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畫配散文詩(先有畫后配詩)大體上借鑒了超現實主義、表現主義和后現代藝術的一些手段,又不離寫實的常軌,進而融合為一種較“邊緣”的創(chuàng)作手法。這種創(chuàng)作嘗試說到底是一種能給自己帶來愉悅和激動的方式,一種超脫的游戲。沒有刻意搜尋的主題,并非一定要解讀詩畫與現實生活之間一一對應的關系。楊旭恒,1966年出生,畢業(yè)于云南大學中文系。1997年出版?zhèn)€人第一部探索詩集《完整的鳥》。2000年詩作譯為瑞典文后得到歐洲當代詩歌桂冠大師托馬斯·特朗斯特羅姆的贊許。2002年應瑞典文化機構邀請參加了瑞典奈舍國際詩歌節(jié),同年詩作譯為意大利文后由羅馬大學出版。對現代文學、音樂、繪畫和電影藝術有廣泛涉獵,并有大量的散文、雜文、書評、影評、先鋒藝術家訪談錄、音樂評鑒和翻譯作品發(fā)表。從某種意義上講,無論詩或畫,現代藝術的創(chuàng)作都是冒險的游戲。畫家尋找畫面上的平衡。詩人則試圖以簡潔、凝煉、化腐朽為神奇的文字揭示畫以外的東西……在詩與畫的雙重冒險中以想象為媒介,表達以感覺為基礎的對人性、生命、死亡、日益惡化的生存環(huán)境等的思考。就風格手法而言,這本畫配散文詩(先有畫后配詩)大體上借鑒了超現實主義、表現主義和后現代藝術的一些手段,又不離寫實的常軌,進而融合為一種較“邊緣”的創(chuàng)作手法。這種創(chuàng)作嘗試說到底是一種能給自己帶來愉悅和激動的方式,一種超脫的游戲。沒有刻意搜尋的主題,并非一定要解讀詩畫與現實生活之間一一對應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