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一不論過去還是現在,共和道都披著一層神秘的面紗。三十幾座風格各異的歐式小洋樓經歷月風雨的侵蝕,至今仍靜靜地聳立在不足七百米的路道兩旁,像一幅凝固了的異國風景畫。不知什么年代種下的法國梧桐早已根深葉茂,碩大的樹冠幾乎遮嚴了整個路面。綠蔭下的狹長街區(qū)永遠那么幽靜,一座座森嚴的院門在人們的印象中似乎永遠關閉著,更增加了幾分令人敬畏的神秘。漫長的歲月,尤其是這二十五年的改革開放,早已改變省城的一切,共和道卻風貌依舊,一幅永恒不變的昔日模樣。在玻璃墓墻和鋼筋水泥筑的一片片高樓大廈勉強,就像個鎖進了歲月保險箱的雍容華貴的少婦,一直保持著自己獨有的矜持和自信,驕傲和尊嚴。共和道矜持的尊嚴源自權力。這里歷來是高官云集之中樞所在,每座小樓曾經的和現在的主任均非等閑之輩,都在一定的歷史階段,一定的程度上主宰或決定過這個泱泱大省的歷史。今天,這里仍在決定歷史,決定著那些玻璃幕墻和鋼筋水泥的高度和速度,也決定著漢江省八萬平方公里土地上五千萬人的政治經濟命運。趙安邦住在共和道八號,是一座修繕保養(yǎng)很好的法式小洋樓,前院大門正對著政府南偏門,后院瀕臨青泉公園的碧波湖。鄰近的十號是座西班牙式小樓,住著現任省委書記裴一弘。據資料記載,八號和十號這兩座小洋樓都建于上世紀初,好想是一九一五年前后,是同一位著名法國設計師設計建造的。曾住過北洋政府的兩位督軍、一位巡閱使;國民政府的立法委員和新舊時代的七八任省部級高官。去年趙安邦出任省長以后,便被安排住到了八號院里,盡管趙安邦心里不是太樂意。三年前,趙安邦出任常務副省長后,就有了入主共和道的資格。機關事務管理局張局長曾親自出馬,安排了十二號和十八號兩處住所讓趙安邦去看,趙安邦根本沒看,就一口回絕了,說自己住在原來城北的省委宿舍挺好,出門就是太平山,每天早上還能爬爬山,鍛煉一下身體。張局長見趙安邦說得挺真誠,也就沒勉強。出任省長后,省委書記裴一弘親自出面了,做工作說,安邦啊,你不要想著再爬太平山了,你現在是一省之長,政府一把手,安全保衛(wèi)升格了,一天到晚身后都跟著警衛(wèi)秘書,真不如在共和道網球場和我一起打打網球了,你說呢?他有啥好說的?只好搬家,堅持了十幾年的爬上就此改成了打網球,家里還新添了一臺跑步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