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現代市場經濟的生產擴張與總量均衡
1.1現代擴大再生產與科技生產力的作用
1.1.1現代大工業(yè)生產方式的生產要素及其組合
1.1.2現代高科技經濟和以高科技為基礎的擴大再生產的特征
1.2現代市場經濟與總量均衡
1.2.1現代擴大再生產與總量均衡
1.2.2科技進步下,實現總量均衡的機制
1.2.3技術進步與投資擴張型的總量均衡
1.2.4消費需求與現代市場經濟
1.2.5高科技經濟與有效需求不足
附錄
2轉型期經濟運行勢態(tài)的新變化:短缺運行向過剩運行的轉變
2.1傳統(tǒng)計劃經濟體制下經濟的短缺運行
2.1.1傳統(tǒng)體制下經濟短缺運行的特征
2.1.2傳統(tǒng)體制下經濟短缺運行的成因
2.2經濟運行勢態(tài)由短缺運行向過剩運行的轉變
2.2.1改革初始階段經濟的短缺運行勢態(tài)
2.2.2改革深化階段經濟周期波動的新變化:長緊縮與長復蘇
2.3轉型期經濟過剩運行的表現
2.3.1投資需求不振
2.3.2消費需求疲乏
2.3.3經濟過剩運行:新運行勢態(tài)的特征
3轉型期有效需求不足及經濟過剩運行的成因與性質
3.1轉型期有效需求不足的內在機理
3.1.1從供給不足向需求不足的轉變
3.1.2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形成及累積
3.2轉型期經濟過剩運行的特性及需求不足的理論啟示
3.2.1轉型期經濟過剩運行的基本特征
3.2.2轉型期有效需求不足的理論啟示
4轉型期有效供給不足分析
4.1轉型期有效供給不足的內含及表現
4.1.1有效供給不足的內含
4.1.2我國轉型期社會總供給的變化情況
4.1.3分析有效供給不足的意義
4.2有效供給不足的原因探析
4.2.1轉型期體制缺損和運行機制不暢是有效供給不足的深層次原因
4.2.2微觀主體的體制性缺陷是形成有效供給不足的基礎
4.2.3市場體系和市場機制的不健全是形成有效供給不足的重要原因
4.3有效供給不足與有效需求不足的關系
4.3.1有效供給不足與有效需求不足的交織
4.3.2經濟過剩運行中有效供給不足與有效需求不足的并存
4.3.3有效供給不足是加劇內需不足的重要原因
5加強宏觀調控,促進經濟內生增長
5.1治理有效需求不足的宏觀調控政策的演變.效果和問題
5.1.1經濟過剩運行時期的宏觀調控政策及其演變
5.1.2治理有效需求不足的宏觀調控政策的積極效果
5.1.3轉型期制度缺損與宏觀調控政策的有效性
5.2優(yōu)化積極的財政政策,增強經濟的內生性增長力量
5.2.1積極財政政策的走向
5.2.2優(yōu)化積極財政政策,增強經濟內生性增長力量
5.3深化金融體制改革,促進經濟內生增長
5.3.1完善金融的基本功能,努力擴大內需
5.3.2完善金融體系,提高運轉效率,促進經濟內生增長
6中國新時期經濟持續(xù)快速穩(wěn)定增長的主要途徑
6.1中國新時期經濟持續(xù)高增長應立足于充分的內需
6.1.1擴大內需是未來中國經濟持續(xù)快速穩(wěn)定發(fā)展的立足點
6.1.2擴大內需要求全面推動社會經濟的發(fā)展進程
6.1.3擴大內需是開放經濟條件下經濟增長的長期穩(wěn)定因素
6.1.4擴大內需具有巨大的增長潛力
6.2形成充分的國內需求,保持中國未來經濟持續(xù)快速穩(wěn)定增K
6.2.1充分擴大國內投資需求
6.2.2充分擴大國內消費需求
6.2.3統(tǒng)籌城鄉(xiāng)發(fā)展
6.2.4培育和促進高增長行業(yè)的發(fā)展
6.3制度創(chuàng)新:治理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本途徑
6.3.1國有企業(yè)改革與制度創(chuàng)新
6.3.2農村經濟發(fā)展與制度創(chuàng)新
6.3.3以制度創(chuàng)新推動西部經濟的快速增長
6.3.4大力促進民營經濟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