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 章 導論
1.1 實驗的內涵及其重要性
1.2 加大力度改革實驗教學
1.3 建立機械基礎實驗課程新體系的基本思路
1.4 機械基礎實驗課程的要求與寄語
第2章 現代機械工程基礎實驗常用的儀器設備
2.1 概述
2.2 常用傳感器
2.3 常用指示和記錄裝置
第3章 實驗數據采集和誤差分析及處理
3.1 概述
3.2 實驗數據的采集
3.3 模/數和數/模轉換
3.4 測量誤差分析與處理
3.5 實驗數據處理
第4章 工程材料的組織性能測試與分析
4.1 概述
4.2 金相顯微分析基礎實驗
4.3 鋼的硬度測試
4.4 金屬的塑性變形與再結晶實驗
4.5 鐵碳合金平衡組織的顯微分析
4.6 常用鑄鐵的顯微分析
4.7 鋼的普通熱處理實驗
4.8 鋼經熱處理后不平衡組織的顯微分析
4.9 計算機輔助金相定量分析
4.10 選村及熱處理綜合實驗
第5章 機械零件幾何精度測量和傳動鏈精度的測量與分析
5.1 概述
5.2 機械零件幾何精度測量的基本概念
5.3 長度的測量
5.4 表面粗糙度的測量
5.5 形狀和位置誤差的測量
5.6 螺紋測量
5.7 齒輪測量
5.8 傳動鏈精度的測量與分析
第6章 機械創(chuàng)新設計實驗
6.1 機械和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展示
6.2 機械裝拆、測繪與反求設計創(chuàng)新實驗
6.3 機構創(chuàng)意設計實驗
6.4 人機工程創(chuàng)新設計實驗
6.5 自選機械創(chuàng)新設計實驗
第7章 機械運動和動力參數的測試與分析
7.1 概述
7.2 機構運動簡圖測繪與分析實驗
7.3 機構運動參數測定與分析實驗
7.4 凸輪機構凸輪輪廓檢測與從動件運動規(guī)律分析實驗
7.5 漸開線直齒圓柱齒輪范成實驗
7.6 漸開線直齒圓柱齒輪幾何參數測定與分析實驗
7.7 回轉件動平衡實驗
7.8 平面機構慣性力平衡實驗
7.9 自行設計實驗
第8章 機械性能和工作能力的測試與分析
8.1 綜述
8.2 帶傳動的潤滑及效率實驗
8.3 液體動壓徑向滑動軸承實驗
8.4 齒輪傳動實驗
8.5 螺栓聯接特性實驗
8.6 自行設計齒輪的接觸疲勞實驗
第9章 機械摩擦、磨損和潤滑的測試與分析
9.1 概述
9.2 面接觸摩擦磨損實驗
9.3 球摩擦磨損實驗
9.4 環(huán)塊摩擦磨損實驗
9.5 銷盤摩擦磨損實驗
9.6 磨粒分析實驗
9.7 自行設計實驗
第10章 液壓、氣動元件及系統(tǒng)性能測試
10.1 概述
10.2 液壓傳動綜合實驗臺
10.3 液壓傳動基礎實驗
10.4 液壓系統(tǒng)節(jié)流調速實驗
10.5 溢流閥靜、動態(tài)特性實驗
10.6 變量葉片泵靜、動態(tài)特性實驗
10.7 氣動控制系統(tǒng)實驗
第11章 機電一體化系統(tǒng)實驗
11.1 綜述
11.2 檢控信息類型及其輸入輸出
11.3 機電一體化檢控系統(tǒng)
11.4 伺服系統(tǒng)的常用執(zhí)行機構
11.5 機電一體化系統(tǒng)順序控制實驗
11.6 X-Y平臺控制實驗
第12章 實驗設計及虛擬實驗
12.1 實驗設計
12.2 虛擬實驗
主要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