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謀權八訣
1.近權之訣:權力的臺階,要一步步地上
很少有人天生就擁有權力.權力其實就是人際的資源,只有在現實生活中,經過不斷的積累,才能形成.人生如同一場爬山競賽,登上了峰頂,才能領略一覽眾山小的風景,才能制約那些沒有爬上山的人.靠近權力的中心,才會有參加角逐的權利,而且要有長遠的打算,一步步地爬上去,一步登天,只能是妄想.
2.挾權之訣:以威制上,以勢制下
權力就像是四處漂浮的種子,只有落到合適的土地上才能生根發(fā)芽,結出果實.權位也稱為勢,看不見摸不到,就像是山的峰頂,高高在上,控制著制高點.但它要能得到運用,只能借助實力說話.權力就是勢力和實力的總和,有實而無勢,名不正言不順,有勢而無實,必然受制于人.曹操是典型的有實而無勢,但是他善于謀權,巧妙地將兩者結合在一起.
3.預權之訣:靠參與邁過權力的第一道門檻
凡事貴在參與,參與就說明你具有了競爭的資格,否則,不但沒有發(fā)言權,失去了競爭的機會,而且還把自己的命運交給別人來掌握,這是最危險的事情.權場危機四伏,稍有不慎就可能前功盡棄,何況讓別人決定自己的命運!參與還是重要的投資,隨著事業(yè)的發(fā)展,收益的權力也就越來越大.如果你是“首功之臣”,就如同買到了一份原始股.
4.深權之訣:謀要深,心須忍
作為一個立志要有所作為的人來說,關鍵是不要讓自己引起別人的注意,不要讓別人把自己視為危險的對手,這樣,才能在不利于自己的環(huán)境下不斷積累條件.謀得不深,就容易被人看穿,因此,必須深深藏在心里.
5.機權之訣:把危機變成良機
成功的英雄人物,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曾國藩說過,人生的長進,大多都在困難磨折之時.表面看起來,危機是困難和阻力,實際上,其中蘊含著珍貴的機會.經過了危機,人生就會進入一個新的境界,而且從此具有了免疫能力,更加強大.權場時刻都有危機,這也正是普通
人的良機.
6.合權之訣:一個人打不了天下
想要成就大事業(yè),就不要有一個人打天下的奢望,因為一個人的力量始終是有限的,權力尤其如此,特別是在開始階段,更需要聯合多人的力量,做大做強.到了一定階段,權力就會產生雪球效應.
7.求權之訣:讓掌權者發(fā)現自己才管用
權力不是與生俱來的,它有一個積累的過程,也需要人的智慧和不斷努力,因此,謀取權力的方式也并不相同.曾國藩是一個普通的文人,沒有較強的背景和靠山.他謀權方式,最為特別,也最為有效,因為他知道,在當時的環(huán)境下,誰是能給予他權力的人,所以,他就在最高統(tǒng)治者前面跳起了忠字舞.
8.借權之訣:充分利用已有條件
善于利用是聰明人的主要特征.關鍵看會不會用.會用的人,不但能變廢為寶,還能變不利為有利.如果善于使用權力,更能產生意想不到的威力.只要是能牢牢抓住刀柄,別讓刀刃對著自己,那么,是自己的刀還是別人的刀還有什么分別嗎?
第二篇攬權八訣
9.集權之訣:有機會就要死死抓住
機會并不是青睞每一個人的,有的人之所以一事無成,可能是根本得不到機會,也有相當一部分人,機會光顧過他,但是他沒有抓住,于是只有給自己吃后悔藥了.有心計的人,不但都有一雙蒼鷹的眼睛,而且還有一雙雄獅的利爪.只有蒼鷹的眼睛,才能發(fā)現稍縱即逝的機會,只有雄獅的利爪,才能把機會牢牢抓在手中.
10.晦權之訣:絕不能過早暴露自己的意圖
暴露自己,就等于把自己的弱點毫無保留地告訴了對手.因此在羽翼沒有足夠豐滿之前就過早地暴露自己的實力,是非常愚蠢的做法,這樣的人,即使有再好的條件,也只能是前功盡棄,哪怕離權力的頂端只有一點點距離.歷史上,任何一個權場的贏家都是善于偽裝的專家,所以,他們能笑到最后.
