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理論法學儒家法律傳統(tǒng)

儒家法律傳統(tǒng)

儒家法律傳統(tǒng)

定 價:¥18.00

作 者: 武樹臣著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法史學

ISBN: 9787503643460 出版時間: 2003-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1cm 頁數: 285 字數:  

內容簡介

  儒家法律傳統(tǒng)是中國古代社會歷史發(fā)展的產物。農耕生產方式、以父系為核心的宗法家庭組織以及與其相適應的國家政權形式構成了中國古代社會的基礎。儒家法律傳統(tǒng)深深的扎根于這一基礎,并且成為知道中國古代法律實踐活動的官方正統(tǒng)價值觀。本書考察詳盡的有關史料,論述儒家法律思想的產生、變化、發(fā)展。

作者簡介

  武樹臣,1949年10月出生,北京市人。1982年1月畢業(yè)于北京大學法律學系,后留校任教?,F為教授,法學博士,博士導師。曾任系列副主任。1997年調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任黨組副書記、副院長。現繼續(xù)招收指導中國法史博士研究生。主要著述有《中國傳統(tǒng)法律文化》(北京大學出版1994年版)、《武樹臣法學文集》(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及論文百余篇。

圖書目錄

緒論儒家法律傳統(tǒng)及其對實踐的影響

一.儒家法律傳統(tǒng)與中國古代社會??
(一)農耕生產方式與“德治”??
(二)宗法家族組織與“禮治”??
(三)國家政權形式與“人治”??
二.儒家法律傳統(tǒng)的思想淵源??
(一)摒棄前代的“神權”思想??
(二)繼承周公的“德治”思想??
(三)堅持西周的“禮治”思想??
(四)延續(xù)西周的“人治”思想??
三.儒家法律傳統(tǒng)的理論構成??
(一)法律的價值標尺不是指向個人,而是指向集體--宗法家族??
(二)法律不是神的意志,而是從現實社會生活中產生,又施之于社會的行為準則??
(三)在道德規(guī)范與法律規(guī)范兩者之間,強調前者是第一性的,后者是第二性的??
(四)在君主與民眾的關系上,認為兩者相互依存并可以互相轉化,故主張“德治”??
(五)在君主與大臣的關系上,主張限制君主專橫并給大臣以更多發(fā)言權,實行君臣共治??
(六)在“法”與“人”的關系上,偏重“人”的作用,主張將“法”與“人”結合起來??
四.儒家法律傳統(tǒng)的變遷??
(一)儒家代表人物與儒家法律傳統(tǒng)的變遷??
(二)儒家法律理論與儒家法律傳統(tǒng)的變遷??
五.儒家法律傳統(tǒng)與中國古代法律實踐活動??
(一)家族本位的法律價值基礎??
(二)“人”與“法”相結合的“混合法”樣式??
六.儒家經典與中國古代法律實踐活動??
(一)關于儒家經典??
(二)儒家經典對古代法律實踐的影響??

上篇儒家的法律思想

孔子的法律思想??
一.孔子思想的核心:“仁”與“禮”??
(一)從崇敬鬼神到注重人事??
(二)從古代之“仁”到孔子之“仁”??
(三)從西周之“禮”到孔子之“禮”??
(四)孔子思想中的“仁?禮”結構??
二.統(tǒng)一而開明的貴族政體與“賢人”政治論??
(一)“禮樂征伐自天子出”??
(二)“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三)“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
(四)“其身正,不令而行”??
三.重德禮.輕政刑.“寬猛相濟”的治國方策??
(一)“為政以德”??
(二)“齊之以禮”??
(三)“寬猛相濟”??
四.“刑罰適中”.“為法以直”的司法原則??
(一)“刑罰適中”??
(二)“為法以直”??
(三)“哀矜折獄”??
五.反對“成文法”,堅持“判例法”??
(一)孔子對“鑄刑書”.“鑄刑鼎”事件的態(tài)度??
(二)從“鑄刑鼎”事件看孔子的政治立場??

