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經典之一,也是般若類佛經的綱要書。它全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經名中的“蜜”,一作“密”),一卷,由姚秦鳩摩羅什于弘始六年(4阱)譯出。問世之后,即在社會上廣泛流傳,纂要、注解、夾頌、宣演、義記、采微、集解、科釋、宗通、決疑、大意、直說等各種注疏達一百多種。經中主要論述了“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一切現象(物理的和心理的)“性空幻有”的理論。本書為著名學者南懷瑾先生有關《金剛經》的講記。作者依據梁代昭明太子的分法,將《金剛經》分為三十二品(相當于章),然后逐品作了講解。每一品均以一首偈頌作總結,以闡發(fā)自己的研究心得?!督饎偨洝分械囊呻y之處,于中剖析得淋漓盡致。茲經作者和原出版單位臺灣老古文化事業(yè)公司授權,將老古最新版(2001年1月第2版第3次印刷)校訂出版,以供研究。《楞嚴經》是我國禪宗、凈土宗依奉的一部重要經典。自唐以來,光是它的注疏就有一百多種,至于寺院內外的誦持講習則更為普遍,有名的“楞嚴法會”就是據此建立的?!独銍澜洝啡Q《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十卷,由唐代般剌密帝譯出。經中主要論述了“根塵同源,縛脫無二”的理論,以及“二十五圓通法門”。明末高僧智旭評價說:“此宗教司南,性相總要,一代法門之精髓,成佛作祖之正印也。”(《閱藏知津》卷十一)本書為著名學者南懷瑾先生撰著的《楞嚴經》全本的大義今釋,內容包括:原文、注釋、今譯和串講(用括號的方式標出)。譯丈力求信雅達,推陳出新,化古為今,是一部質量較高的《楞嚴經》白話讀本。茲經作者和原出版單位臺灣老古丈化事業(yè)公司授權,將老古最新版(2001年3月初版第35次印刷)校訂出版,以供研究。目錄·金剛經說些什么·出版說明前言再版說明超越宗教的大智慧實相般若境界般若文字般若方便般若眷屬般若無堅不摧鳩摩羅什和武則天第一品法會因由分佛這樣說那個時候舍衛(wèi)國的講堂千二百五十人世間與大千世界吃飯穿衣乞土生活威儀第二品善現啟請分善現須菩提如來菩薩六祖和《金剛經》善護念尋愁覓恨金剛眼和發(fā)心無權威無主宰此心如何住止住的持名念佛百千三昧的定境二步曲如何住和無所住第三品大乘正宗分一切眾生譚子《化書》有色無色的眾生有想無想的眾生紅福清福羅漢的捏槃佛的涅槃四相和我的觀念三輪體空布施快樂痛苦皆無住轉化十二類生說三十二品偈頌第一品偈頌第二品偈頌第三品偈頌第四品妙行無住分第一等和次等無所住不住色不住聲香味內觸妙樂的菩薩雁過長空功德和福德東方佛西方佛阿育王的沙子周利盤陀伽的掃帚第四品偈頌第五品如理實見分非相和空法報化體相用蓮花生身相的執(zhí)著第五品偈頌第六品正信希有分文喜和文殊燒佛像的和尚五百年后善行功德智慧凈信和無所住真非真何處是岸第六品偈頌第七品無得無說分得什么說什么程度的差別入世出世平等圣賢之別第七品偈頌第八品依法出生分一切佛與《金剛經》佛法非佛法第八品偈頌第九品一相無相分見思惑誰不瞋誰不癡慢疑話說再來人不來行嗎三界的天人解結去惑初果的羅漢迦葉起舞畢陵慢心二果三果作什么羅漢的前途世上的第一名第九品偈頌小偷與越獄的人第十品莊嚴凈土分心空及第歸莊嚴佛土在哪里打火機因師而瞎的眼第十品偈頌第十一品無為福勝分不可數的福受持四句偈資糧第十一品偈頌第十二品尊重正教分放《金剛經》的地方《金剛經》放在何處第十二品偈頌第十三品如法受持分再說大智慧黃山谷與晦堂黃山谷與黃龍死心悟新微塵外色塵內色塵你我的三十二相夾山大師夾山見船子大的功德第十三品偈頌第十四品離相寂滅分解悟喜極而泣信心清凈希有的功德誰是五百年后希有人為什么我不是我如何見佛難得的人什么是忍辱忍辱的榜樣達摩與蘇格拉底忍辱的功夫無所住的心如何布施佛怎么說話無實亦無虛無量無邊的功德第十四品偈頌第十五品持經功德分最難的布施老人的救生圈信心不逆的福報如來說給誰你喜歡小法嗎第十五品偈頌第十六品能凈業(yè)障分被輕賤的前因后果誠敬努力的人不可思議的果報第十六品偈頌第十七品究竟無我分發(fā)什么愿然燈佛所得什么然燈佛為什么授記一切都是佛法什么都沒有的菩薩無我的菩薩第十七品偈頌第十八品一體同觀分眼者心之機天眼是什么慧眼法眼佛眼無量數的宇宙世界無數量的心你的心永遠得不到的心第十八品偈頌第十九品法界通化分福德不可得無人希罕的福第十九品偈頌第二十品離色離相分大丈夫相世上的肉身菩薩第二十品偈頌第二十一品非說所說分什么都沒說迦葉笑了須菩提與佛對答頑石點頭為什么眾生與佛第二十一品偈頌第二十二品無法可得分一指禪第二十二品偈頌第二十三品凈心行善分修一切善法南山高北山低第二十三品偈頌第二十四品福智無比分修資糧受持讀誦真教化的功德第二十四品偈頌第二十五品化無所化分有教無類自己的解脫無我以后第二十五品偈頌第二十六品法身非相分見佛與觀佛聲色與邪道轉輪圣王十地菩薩與轉輪圣王第二十六品偈頌懸崖撒手第二十七品無斷無滅分三界六道之外斷滅見不說斷滅相第二十七品偈頌第二十八品不受不貪分愛布施的菩薩一切法無我定與忍張拙的故事有求就有住嗎第二十八品偈頌第二十九品威儀寂靜分無來亦無去如來的境界第二十九品偈頌第三十品一合理相分碎為微塵之后什么是合相第八識和種性心念如暴流真空如何生妙有第三十品偈頌第三十一品知見不生分見不是見知即無明本如是知見我們自己的法相我要過去你過來第三十一品偈頌第三十二品應化非真分應化非真內圣外王菩提心學佛的懶人離經的四句偈夢幻中如如不動第三十二品偈頌總結論后記·楞伽大義今釋·出版說明敘言凡例楞嚴大義指要第一章心性本體論第二章宇宙心物認識論第三章心理與生理現狀為自性功能發(fā)生的互變第四章物理世界與精神世界同為自性功能的顯現第五章修習佛法實驗的原理第六章修習佛法的程序與方法第七章修習佛法定慧中的錯誤和歧路楞嚴法要串珠增補楞嚴法要串珠修證次第跋楞嚴大義今釋后記南懷瑾先生著述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