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當你走向社會的時候
1 社會不是媽媽
□陌生的世界
□掙錢的人,謀生的人
□理解自私
□充滿愛還是競爭?
2 告別脆弱
□接受我們的現狀
□你需要理解嗎?
□是抱怨還是行動?
3 不要輕易張揚個性
□名人的個性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行嗎?
□是工作品質還是個性?
4 警惕平庸
□理想和年齡
□市儈的誘惑
□褪色的春聯
口舍得放棄
5 成熟≠學壞
□“老實人”問題
□你為什么吃不開?
□壞人是怎樣得利的?
□正常的進取之道
□表現你的品質
6 確立生存意識
□學會生存
口首先要活著
□別人需要你嗎?
□活著是你自己的事
□不要成為晦氣的人
7 擺脫書呆子氣
□想起孔夫子
□讀書的副作用
□是批判還是做事?
□你的檔次意識
□自己的趣味與別人的需要
8 修煉你的城府
□心靈的城堡
□表現你的哪一面?
□把心藏起來
□領導者的素質
□人人需要城府
□5條原則和3個步驟
9 人人都有當孫子的時候
□孫子和爺爺
□擁有高位的人
□主動權在你手里嗎?
□充滿愛還是競爭?
□人人喜歡優(yōu)越
□優(yōu)越空間
□你沒有損失什么
□內在的尊嚴
10 責任感使一個人變得強大
□不再脆弱
□市場需要什么人?
□為生命創(chuàng)造信譽
□工作是什么?
□心理地圖
11 關注別人的需求
□轉變工作觀念
□社會需要的威力
□社會是什么?
□應該牢記的準則
□市場的本質
12 從效果和利害關系出發(fā)
□還能憑喜歡做事嗎?
□搞清你最主要的目標
□情緒化的害處
□成熟的標準
13 敬業(yè)創(chuàng)造奇跡
□不要做工作木偶
□把東西做得盡善盡美
□尊重上級的最好方式
□像女性對待自己的臉一樣
第二部分 讀書必然造就清貧嗎
祝福愛書的人
從學校人到社會人
政治家讀書
讀書與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讀書與健全人格的培養(yǎng)
21世紀缺什么
讀書與生活方式
知識需要表現
談談“一歲半思維”
我們都生活在牛角里
警惕“先手定律’
生活是一門技術活
我的“書呆子”觀
用第三只眼睛讀文學
讀書危險
真理是由老生常談構成的
提高人文素質
第三部分 他們是怎樣做的
金庸的“老謀深算’
張藝謀與幸運
三毛壯烈的一面
袁偉民的城府
王海的“刁民”意識
龐中華與席殊的字好嗎
成龍怎樣發(fā)現自己
侯寶林大師的“自降大任’
蔡志忠為什么退學
想起楊瀾
趙忠祥的謙虛與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