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寶林,1962年12月4日出生于湖北省荊門市高陽鎮(zhèn)歇張村,1981年畢業(yè)于煙垢中學并考取中國人民大學,大學畢業(yè)后,長期擔任某省報文學編輯,1994年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同年應DjerassiResidentArtistsProgram之邀赴美訪問,1998年5月以“杰出人才”身份舉家移民美國,曾任美國中文大報世界日報新聞編譯,現(xiàn)為舊金山美國華文文藝界協(xié)會副會長、《美華文學》季刊責任編輯,同時在舊金山州立大學(SFSU)創(chuàng)作系攻讀藝術碩士(MFA)學位。程寶林系80年代有重大影響的“學院詩歌運動”的主要代表詩人之一,90年代初開始兼及散文創(chuàng)作,目前已成為中國大陸及北美華文文壇知名散文作家。從事寫作20多年來,著有詩集《雨季來臨》、《未啟之門》、《程寶林抒情詩拔萃》、詩歌掛歷《春之韻》、英漢對照詩集《紙的鋒刃》;散文集《燭光祈禱》、《托福中國》、《國際煩惱》、《心靈時差》、《一個農民兒子的村莊實錄》;長篇小說《美國戲臺》;新聞編著(與他人合編)《星光作證-中國藝術節(jié)》等。自1983年以來,其詩歌、散文作品被收入全國約100種選集。程寶林的詩歌和中國當代詩歌譯作(與RichardTerrill教授合作),發(fā)表在美國和歐洲的NorthwestReview,TampaReview,NewOrleansReview,AnotherChicagoMagazine,NorthDakotaQuarterly,CaliforniaStatePoetryQuarterly,Mid-AmericanReview,Trafika等英文文學刊物。他的美國當代小說、散文譯作,發(fā)表在《芙蓉》等刊物上。程寶林所獲得的主要文學獎勵有:1988年,詩集《未啟之門》,獲第二屆四川省文學獎;1991年,詩鋼盔,獲《飛天》首屆“隴南春杯”詩歌大獎賽三等獎;1991年,詩《紙》,獲首屆四川日報文學獎;1991年,散文《在陌生的家里》,獲光明日報寶鋼杯“寸心篇”散文征文獎;1992年,評論《“汪國真熱”與詩歌的貧血》,獲第二屆四川日報文學獎;1994年,詩集《程寶林抒情詩拔萃》,獲第三屆成都市“金芙蓉文學獎”二等獎;1995年,散文《渴望廣闊的世界》,獲光明日報、《美文》雜志“慶松堂”美文有獎征文獎;1997-1998年,長篇小說《美國戲臺》,在武漢晚報、深圳商報、福建日報、重慶晚報、汕頭特區(qū)時報、華商時報等近20家報刊全文連載或選載。1997年,散文《我在美國讀華西都市報》,獲華西都市報“我與《華西都市報》”征文獎一等獎;1997年,散文集《托福中國》,獲成都市第四屆“金芙蓉文學獎”1997年,詩歌《如此》,獲中國文化部第二屆文化新聞獎二等獎;1998年,新聞編著《星光作證》,或四川省“五個一工程”獎;2001年,散文《兩個生日一個夢》,獲美國舊金山保護天使島征文三等獎;2002年,詩歌《擦亮馬燈》,獲美國紐約《彼岸》雜志國際李白詩歌大獎賽三等獎;2004年,散文《蕪園紀趣》獲湖北2003年長江文藝文學獎;2004年,散文《去劇場的路上》獲美國芝加哥“芝華散文征文”佳作獎。得獎作品和照片、簡介刊登即將刊登于美國影響最大的世界日報副刊。2004年,散文集《一個農民兒子的村莊實錄》,當選2004年上海讀書節(jié)“上海市民最喜愛的20本書”。關于程寶林作品的主要學術研究著述,包括廖全京所著《綠色的家園感》(四川文藝出版社),內收有其程寶林詩歌專論《他輕輕說,地球,我的家園》,文長約兩萬字;曹家治所著《向真而生》(西南師大出版社),內收程寶林散文專論《大地和心靈》,文長約一萬字。關于程寶林的專訪、書評、專題節(jié)目,見于英文中國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文藝報、星星詩刊、《當代文壇》雜志、中國青年報、光明日報、美國世界日報、僑報、多維時報、《中外論壇》等約百家報刊,及四川人民廣播電臺、湖北人民廣播電臺、荊門電視臺、美國星島中文電臺等10多家電子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