爾就說過:“幽默感是領導藝術的一部分,它幫助你待人接物,成就事業(yè)。”《美國總統(tǒng)幽默演說精選》選譯了自林肯以來16位美國總統(tǒng)的輕松詼諧的演說共64篇——其中大多數(shù)是在總統(tǒng)的任內發(fā)表的——供廣大讀者在茶余飯后,在學習、工作的間歇瀏覽品味。從這些演說中可以看到,美利堅文化怎樣哺育了美國總統(tǒng)的獨特的幽默性情。無論頒獎、剪彩、揭幕、祝酒,還是參加競選、簽署法案、迎送告別,無論面對天真爛漫的學生、德高望重的老人、滿腹經綸的學者,還是面對耀眼的明星、大牌球星或挑剔的記者,演說者憑借著嫻熟的語言技巧,總能一語解頤,不失時機地“幽上一默”??v觀全書,幽默之處比比皆是。小布什對報界的挖苦作出回應,拿自己的英語“開涮”,堪稱自我解嘲之最;而老布什在看望駐華使館人員時,感嘆他的來訪讓大家受累了,給大家?guī)砹恕耙粓龊平佟?,則是夸張手法的極致?!盁o憂總統(tǒng)”卡特在回顧中美關系時進行了一連串的調侃,尤其是那個關于“狡猾的”翻譯的笑話,與中國相聲的“甩包袱”頗為相似;而肯尼迪斗膽出席史密斯紀念宴會,與中國的鴻門宴也有相通之處,席間,伶牙俐齒的肯氏談笑風生,把圓通老成的尼克松戲耍了一番。自稱“不是林肯牌而是福特牌”的福特總統(tǒng),一直耿耿于懷自己是“第一個經第25條修正案確定的副總統(tǒng)”,他嘲諷說,“沒有什么比做副總統(tǒng)更令人自卑的了”,他講了一段關于副總統(tǒng)不如酒店副總的軼事,把積壓在心頭的郁悶一掃而光。至于風度翩翩的克林頓,更是被媒體公認為是開玩笑的高手。在為亞特蘭大舉行第26屆奧運會造勢時,他說他不能想象胡佛為什么拒絕開奧運會,胡佛未能連任,據(jù)史書記載是因為經濟蕭條,而其實是因為奧運會!在贊賞當今的英美關系時,他戲謔地回憶起兩國兵戎相見的年代,說杰斐遜“缺乏遠見地”指責英國是一個沒落的罪惡帝國;1814年英軍焚燒了白宮,為“全球變暖”賦予了全新的意義;而麥迪遜幸運地落荒而逃,卻由此“磨練出”加強國防的觀點。在這里幽默中,美國總統(tǒng)并不是單純地為幽默而幽默,而是要在幽默之間或之余,趁機宣傳自己的主張。這些演說作為對現(xiàn)實生活的反映,必然帶有美國歷史沿革、政治變遷、社會發(fā)展和演說者人的印記,其幽默手法所表現(xiàn)出的直率、辛辣、嘲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