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初識3ds max 5界面
1.1 界面元素
1.2 主工具欄的使用
1.3 工面板
1.4 命令面板
1.4.1 Create面板
1.4.2 Modify面板
1.4.3 Hierarchy面板
1.4.4 Motion面板
1.4.5 Display面板
1.4.6 Utilities面板
1.5 菜單
1.6 附加界面控制器
1.6.1 時間控制器
1.6.2 時間滑塊
1.6.3 軌跡條
1.6.4 狀態(tài)欄和提示行的使用
1.6.5 MAX腳本信息欄
1.7 界面的交互特性
1.7.1 右鍵快捷菜單
1.7.2 浮動面板和固定面板
1.7.3 色彩提示的作用
1.7.4 拖動的特性
1.7.5 微調控制器
1.7.6 快捷鍵
1.8 上機指導
1.9 習題
第2章 視圖操作規(guī)則
2.1 了解三維空間
2.1.1 正交視圖
2.1.2 透視視圖
2.2 視圖導航工具
2.3 視圖配置
2.3.1 設置視圖渲染的方法
2.3.2 更改視圖布局
2.3.3 安全框
2.3.4 自適應降級
2.4 加載視圖背景
2.5 獲得背景圖像
2.6上機指導
2.7 習題
第3章 3ds max 5的文件管理
3.1 3ds max場景文件
3.1.1 保存文件
3.1.2 打開文件
3.1.3 合并文件
3.1.4 存檔文件
3.1.5 應用文件
3.2 導入和輸出
3.2.1 導入幾何體
3.2.2 輸出幾何體
3.3 引用外部對象
3.3.1 XRef場景
3.3.2 XRef對象
3.4 上機指導
3.5 習題
第4章 選擇對象和設置對象的屬性
4.1 選擇對象
4.1.1 選擇過濾器
4.1.2 選擇按鈕
4.1.3 Edit菜單中的選擇命令
4.1.4 選擇多個對象
4.1.5 鎖定選擇
4.1.6 使用可命名的選擇集合
4.1.7 在Track View中選擇對象
4.1.8 在Schematic View中選擇對象
4.2 設置對象的屬性
4.2.1 察看對象信息
4.2.2 設定對象的渲染屬性
4.2.3 啟動運動模糊
4.2.4 設置顯示屬性
4.3 上機指導
4.4 習題
第5章 對象的變換
5.1 移動、旋轉和縮放對象
5.1.1 移動對象
5.1.2 旋轉對象
5.1.3 縮放對象
5.2 變換操作工具
5.2.1 變換按鈕
5.2.2 變換輸入對話框
5.2.3 使用狀態(tài)欄坐標區(qū)域
5.3 了解變換管理器
5.3.1 了解坐標系統(tǒng)
5.3.2 變換中心
5.4 使用軸心
5.4.1 定位軸心
5.4.2 對齊軸心
5.5 選擇坐標軸約束
5.6 對齊命令
5.6.1 Align(對齊)
5.6.2 Normal Align(法線對齊)
5.6.3 Align to View(對齊視圖)
5.7 使用柵格
5.7.1 主柵格
5.7.2 創(chuàng)建和激活新柵格
5.7.3 使用自動柵格
5.8 使用捕捉選項
5.8.1 設置捕捉點
5.8.2 設置捕捉選項
5.9 上機指導
5.10 習題
第6章 克隆和陣列
6.1 克隆對象
6.1.1 克隆命令
6.1.2 快速克隆的方法
6.2 克隆選項
6.3 創(chuàng)建陣列
6.3.1 線性陣列
6.3.2 環(huán)狀陣列
6.3.3 螺旋陣列
6.4 快照克隆
6.5 鏡像對象
6.6 間隔克隆對象
6.6.1 使用間隔工具
6.6.2 鏈陣列
6.7 上機指導
6.8 習題
第7章 成組和鏈接對象
7.1 成組對象
7.1.1 創(chuàng)建組
7.1.2 解組
7.1.3 打開和關閉組
7.1.4 添加和拆分對象
7.2 父體、子體和根的關系
7.3 構建對象間的鏈接
7.3.1 鏈接對象
7.3.2 解除鏈接對象
7.4 顯示鏈接和層級關系
7.4.1 在視圖中顯示鏈接
7.4.2 視圖中的層級關系
7.5 鏈接對象
7.5.1 選擇層級關系
7.5.2 鏈接到Dummy
7.6 使用略圖視圖
7.6.1 Schematic View菜單
7.6.2 略圖界面
7.7 略圖節(jié)點
7.8上機指導
7.9 習題
第8章 基本對象的使用
8.1 創(chuàng)建基本對象
8.1.1 Create面板的使用
8.1.2 Create菜單的使用
8.1.3 為對象命名并添加顏色
8.1.4 使用不同的創(chuàng)建方式
8.1.5 從鍵盤輸入精確尺寸
8.1.6 更改對象參數(shù)
8.2 基本對象類型
8.2.1 標準圖元
8.2.2 擴展圖元
8.3 上機指導
8.4 習題