11.總權之訣:抓大放小,才能成大事
把權力給了別人,要想再收回來就難了.最高明的做法是能放也能收,收放自如才是高明的技術.如果事無巨細都要由自己處理,固然可以保證權力,但實際上產生的效率卻非常之低,而且也會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攬權就應當像是養(yǎng)虎,只要能控制它就行了,千萬不要騎到老虎背上,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12.實權之訣:真理也要靠實力說話
無論什么事情,只有做到名實相符才能成功,名不符實,是非常危險的.實力是權力的載體,也是權力的關鍵保證.而財力則是實力的主要內容.在封建時代,權力爭奪表面是對象征性地位的爭奪,實際上則表現為對財富和人力的爭奪,只有擁有了這兩項資源,才能有最終的發(fā)言權.
13.尊權之訣:最高的權力不能與人共享
等級是權力的主要特點,沒有等級的權力體制,是無法正常運轉的.正常的權力結構,應當像一個金字塔,越高的地方,權力越大,但是擁有權力的人就要越少,否則就很難保持穩(wěn)定,更缺乏效率.不過,如果缺乏制約,最高的權力就會專制.中國古代的君主專制,就是這樣形成的.
14.極權之訣:有時候需要人抬一把
孤家寡人即使有再多的權力,也往往是無效的.尤其是在追求權力的過程中,孤單更是最大的敵人.幾乎任何一個成功的領導者,都有一些得力的手下,只有在這些人的抬舉和幫助下,才能爬上更高的山峰.
15.親權之訣:真正的權力不能代理
權力就意味著責任,自己的權力只有自己才能負責.可以說,只有自,己親自行使的權力才是真正屬于自己的權力.將權力交給別人,一方面自己的權威必然會降低,另外,更可怕的是,還往往會發(fā)生尾大不掉的惡果.因此,歷代的名君往往都事必躬親,而且,自己經手的事情越多,自己就越能把握住局面.
16.倚權之訣:借重有權力的人做奧援
充分利用別人的資源,借來求得自己想要的東西,既省力,又省時,這是經商活動中常用的辦法,也是最有效的辦法.而在為人處世上,這也是可以借鑒的.不過要用得恰到好處,用得正才行,如果走歪了,可能適得其反,不可不戒.
第三篇通權八訣
17.智權之訣:把謀和斷結合起來
領袖不一定能為自己出謀劃策,但是他的身邊必須有一大批忠誠于他的智囊,能為他提供可靠的智力資源.他自己不一定是個謀略家,但是他必須虛懷若谷,能真心地接受別人的忠告,并且能付諸實行.猛將不難求,什么時候都不缺,缺的是聰明的頭腦,有了這樣的人,天下就有了一半.
18.滑權之訣:硬碰硬是最笨的招數
滑是靈活多變的意思,按理說,權力講究的是穩(wěn)定,維持,不應輕易變化.但是“權”這個字本身就有“變通”的意思,而且在權力的實際運作中,更應當因地制宜,隨時變化,以實現最大的效益.這就需要“滑”的功夫.
19.審權之訣:權力要用對地方
審權,也就是審察時機,權衡形勢,然后因時因地制宜,根據實際情況行使自己的權力,提出各種行之有效的施政方針政策和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樣,權力才能發(fā)揮出它的最大的效力.
20.謙權之訣:在漩渦中打轉不能頭暈
驕傲是權力的天敵,身處權力漩渦中,本身就讓人難以自主,如果洋洋自得,不知所以,就無法辨別正確的方向,看不清形勢,稍有不慎,就會被洶涌的波濤吞噬.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最為難得,也最為必要.
21.圓權之訣:穩(wěn)住了根就能做“不倒翁”
善于變化并不一定是壞事,尤其是世局變動難測的時候,能順應潮流,隨時變化,是強者的生存之道.不但可以保持自身利益,往往還能壯大自己的實力.圓是變化的一種形式,也是辦事的時候一種必要的潤滑劑.但原則不能沒有,原則是一個人的根本,能做到圓而不滑,才是上上之策.