孟子的法律思想??
一.原始民主之絕唱與開明貴族政體??
(一)“獨夫民賊”可誅??
(二)“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二.“以德服人”.“制民之產”的“仁政”學說??
(一)“省刑罰”,“罪人不孥”??
(二)“薄稅斂”,“取于民有制”??
(三)“正經界”,“制民之產”??
三.“人性善”與“謹庠序之教”??
(一)性善論??
(二)“謹庠序之教”??
(三)拒楊.墨??
(四)重義輕利??
四.“惟仁者宜在高位”的“人治”思想??

荀子的法律思想??
一.“隆禮重法”的禮法統(tǒng)一論??
(一)從孔孟之禮到荀子之禮??
(二)從法家之法到荀子之法??
(三)“禮法”:兩者名異而實同??
二.“德禮政刑”相互為用的“德刑”關系說??
(一)“德禮”與“政刑”??
(二)“富而后教”,“先教后殺”??
(三)“賞行罰威”??
三."法者治之端”的法律觀??
(一)“明分使群”與“君執(zhí)要,臣執(zhí)詳”??
(二)公布成文法與“信賞必罰”??
(三)“罪刑相稱”與“以公勝私”??
四.“有治人,無治法”的“人治”思想??
(一)荀子“人治”思想的特征??
(二)荀子“人治”思想的內容??
五.“有法者以法行,無法者以類舉”的“混合法”理論??
(一)荀子的“類”概念??
(二)與“法”并行之“類”??
(三)高于“法”.“類”的“統(tǒng)類”??
(四)“混合法”的四要素:“人”.“統(tǒng)類”.“法”.“類”??
(五)從俗吏到儒臣:封建官僚的最高境界??
(六)“判例法”諸原則??
(七)歸納與演繹:“兼聽齊明”.“聽則合文,辯則盡故”.“以類行雜.以一行萬”的“推類”之法??
六.荀子法律思想與封建法律文化??

董仲舒的法律思想??
一.董仲舒的師承關系及思想脈絡??
(一)第一條線索??
(二)第二條線索??
(三)第三條線索??
二.“天人合一”:皇權的神化與制約??
(一)“天人合一”的神學體系??
(二)“大一統(tǒng)”的尊君說??
(三)“災異譴告”說??
三.“天道任陽不任陰”與“德主刑輔”說??
(一)“天道”與“德刑”??
(二)“德主刑輔”說的價值??
四.“君道無為”.“臣道有為”的官僚政治論和“以名定實”的“考績之法”??
(一)“君道無為”.“臣道有為”的官僚政治論??
(二)“據位治人”.“以名定實”的“考績之法”??
五.“使民有好有惡”的賞罰論??
六.“貪仁之氣,兩在于身”的人性論和“人有善質,待教而成”的教化說??
(一)“貪仁之氣,兩在于身”的人性論??
(二)“人有善質,待教而成”的教化說??
七.“春秋決獄”:儒家經義與判例法??
(一)儒家經義:最高法律原則??
(二)春秋決獄:判例法的復興??

朱熹的法律思想??
一.“存天理.滅人欲”的指導原理和“圣人”“繼天立極”.“代天理物”的國家法律起源論??
(一)“存天理.滅人欲”的指導原理??
(二)“圣人”“繼天立極”.“代天理物”的國家法律起源論??
二.“因事制宜”的變法理論和以“收拾身心”為宗旨的改革主張??
(一)“因事制宜”的變法理論??
(二)以“收拾身心”為宗旨的改革主張??
三.“德禮政刑”“相為終始”的德刑關系說??
(一)“德禮政刑”的內部聯系??
(二)“德禮政刑”與“氣秉”??
四.“以嚴為本,而以寬濟之”的司法原則??
(一)“以嚴為本”和“以寬為本”??
(二)“以嚴為本”的具體措施??
(三)“以嚴為本而以寬濟之”的社會意義??
五.“未有無弊之法,其要只在得人”的“人治”思想??

