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既涵蓋本專業(yè)教學大綱所規(guī)定的內容,又適當地擴充了本忖業(yè)的知識面。上限時間為1919年“五四”新文化運動和文學革命,下限時間為1988年全國第五次“文代會”。全書分上下兩冊。下冊屬中國當代文學部分,選評有代表性的詩歌8首、小說16部、散文7篇、劇本4部,共35篇。另為了解決入選作家作品多同本書篇幅有限有的矛盾,對一些作家作品,只作存目和節(jié)選處理。下冊附錄詩歌16首、小說8部、散文4篇、劇本1部。本書的作品順序,主要依據刻課程的教學大綱排列以及作品出版先后而定;本書的作家簡介,凡現代文學部分已有評介的,當代文學部分則省略;本書附錄的作品和作品存目,為刻課程教學大綱所規(guī)定的“讀者書目”。考生在重點學習本書選擇內容的基礎上,可結合實際選讀附錄的作品和基本他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