22.忍權之訣:小處丟分,大處得分
《忍經》中說:“忍乃胸中博閎之器局,為仁者事也,惟寬恕二宇能行之.”“韓信忍于胯下,卒受登壇之拜,張良忍于取履,終有封侯之榮.忍之為義,大矣.”擁有權力的時候,更要忍讓.有了權力,就像是手里握著一把鋒利的鋼刀,出鞘就可能傷人,只有忍讓,才能保證它用在正地方.
23.繼權之訣:實力要靠長期積累
資源不是一天形成的,它一般都需要一個長期的積累過程,如何利用已經有的資源,使其發(fā)揮最大的作用,是值得重視的.對于權力來說,有著同樣的意義.好的傳統(tǒng)應該繼承,有朝一日,這些繼承的傳統(tǒng),都能轉化成為權力資源,產生積極的效果.
24.靠權之訣:找對貴人好辦大事
權力不在自己手中的時候,要想做好一件事,難上加難.找人辦事,也并不那么簡單.如果找錯了人,自然辦不了,而如果找的是一個壞人,則不但辦不成,而且還會把好事變成壞事,后果就嚴重了.所以必須找對人,找好人,只有這樣的人,才稱得上是貴人.
第四篇固權八訣
25.除權之訣:把危險消滅在萌芽之中
斬草除根,以絕后患.一般的事情在其剛剛萌芽的時候比較容易處理,到它成了氣候,再想制止就難了.因此,有經驗的管理者都講究這樣的策略.但是事情總是有它的兩面性,如果事情做得太絕,也會反受其亂.
26.立權之訣:腳跟穩(wěn)才能站直身子
權勢如山,穩(wěn)是最必要的條件.在實力不足,地位不夠鞏固的情況下,最好不要輕舉妄動,因為這樣可能樹敵太多,會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風險.即使在占據了一定的優(yōu)勢地位后,仍然需要不斷地培養(yǎng).
27.卑權之訣:矮檐之下,低頭為上
高明者從來都不是自作聰明.他們能上能下,能高能低,能尊能賤,給自己留下了廣闊的騰挪空間.每個人都有位居人下的時候,這時即使有天大的雄心壯志,也必須注意自己的身分角色,只有這樣,才能利用時機壯大自我.如果一開始就蠢蠢欲動,那么等待你的就可能是永遠出局.
28.狠權之訣:做大事要有大手腕
曹操之所以看不起袁紹,就因為袁紹“好謀而無斷”.謀而不斷,不如無謀.既然想做大事業(yè),就要有大魄力,敢做敢當,即使做錯了,也沒有什么大不了的.深謀果決是很多成功者的共同特點,尤其是危急關頭,穩(wěn).準.狠,三個字缺一不可.
29.統(tǒng)權之訣:牢牢控制住大局面
黨派之爭是政治的腫瘤,它所造成的內耗,遠遠大于外來的威脅,這從歷史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有朋黨黨爭,君主的權力就會喪失,國家就一定衰亡.因此,維持內部的統(tǒng)一,是重中之重.
30.忠權之訣:讓上司對自己手中的權力放心
帝王和臣子的地位不一樣,他們所擁有的權力的性質也不一樣,所以他們鞏固權力的策略也完全不同.帝王固權主要表現在不能失去對權柄的控制,而臣子固權首先表現在不能失去帝王對自己的信任,而要獲得信任,靠獻媚討好是不能長久的,忠心才是真正的不二法則.
31.張權之訣:打人時再握緊拳頭
刀柄在自己手中攥得太久太緊,時間長了會吃不消的,要么疲憊不堪,要么變得麻木,而權力是十分敏感的東西,一點麻木都可能發(fā)生意外.有什么辦法呢?經常運動一下,有張有弛,敏感但是絕對不能過敏.
32.保權之訣:大樹不倒,總能乘涼
要想在仕途上平步青云,除了自身需要具備過硬的素質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尋找強有力的靠山.這個靠山權勢越大,投靠他的人將來獲得的庇佑也越大,因此,只有靠著一棵不倒樹,自己才能成為常青藤.
第五篇用權八訣
33.敗權之訣:每一步都不可大意
反面的例子總是比正面的例子多,教訓也總是更令人刻骨銘心.成功的幾率遠遠小于失敗,這就給人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有較高的素質,超人的能力,而且,最不可缺少的是,每做一件事,都要經過精心的考慮,否則,失敗的陷阱就為你打開了.
