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詞典是一部介紹蘇州的中型詞典,共收詞條6400余條,包括地理與市情;建置沿革;黨派、政權、司法、軍警、社團;市政建設;經濟開發(fā)區(qū);交通、郵電;科學技術;農業(yè)、多種經營、水產;水利;工業(yè)、電力;工藝工業(yè)、工藝品;土特產品;商業(yè);財稅、金融、保險;涉外經濟;勞動、民政;涉外歷史事件、事務;外事、旅游;園林、景區(qū);傳播媒體;教育;醫(yī)藥衛(wèi)生、體育;藝術;方志、圖籍;文博單位;文化遺址、遺跡(舊址);故居、古宅、別墅、祠、莊、坊、會館;墓葬、石刻;宗教、寺觀教堂、塔、閣;民俗等,共計三十部類,另附蘇州歷史大事記、蘇州市領導人名錄、地圖等資料二十五種。二、詞目選錄范圍,地域包括蘇州市區(qū)和吳縣市、吳江市、昆山市、太倉市、常熟市、張家港市,時限起自遠古,除個別詞條外,皆迄于1995年。所附地圖則系1999年最新版,行政區(qū)劃略有變動?!∪?、詞條編排,取分類法?!∷摹⑷宋镂戳袑2?,有關信息散見于相關詞條(主要在“藝術”,“方志、圖籍”,“墓葬、石刻”諸部)。為免翻撿之勞,同一人物出現于不同詞條時,其生平簡介原則上不避重復。五、一詞多義的詞條,以①②③……分項敘述。六、歷史詞目,凡有學術定論的,按定論介紹;尚無定論的,擇善而從,或以一說為主,兼及他說。七、民國時期用民國紀年,民國以前用朝代紀年,皆括注公元紀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后用公元紀年,中國共產黨及抗日民主政府在蘇州的活動亦用公元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