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劉慶柱
壹 前言
1.地理位置及自然環(huán)境
2.遺址、墓葬概況
3.考古隊的組成及文物的搶救發(fā)掘經過
4.材料的整理與報告的編排
貳 舊石器時代遺址
一 伴峽小洞舊石器遺址
1.地層堆積
2.石器
3.哺乳動物化石
4.人類用火遺跡
5.小結
二 鰱魚山舊石器遺址
1.發(fā)現經過及地理環(huán)境
2.地層堆積及用火遺跡
3.化石埋藏情況及出土后的室內整理
4.出土的主要動物化石
5.小結
三 伴峽榨洞舊石器遺址
1.地層堆積
2.出土文化遺物
3.動物化石
4.小結
叁 新石器時代遺址及巴人崖葬墓
一 桅桿坪遺址
1.地理環(huán)境及地層堆積
2.遺跡
3.文化遺物
4.動物遺骸
5.小結
二 西寺坪大溪文化遺址
1.地層堆積
2.遺跡
3.文化遺物
4.動物遺骸
5.小結
三 沙嘴大溪文化遺址
1.AT4的地層堆積和出土遺物
2.DT32的地層堆積和出土遺物
3.小結
四 深潭灣大溪文化早期遺址及兩周時期巴人崖葬墓
1.墓地、遺址環(huán)境及堆積概況
2.墓地人骨埋葬狀況
3.文化遺物及動物遺骸
4.小結
肆 早期巴文化遺址及東周遺址
一 香爐石遺址
1.地理位置及自然環(huán)境
2.地層堆積
3.文化遺物及動物遺骸
4.小結
二 馳灘巖屋遺址
1.地層堆積
2.文化遺物
3.小結
三 千漁坪遺址
1.地層堆積
2.出土遺物及遺跡
3.小結
四 南岸坪遺址
1.1992年的試掘
2.1995年的試掘
3.1998年的清理
4.小結
五 外村里遺址
1.地層堆積
2.遺跡
3.文化遺物
4.發(fā)掘的主要收獲
5.遺址的年代與性質
6.小結
伍 東漢—唐代墓葬
一 天池口東漢墓、唐墓
二 陳家沱東漢墓
三 州衙坪六朝中期墓
四 固倉坪六朝中期墓
五 靜安六朝中晚期墓
陸 結語
1.舊石器遺址發(fā)現的重要意義
2.大溪文化早期遺址發(fā)現的學術價值
3.香爐石文化遺址及墓地的發(fā)現開創(chuàng)了我國早期巴文化研究的新局面
4.楚文化在清江流域的反映
5.清江兩岸古代墓葬的地域特點
6.清江流域長陽地區(qū)的古代歷史文化豐富多彩
7.水電工程建設對考古學發(fā)展的促進和鞭策
附表
鄂西清江中下游地區(qū)古文化遺址地層年代對照表
附錄
附錄一 湖北清江流域考古獲重大成果
附錄二 香爐石遺址揭示出古代巴人早期文化類型
附錄三 香爐石文化的命名
附錄四 中國首次發(fā)掘出古代早期巴文化遺址
附錄五 從考古發(fā)現看《山海經》中有關早期巴國的地望與年代
附錄六 中國早期巴人陶璽
附錄七 長陽所見陶璽——兼論璽印之用途和質地
附錄八 西周陶印的出土與璽印起源
附錄九 湖北長陽發(fā)現早期巴人墓葬區(qū)
附錄一○ 再談《山海經》中“巴國”的地望與年代
附錄一一 香爐石遺址與香爐石文化
附錄一二 湖北長陽青銅時代人骨的研究
附錄一三 湖北長陽青銅時代人類乳齒特征的研究
附錄一四 巴人,你從哪里來
附錄一五 巴人老家在長陽
附錄一六 鄂西清江長陽 遠古巴人故鄉(xiāng)
附錄一七 刻苦敬業(yè) 奉獻考古——記老當益壯的考古隊領隊王善才教授
附錄一八 破譯“巴人之謎”的老人
附錄一九 相關報道、文章和書籍目錄
后記
英文提要(Abstract)
插圖目錄324幅
彩版目錄24幅
圖版目錄184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