34.才權之訣:用人之權,關系最大
誰能掌握一個時代最優(yōu)秀的人才,誰就掌握了天下.天下的爭奪,與其說是爭土地,爭財產,不如說是爭人才.有了人才,還要能正確使用.所以康熙皇帝說:“用人的權力,關系最為重大.”說白了,用權實際就是用人.倘若喪失了用人的權力,權力也就不存在了.
35.聯權之訣:弱者生存需要更多的智慧
弱肉強食是叢林的生存法則,也是自然界的基本規(guī)律.但是,強者并沒有總是占上風,弱者也沒有被趕盡殺絕,因為,弱者也有自己的生存之道,那就是聯合起來.不過,聯合起來的弱者仍然是弱者,他只能采取守勢,處于被動地位,而不能徹底改變自己的命運,除非,他把自己變成強者.
36.仁權之訣:名聲是最大的本錢
在一個社會中,名聲是最大的本錢,也是權力運作中的硬通貨.有些時候,僅僅有實力是不夠的,還需要從根本上征服天下的人心.如果在人們失去目標的時候打開道義的保護傘,那么,他們就會蜂擁而至,這種實力,是千金難買的.
37.霸權之訣:驕氣不可有,霸氣不可無
權力的運作主要有三種方式:法家提倡霸權,儒家提倡仁權,道家提倡虛權.霸權是亂世之中爭霸強兵的有效手段,仁權是升平之世穩(wěn)定統(tǒng)治的必由途徑,虛權是戰(zhàn)亂初定恢復生產的高明決策.在不同的歷史背景中,對權力本質特征的把握也完全不同.
38.密權之訣:權術運用不可拘泥
運用權術,不可執(zhí)著于一途.一味求光明正大,可能缺少變通和機謀,直路走不通也不知繞個彎,必然阻力重重,醉心于陰謀詭計,則陰氣太重,也許能算人一把,但終究反算了自己.
39.恩權之訣:用好制人攻心之術
攻心是制人用人的最高境界,只有控制了一個人的心,才算從根本上控制了這個人.攻心之法,也即用恩之法,強調從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看透他的真實想法,然后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攻心其實就是換心,把自己的心裝進對方的肚子里.
40.活權之訣:該變的時候就要變
在夾縫中求得生存,就要有能屈能伸的肚量,該硬的時候要用剛,該軟的時候要用柔.輾轉騰挪,盡量給自己營造更大的發(fā)展舞臺,施展自己的才華和抱負.
第六篇制權八訣
41.強權之訣:用鐵手腕駕馭能干的手下
君主的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在能發(fā)揮臣下的能力時,又能夠控制得了他們.如果不能有效控制,,越是有能力的手下越是危險.這就要求領導者首先就應當是一個高明的管理者,只有精通控制之道,才能發(fā)揮部下最大的潛力而不會產生任何問題.
42.平權之訣:不偏袒任何一方
權力關系利益,大權力關系大利益.派別的爭奪很多時候就是利益的爭奪.作為當軸者,必須考慮權力的平衡,只有平衡,才能保持穩(wěn)定的局面,保護集團的根本利益.所以,成功的領導者,很少把權力的砝碼押向一頭,讓一派完全得勢.
43.監(jiān)權之訣:缺乏監(jiān)督,權力就會失控
信息就是權力,誰的信息渠道暢通,誰能有效控制信息,就能控制資源,掌握局面.領導者要了解下面的動態(tài),必然要有一個信息渠道.靠這個渠道,可以掌握下屬的動態(tài),這對他們來說是一種無形的,也是可怕的監(jiān)制.
44.重權之訣:決策要自己拍板
制定決策是領導者的基本職責,是權力職能的最終體現,是所有權力的重中之重.失去了決策權,即使居于絕頂的高位,也必然是成為被人架空的傀儡.如果不想當傀儡,就要保證自己,無論什么事情,最后都要自己說了算數.
45.均權之訣:穩(wěn)定來自平衡
據說一個團體的人數一旦超過12人就會分幫拉派,相互斗爭,管理就是基于這樣的人性應運而生的.杜絕爭斗需要秩序,而秩序則來自于平衡.善于管理者,必須精通平衡之術.
