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所得稅綜合
1、如何確定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
2、如何判定居民納稅人?
3、居民納稅人有哪些納稅義務?
4、如何判定非居民納稅人?
5、非居民納稅人有哪些納稅義務?
6、如何確定所得來源地?
7、如何確定個人所得稅的征稅范圍?
8、哪些個人所得屬于不征稅項目?
9、哪些個人所得可以免納個人所得稅?
10、哪些個人所得可以享受減稅優(yōu)惠?
11、我國個人所得稅適用的稅率有哪兒種?
12、個人取得實物、有價證券所得是否要納稅?
13、扣代繳個人所得稅收取的手續(xù)費如何進行處理?
14、個人捐贈支出如何從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15、中國公民在境外取得的收人回國后是否要納稅?
16、雇主為其雇員負擔個人所得稅稅款的如何進行稅務處理?
17、個人所得稅的征收方式有哪兒種?
18、哪些情況下必須自行申報繳納個人所得稅?
19、個人所得稅自行申報納稅的納稅期限和納稅地點是如何規(guī)定的?
20、個人所得稅如何進行自行申報納稅?
21、個人所得稅自行申報納稅的申報地點如何規(guī)定?
22、個人所得稅的扣繳義務人是如何界定的?
23、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的范圍是什么?
24、個人所得稅扣繳義務人應承擔哪些法定義務和法律責任?
25、如何辦理殘疾人減征個人所得稅手續(xù)?
26、納稅人和扣繳人違反稅法行為的,如何處罰?
27、在計算個人所得稅時如何選擇貨幣計算單位?
二、工資、薪金
1、工資、薪金所得包括哪些?
2、不屬于工資、薪金收人的津貼補貼有哪些?
3、哪些補貼、津貼享受減免稅優(yōu)惠?
4、從福利費中支付的補助都免稅嗎?
5、個人取得的公務用車、通訊補貼收人是否征收個人所得稅?
6、如何確定工資、薪金所得的應納稅所得額?
7、如何確定工資、薪金所得的稅率?
8、如何計算工資、薪金所得的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
9、離退休職工取得的離退休工資是否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離退休職工被返聘,取得收人時應如何納稅?
10、實行內部退養(yǎng)取得的一次性收人如何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11、退職費收人如何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12、個人與單位解除勞動關系所獲補償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嗎?
13、個人一次取得數月獎金或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時,如何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14、繳付和領取住房公積金、醫(yī)療保險金、養(yǎng)老保險金是否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15、繳付和領取失業(yè)保險金是否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16、從兩處或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時如何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17、雇傭單位和派遣單位分別支付工資、薪金時如何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18、納稅人在境內、境外分別取得工資、薪金收人如何納稅?
19、實行年薪制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如何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20、采掘業(yè)、遠洋運輸業(yè)、遠洋捕撈業(yè)等特定行業(yè)職工工資、薪金所得如何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21、納稅人一次取得屬于一定期限的實物福利如何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22、個人取得股票或股票認股權如何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23、單位為個人負擔個人所得稅是如何計算繳納的?
24、工資、薪金所得的節(jié)稅思路是什么?
25、如何利用起征點節(jié)稅?
26、如何利用分攤工資、獎金節(jié)稅?
27、如何利用公積金進行個人所得稅籌劃?
28、如何通過福利手段減少名義工資以獲取、節(jié)稅好處?
29、兼有工資、薪金所得與勞務報酬所得兩種收人時如何節(jié)稅?
30、高薪者如何節(jié)稅?
三、勞務報酬所得
四、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利息、股息、紅利
六、財產租貸、轉讓所得
七、個體工商戶
八、個人獨資企業(yè)與合伙企業(yè)
九、企業(yè)承包、承租
十、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
十一、特殊行業(yè)從業(yè)人員個人所得稅
十二、個人應納其他稅種
十三、與非居民納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