王守仁的法律思想??
一.“申明賞罰”.“肅清綱紀”以提高統(tǒng)治效率??
二.用法律措施推行教化,以改變社會風氣為“首務”??
(一)推行教化,“破心中賊”??
(二)“天下之患,莫大于風俗之頹靡而不覺”??
(三)整肅社會風氣??
三.因地制宜的立法精神和“情法交申”.區(qū)別對待的執(zhí)法原則??
(一)因地制宜的立法精神??
(二)“情法交申”.區(qū)別對待的執(zhí)法原則??
四.“商賈疏通”.“官商兩便”的商稅立法主張??

下篇儒家經典與古代法律文化

《易經》與古代法律文化??
一.財產法律制度??
(一)“不富以其鄰”??
(二)“無平不陂,無往不復”??
(三)“迷逋復歸”??
二.刑事法律制度??
(一)罪名??
(二)刑罰??
三.司法審判制度??
(一)神判法??
(二)盟誓制度??
(三)判例法??
(四)證據制度??
(五)審判方法??
(六)故意.過失和偶犯.累犯??
四.婚姻制度與習俗??
(一)搶婚習俗??
(二)聘婚制度??
(三)騎士之愛??
(四)家庭關系??

《詩經》與古代法律文化??
一.神權法思想??
二.重“德”與重“人”思想??
(一)重“德”思想??
(二)重“人”思想??
三.重“禮”和教化??
四.訴訟與審判活動??
五.“判例法”原則??
六.“神明裁判”的遺跡??
七.婚姻制度與習俗??

《尚書》與古代法律文化??
一.傳說時代的法律實踐活動??
(一)蚩尤作法??
(二)舜定刑制??
(三)皋陶作士??
二.神權法思想及其變遷??
(一)夏人的神權法思想??
(二)商人的神權法思想??
(三)周人的神權法思想??
三.“禮治”思想??
四.“德治”思想??
五.司法人物和職官??
六.夏商西周法制??
(一)古老罪名??
(二)刑罰制度??
(三)審判制度??
(四)判例法??
《左傳》與古代法律文化??
一.古老先民及其圖騰??
二.夏之訓典??
三.宗法貴族制度與身份制度??
(一)分封制??
(二)宗法貴族制??
(三)身份制度??
(四)春秋時期的變化??
(五)郡縣制的興起??
四.“禮治”思想??
五.輕神重民思想??
六.古代刑制及其變革??
(一)禹刑??
(二)湯刑??
(三)九刑??
(四)周文王之法??
(五)仆區(qū)之法??
(六)夷??NFEA2?V?法??
(七)子產刑書??
(八)鄧析竹刑??
(九)趙鞅刑鼎??
七.刑罰制度??
八.法律文獻及管理??
九.婚姻與繼承制度??
十.判例故事??
《周禮》與古代法律文化??
一.“禮治”.“德治”思想??
二.司法職官及其職能??
三.法條禁令??
四.象魏之制??
五.審判制度??
(一)調解??
(二)詛盟??
(三)入矢與入鈞金??
(四)五聽??
(五)復仇??
(六)證據制度??
(七)三刺.三宥.三赦??
(八)無主財產??
(九)訴訟程序??
(十)訴訟期限??
(十一)八議??
(十二)判例制度??
(十三)申訴制度??
六.刑罰制度??
(一)五刑及其他肉刑??
(二)嘉石之制??
(三)圜土之制??
七.婚姻習俗??

《禮記》與古代法律文化??
一.關于“禮”的理論??
(一)“禮”的界定??
(二)“禮”的社會職能??
二.關于具體禮儀的社會功用??
(一)祭禮??
(二)冠禮??
(三)婚禮??
(四)鄉(xiāng)飲酒禮??
(五)射禮??
(六)燕禮??
(七)聘禮??
(八)喪禮??
三.關于“孝”的理論??
四.關于教化的理論??
五.“德治”.“人治”思想??
六.古老法條與習俗??
(一)復仇??
(二)無主物的獲取??
(三)弒君弒父罪??
(四)“四誅”之罪??
(五)關市禁令??
(六)環(huán)境保護方面的禁令??
(七)婚姻習俗??
七.司法制度和原則??
(一)貴族特權??
(二)聽斷之法??
(三)判例制度
(四)“春夏施德,秋冬行刑”說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