46.勢權之訣:權可讓,勢不可弱
權離不開勢.有權無勢,終難長久,有勢無權,就像是站在山頂上,仍然可上可下.中國古代,讀書人搞政治的,幾乎沒有一個能成功,無論他有多聰明.關鍵就在于缺乏勢.站在山腳下,光憑喊叫是爬不上去的.
47.壓權之訣:不給對手抬頭的機會
危險的力量不是來自于自己,就是來自身邊.除了隨時檢查自己外,還應當時刻審視周圍.既然毒草不能根除,那么,就干脆不讓它露出頭,露不出頭,就沒法生長,也就構不成威脅.
48.控權之訣:絕不能受制于人
借助別人的力量固然省力,而且也非常有效.但必須時刻當心,你在引入援軍的時候,也可能引來了一匹披著羊皮的狼.看清它的真正面目,然后果斷地舉起鞭子——第七篇分權八訣
49.順權之訣:順水人情不妨多送
能共患難而不能共富貴的人,最后肯定是孤家寡人.和投資賺錢一樣,沒錢的時候,為了吸引人才,壯大實力,往往許下許多諾言,一旦賺了錢,眼看著大把的鈔票流入別人口袋,哪個人不心疼?這時如果順應人心,履行諾言,就會使事業(yè)更加鞏固.要知道,你自己得到的始終是大頭.
50.交權之訣:大權交給放心人
一個人沒有死黨是難以成就大事業(yè)的.幾個人的腦袋綁在了一塊兒,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權力的交接和傳承更要講究,小心翼翼,只有選擇了放心的人,才能確保后路,安心睡覺.
51.信權之訣: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用權和用人本質上是一回事.用人的同時,也就是授予了他一定的權力.信任是同權力一起交出去的,它是權力的密碼,也是授權者與受權者之間最有效的保險.
52.授權之訣:權責不明就會人人推諉
不分權則無法辦事.領導者多熱心于抓權攬權,對權力是多多益善.但大權歸一后又有了新問題:權力是用來管人管事的,而一個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什么都管到.在權力出現真空的地帶,怎么辦?該放手時還得放手.
53.承權之訣:看清前邊的路,更要確保后路
權力的運用固然不容易,然而最難的卻是傳承.即使一個人再厲害,但他的繼承者如果不行,最后仍會使他前功盡棄.在歷史上名聲傳得最久遠的,并非他本人的功勞,而是他的后人推尊的結果.
54.任權之訣:分下去權力,就等于撒出了網
分權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高妙的智慧,它要求領導者要有多方面的素質.最重要的,是在撒網之前,先要搞明白,什么地方會有魚.
55.放權之訣:放得開,才能收得廣
鷹犬要放出籠去才能捕獲獵物,用人要敢于放權才能做成大事.曾國藩有一個培養(yǎng)人才.籠絡人才的秘訣,他把人才放出去,這些人爭得的權力和利益,同時也就是他的權力和利益.權力就這樣像雪球一樣,隨著吸收.鍛煉和培養(yǎng)的人才而越滾越大.
56.共權之訣:要學會和別人分享權力
爭權是最可怕的事情.無論是多么聰明的人,無論是多么強大的集體,一旦發(fā)生爭權的事情,最終必然是土崩瓦解.如果把精力放在做事上,蛋糕越大,你分到的那一份就會越多.
第八篇慎權八訣
57.輔權之訣:找個適合自己的位子
不是什么人都能當一把手,這不是命的問題,而是一個人的綜合素質決定的.有的人適合當副手,最好眼睛就不要往正位上看.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本職,一樣是條好漢.
58.損權之訣:事機不妙,及早抽身
權力是誘人的,但又是危險的.特別是在復雜混亂的局面下,它給人帶來的常常是禍端.此時與其加入進去渾水摸魚,不如逐漸從中抽身,以免越陷越深.在炙手可熱的權力面前,能做到這一點的,方不愧是真英雄.
59.淡權之訣:看淡一點,就少一點風險
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當不成元帥,還是個士兵.但是在權力面前,往往是成者王侯敗者賊,必須謹慎再謹慎才行.看得淡一點,抓得松一點,會多給自己留幾條路.因為只有看得淡,才能看得清.
