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地處中國內陸中心位置,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地原點就在陜西省涇陽縣境內。全省南北長1000公里,東西寬360公里,從北至南分為陜北高原、關中平原、秦巴山地三大自然區(qū),總土地面積20.56萬平方公里。陜西從北到南縱跨溫帶、暖溫帶、北亞熱帶三個氣候帶,平均氣溫攝氏8至16度,年均降水量300-700毫米,無霜期一般在150-270天之間。陜西省總人口3,570.1萬人,人口密度174人/平方公里,1997年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76%。漢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9.4%。省轄行政單位1西安市2寶雞市3咸陽市4銅川市5榆林地區(qū)6延安地區(qū)7渭南地區(qū)8漢中地區(qū)9安康地區(qū)10商洛地區(qū)。林礦資源:礦藏有煤、鐵、錳、銅、、鋁、鉬、鉛、鋅、金、磷、石油、石墨、石棉、滑石、鉀長石、天然堿,耐火粘土等。用材林樹種有松、杉、櫟、樺等。秦嶺林區(qū)木材蓄積量占全省80%。重要城市西安市∶陜西省省會,古城,西北最大的綜合性工業(yè)城市。寶雞市∶陜、甘、川交通要地,本省新興工業(yè)基地之一。延安市∶中國革命勝地和新興的工業(yè)城市。咸陽市∶關中地區(qū)文化古城,工業(yè)中心之一。名勝古跡陜西省博物館和半坡博物館∶分別位于西安市內和東郊。陜西省博物館內展出有周、秦、漢、隋、唐等朝代1000多年歷史文物,珍藏有歷代著名的石刻藝術作品70余件和碑林中的碑石1700余塊。半坡博物館保存了中國新石器時代一處村落遺址,現(xiàn)存面積約50000平方米,分為居住區(qū)、制陶區(qū)和墓葬區(qū),為中國仰韶文化重要遺址,距今六、七千年。西安鐘、鼓樓和大、小雁塔∶分別位于西安市內和西安南郊。鐘樓、鼓樓均為明代古跡,高30余米,富民族風格。大雁塔、小雁塔均為唐代建筑,分別位于大慈恩寺和大薦福寺內。翠華山、驪山、華山及“藍田人”遺址∶翠華山位于長安縣,為避暑、游覽勝地。驪山位于臨潼縣,有烽火臺、長生殿等古跡,山麓有自古著名的華清池溫泉。華山座落于華陰縣南約20千米,是中國名山之一,這里的峰、崖、泉、瀑,引人入勝,自古為關中地區(qū)游覽勝地。西安東南的藍田縣,有距今約60萬年的“藍田人”猿人化石發(fā)掘地。禮泉昭陵、乾縣乾陵、興平茂陵、臨潼秦始皇陵、黃陵黃帝陵∶分別為史傳唐太宗、唐高宗、武則天,漢武帝、秦始皇、軒轅黃帝等帝王陵地。附近分設有昭陵博物館、秦始皇陵兵馬俑博物館等。勉縣諸葛亮陵園:有拜殿、冢堆、寢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