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人學》兼有儒、道、法、陰陽諸家思想,是一部識人、鑒人的縱橫家著作,也是一本研究各朝代歷史名臣的成功心理學的重要參考書。本書借鑒了清代曾國藩的《冰鑒》、三國時期劉劭的《人物志》以及諸多人才大師的思想精華,再加以現代科學的論證,以“如何鑒別人才”為中心思想,由外及里,由形及心,從性格、語言、類別等各方面做了詳盡的論述,對現代人的創(chuàng)業(yè)、工作和生活諸多方皆有很強的實際指導作用。鑒人者須摒除偏成之見,切忌親疏之分,力絕偏私之言。尤勿以貌取人,吠偏概全,以短掩長、以聞鑒人,以親劃線,以資排輩,以情鑒論。若存偏成之見,則優(yōu)劣顛倒,正道無存;若存親疏之分,則難抒眾長,難聚人心;若聽偏私之言,則言路阻塞,萬馬齊喑,甚則小人近身,內亂不已。此三忌為執(zhí)帥者之緊要!否則內必亂、心必渙、事不濟、業(yè)難成。此書鑒中有用,用中有鑒,鑒用如一,才可聚人。用人者,要在用長;聚人者,要在聚心,,此用人之道,不可不常思自審,而疏忽于纏身瑣細之中,懈怠于情迷意亂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