60.遠權之訣:不要被權力的誘餌引上鉤
謀臣一般很難得到好下場,他們知道得太多了,對謀主的長處特別是短處看得一清二楚.除非能成為鐵桿心腹,否則,就應當尋找機會離開了.即使對方慷慨地給你一些權力,當心,那可能就是致命的誘餌!
61.退權之訣:盡量遠離權力斗爭的漩渦
有時候,想得到或保住權力,如果采取直接的方式可能會適得其反,而改為暫時退讓,等待時機成熟之際,再行出手,則可以輕易實現目標.
62.直權之訣:筆直的路最短
有權力而不會用,比沒有權力更可悲.如果用得好,用得利索,會愈來愈大,愈來愈有威力.路有彎路,有直路,有平路,有險路,怎么走,都是要盡快趕到終點,權力之路也是一樣.不過最重要的,是要走正路.
63.硬權之訣:從心理上打敗潛在的對手
權力的運用離不開兩個宇:恩和威.有恩無威,人不畏懼,權力的行使也就大打折扣.有威無恩,人人離心,失去凝聚力,權力將形同虛設.作為領導者,既要時刻注意著保持自己的權威,同時也要提高自己的人氣.不妨使用兩手抓兩手硬的技巧.
64.警權之訣:上坡的時候想著下塑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上坡路固然難走,但最危險的卻是下坡路.宋朝人講為官要有“八面
峰”,說的是要八面玲瓏,讓人猜不透你的面孔.八張面孔,就要有八雙眼睛,無論哪一方來的危險,都能洞察得一清二楚.
第九篇戒權八訣
65.篡權之戒:不屬于自己的東西,得到了也會失去
絕大多數人都是歷史舞臺下的看客,當然可能沒有驚天地泣鬼神的壯舉,但是也不會有大起大落的悲歡離合.倘如一百個不甘心,一定要搶到臺上充當主角,往往會被人畫個大花臉,摔下臺來.許多悲劇的重演,都是非分之想所致.
66.詐權之戒:病虎也不能當馬騎
按道理,一個人獲取權力的大小應該和他的功勛.才能.資望成正比,但很多權力確實是可以通過陰謀詐取的.但這樣的權力往往只能帶來災難,結果慘不忍睹.
67.誤權之戒:多給自己敲敲警鐘
社會中的權力實際上來自于大多數人的同意和授權,而且也只能在沒有強烈的反對的情況下才能得到良好的運用.用權的目的,無非是為了保持集團的利益,如果用它來干別的事,用錯了地方,就好像用菜刀砍石頭,必然出現問題,甚至產生意想不到的惡果.
68.弄權之戒:玩火者必自焚
鋒利的刀劍不能當玩具,權力更不能用來玩弄.越是高明的掌權者,越懂得尊重權力.而那些敢于玩火的,沒有一個得到好下場.看一看歷史上的權奸就明白了.
69.驕權之戒:高功也不能震主
許多功臣之所以得不到好下場,與居功自傲有密切關系.李世民就曾深有感觸地說:怪不得漢高祖殺功臣,原來也是迫不得已呀.他雖然沒有殺大臣,但也讓人冒了不少冷汗.每個朝代總有幾個刀下之鬼,不完全怪皇帝,誰讓你不看清自己究竟是誰呢?
70.貪權之戒:別給自己掘墳墓
想當好官就不要整天想著發(fā)財,當官發(fā)財只能是貪污腐敗.在乾隆嘉慶兩朝最成功的大臣,大多是兩袖清風的廉吏,劉統(tǒng)勛和劉墉父子是典型的代表.官大遭人妒,財多遭人嫉,自己擔心不說,最怕別人惦記.如果上級也惦記,好日子就快到頭了.
71.專權之戒:不能什么都自己說了算
慈禧在登上權力寶座之后,并沒有知足,她為了讓朝廷內外聽命于自己,實現一人專擅權柄的野心,耍了一次又一次的手段……
72.竊權之戒:偷來的東西見不得人
追求權力的道路不同:掙權靠能力,賺權靠智力,搶權靠勢力,如果成功,這些都可以名正言順地拿出來,惟有竊權,是最難處置的.把偷來的錢拿出來擺闊氣,只能是自尋死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