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電路交換網絡中的信令1
1.1 電路交換的起源1
1.2 電路交換的特性4
1.2.1 電路交換的優(yōu)勢4
1.2.2 電路交換的弱點5
1.3 信令介紹5
1.3.1 FDM和帶內信令(In-band signalling)8
1.3.2 模擬傳輸9
1.3.3 數(shù)字傳輸9
1.3.4 時分多路復用11
1.3.5 數(shù)字信令系統(tǒng)12
1.3.6 接入信令13
1.3.7 中繼信令13
1.3.8 SS716
1.3.9 SS7之后的模式18
1.4 小結20
第2章 分組交換、IP和IETF21
2.1 分組交換21
2.1.1 分組交換的優(yōu)勢25
2.1.2 分組交換的弱點25
2.1.3 X.2525
2.2 IP和Internet模式26
2.2.1 IP連通性26
2.2.2 增加終端系統(tǒng)的智能27
2.2.3 端到端協(xié)議29
2.2.4 一般設計問題29
2.3 Internet協(xié)議開發(fā)過程史32
2.3.1 RFC的起源32
2.3.2 協(xié)作團體32
2.4 Internet工程任務組(IETF)33
2.4.1 Internet工程指導小組(IESG)34
2.4.2 技術工作34
2.4.3 IETF規(guī)范:RFC和I-D35
第3章 Internet多媒體會議體系結構39
3.1 Internet分層體系結構39
3.1.1 傳輸層協(xié)議40
3.1.2 流控制傳輸協(xié)議41
3.1.3 Internet實時服務41
3.2 多播43
3.2.1 多址路由43
3.2.2 多播的優(yōu)點44
3.2.3 多播路由協(xié)議46
3.2.4 Internet組管理協(xié)議49
3.2.5 Mbone49
3.3 實時數(shù)據(jù)的傳輸:RTP50
3.3.1 數(shù)據(jù)分組抖動和排序50
3.3.2 實時傳輸控制協(xié)議51
3.4 服務質量提供:綜合服務和區(qū)分服務52
3.4.1 綜合服務53
3.4.2 區(qū)分服務56
3.5 會話通告協(xié)議(SAP)57
3.5.1 會話描述58
3.6 會話描述協(xié)議(SDP)58
3.6.1 SDP語法59
3.6.2 下一代SDP(SDPng)61
3.7 實時流協(xié)議(RTSP)61
3.8 Internet多媒體會議工具包的使用示例62
第4章 會話初始化協(xié)議:SIP63
4.1 SIP歷史63
4.1.1 會話邀請協(xié)議:SIPv163
4.1.2 簡單會議邀請協(xié)議:SCIP64
4.1.3 會話初始化協(xié)議:SIPv265
4.2 SIP提供的功能66
4.2.1 會話的建立、調整和終止66
4.2.2 用戶可移動性68
4.3 SIP實體70
4.3.1 用戶代理70
4.3.2 重定向服務器71
4.3.3 代理服務器73
4.3.4 注冊員75
4.3.5 位置服務器75
4.4 SIP好的特性77
4.4.1 SIP是IETF工具包中的一部分77
4.4.2 建立一個會話和描述一個會話這兩個功能的分離77
4.4.3 端系統(tǒng)的智能:端到端協(xié)議78
4.4.4 互操作性78
4.4.5 可擴展性78
4.4.6 SIP作為一個創(chuàng)建服務的平臺79
第5章 SIP:協(xié)議操作83
5.1 客戶端/服務器事務83
5.1.1 SIP應答83
5.1.2 SIP請求85
5.2 代理服務器的類型91
5.2.1 保留呼叫狀態(tài)代理92
5.2.2 保留狀態(tài)代理92
5.2.3 不保留狀態(tài)代理93
5.2.4 代理分發(fā)94
5.3 SIP消息格式94
5.3.1 SIP請求格式95
5.3.2 SIP 應答消息格式96
5.3.3 SIP標題頭97
5.3.4 SIP消息體105
5.4 傳輸層105
5.4.1 INVITE事務106
5.4.2 取消事務110
5.4.3 其他事務110
5.5 詳述的例子112
5.5.1 通過一個代理的SIP呼叫112
第6章 擴展SIP:SIP工具包117
6.1 擴展協(xié)商117
6.1.1 它是如何完成的117
6.2 SIP擴展的設計原理118
6.2.1 不要破壞工具包方法119
6.2.2 對等關系119
6.2.3 會話類型的獨立性120
6.2.4 不要改變方法的語義120
6.3 SIP擴展120
6.3.1 SIP工具包121
6.3.2 臨時應答的可靠傳輸121
6.3.3 不改變會話狀態(tài)的中間會話事務123
6.3.4 多消息體124
6.3.5 即時消息125
6.3.6 用戶代理的自動配置126
6.3.7 通知之前必須滿足的前提127
6.3.8 呼叫者的喜好129
6.3.9 事件的異步通知131
6.3.10 第三方呼叫控制133
6.3.11 會話傳遞134
6.3.12 發(fā)送命令137
6.3.13 SIP安全138
第7章 用SIP工具包創(chuàng)建應用141
7.1 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tǒng)141
7.1.1 網絡域142
7.1.2 呼叫流的例子143
7.2 即時消息和存在消息146
7.2.1 SIMPLE工作組147
7.2.2 存在體系結構147
7.2.3 即時消息148
7.3 便攜電纜設備149
7.3.1 體系結構149
7.3.2 呼叫流例子150
7.4 PSTN與SIP交互151
7.4.1 低性能網關152
7.4.2 高性能網關154
7.4.3 用于與PSTN交互的SIP擴展154
7.4.4 PINT服務協(xié)議156
7.5 用于會議的SIP158
7.5.1 多播會議158
7.5.2 端用戶混合模式159
7.5.3 多點控制單元159
7.5.4 分散的多點會議160
7.6 網絡應用的控制161
附錄163
IETF網站163
Henning Schulzrinne的SIP網頁164
Dean Willis網頁166
SIP論壇167
RFC實例167
RFC169
縮寫詞176
參考文獻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