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要內容有總論、養(yǎng)蠶、收糞繭、繅絲、絹紡、織綢、練染印、絲調工業(yè)經營管理、服飾、副產品、內貿、外貿、科教、文化、社團與信息、結論等十六篇。每篇按各“五年計劃”先后記敘絲綢業(yè)的發(fā)展歷程。同時也記敘了肖進中遇到的困難,實事求是地總結了發(fā)展絲調前進中的經驗及教訓。王莊穆,男,1922年7月生,浙江諸暨人。原中國絲綢公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絲綢協會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絲綢協會秘書長,高級工程師(部一級總工程師)。1943年于中國紡織染工業(yè)學校畢業(yè)后進絲織廠工作,1946年在中國蠶絲公司任職。曾編著《絲織工程概論》,發(fā)表《桃花依舊笑春風》等小說。1949年上海解放后留任中國蠶絲公司(1953年改為中國絲綢公司,由上海遷往北京。后又先后改為中國紡織品進出口總公司、中國絲綢公司、中國絲綢進出口總公司)。曾主編《絲綢消息》、《中國絲綢》畫冊、《新中國絲綢大事記》、《民國絲綢史》,編著《絲綢筆記》(4冊)等圖書;并為中國當代科技重要著作紡織學科選題編審委員會委員、中國絲綢協會和中國流行色協會顧問。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本書是新中國成立至“九五計劃”期間(1949-2000)年,我國桑、蠶、絲、綢在生產、內外貿易及科技教育等方面的發(fā)展歷史紀要。主要內容有總論、養(yǎng)蠶、收糞繭、繅絲、絹紡、織綢、練染印、絲調工業(yè)經營管理、服飾、副產品、內貿、外貿、科教、文化、社團與信息、結論等十六篇。每篇按各“五年計劃”先后記敘絲綢業(yè)的發(fā)展歷程。同時也記敘了肖進中遇到的困難,實事求是地總結了發(fā)展絲調前進中的經驗及教訓。本書可供紡織、絲調管理、科技、產供銷人員及紡織院校師生閱讀參考。它也是研究新中國絲綢發(fā)展的重要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