第9章 編輯修改對象
9.1 修改堆棧
9.1.1 應用編輯修改器
9.1.2 刪除編輯修改器
9.1.3 重命名編輯修改器
9.1.4 復制和粘貼編輯修改器
9.1.5 重新安排堆棧
9.1.6 禁用編輯修改器
9.1.7 塌陷堆棧
9.2 修改器類型
9.2.1 選擇修改器
9.2.2 面片/樣條曲線編輯修改器
9.2.3 網格編輯修改器
9.2.4 動畫修改器
9.2.5 UV坐標修改器
9.2.6 緩存工具修改器
9.2.7 細分曲面修改器
9.2.8 自由變形修改2S
9.2.9 參數(shù)變形修改2s
9.2.10 曲面修改器
9.2.11 NURBS編輯修改器
9.2.12 輻射修改器
9.3 上機指導
9.4 習題
第10章 使用二維形和樣條曲線
10.1 繪制二維形
10.2 編輯樣條曲線
10.2.1 選擇樣條曲線子對象
10.2.2 編輯頂點
10.2.3 編輯線段
10.2.4 編輯子對象形
10.3 轉換二維樣條曲線到三維實體
10.3.1 拉伸樣條曲線
10.3.2 旋轉樣條曲線
10.4 上機指導
10.5 習題
第11章 網格建模
11.1 創(chuàng)建可編輯網格和多邊形對象
11.1.1 轉換對象
11.1.2 塌陷成網格對象
11.1.3 應用編輯網格修改器
11.1.4 可編輯網格與可編輯多邊形對象的異同
11.2 編輯網格和多邊形對象
11.2.1 編輯復合頂點
11.2.2 編輯邊
11.2.3 編輯面、邊框、多邊形和元素子對象
11.2.4 面、多邊形和元素的曲面屬性
11.3 上機指導
11.4 習題
第12章 面片建模
12.1 面片網格簡介
12.2 編輯面片
12.2.1 可編輯面片修改器
12.2.2 選擇面片子對象
12.2.3 編輯復合頂點
12.2.4 編輯邊
12.2.5 編輯面片和元素子對象
12.2.6 面片松弛
12.3 上機指導
12.4 習題
第13章 NURBS建模
13.1 創(chuàng)建NURBS曲線和曲面
13.1.1 NURBS曲線
13.1.2 NURBS曲面
13.1.3 轉換對象到NURBS
13.2 編輯NURBS曲線和曲面
13.2.1 NURBS卷展欄
13.2.2 NURBS創(chuàng)建工具面板
13.2.3 使用NURBS子對象編輯工具
13.3 如何應用NURBS
13.3.1 放樣一個NURBS曲面
13.3.2 創(chuàng)建一個UV放樣曲面
13.3.3 旋轉-個NURBS曲面
13.3.4 創(chuàng)建1軌掃描和2軌掃描曲面
13.4 上機指導
13.5 習題
第14章 復合對象建模
14.1 了解復合對象類型
14.2 演變對象
14.2.1 創(chuàng)建演變關鍵幀
14.2.2 演變對象修改器
14.3 創(chuàng)建一致化對象
14.4 創(chuàng)建形體合并對象
14.5 創(chuàng)建地形對象
14.6 使用網格對象
14.7 創(chuàng)建散播對象
14.7.1 源對象
14.7.2 分配對象
14.7.3 設置變換
14.7.4 使用替代快速更新
14.7.5 加載和保存預置
14.8 創(chuàng)建連接對象
14.9 創(chuàng)建布爾對象
14.9.1 布爾并
14.9.2 布爾交
14.9.3 布爾減
14.9.4 剪切
14.10 創(chuàng)建放樣對象
14.10.1 如何獲取二維形和路徑
14.10.2 控制參數(shù)卷展欄
14.11 上機指導
14.12 習題
第15章 材質編輯器
15.1 了解材質屬性
15.2 了解材質編輯器
15.2.1 使用材質編輯器
15.2.2 使用樣本球
15.2.3 重命名材質
15.2.4 應用材質
15.2.5 設置材質編輯選項
15.3 使用材質/貼圖瀏覽器
15.4 上機指導
15.5 習題
第16章 標準材質和復合材質
16.1 使用標準材質
16.1.1 使用明暗方式類型
16、1.2 擴展參數(shù)卷展欄
16.1.3 超級采樣
16.1.4 貼圖
16.1.5 動態(tài)屬性卷展欄
16.2 使用復合材質
16.2.1 混合材質
16.2.2 復合材質
16.2.3 雙面材質
16.2.4 漆片材質
16.2.5 多重/子對象材質
16.2.6 演變材質
16.2.7 頂/底材質
16.2.8 高級光照優(yōu)先材質
16.2.9 墨水繪畫材質
16.2.10 Lightscape材質
16.2.11 Shell材質
16.3 使用光線跟蹤
16.3.1 光線跟蹤基本參數(shù)
16.3.2 擴展參數(shù)卷展欄
16.3.3 光線跟蹤控制卷展欄
16.4 使用暗淡/陰影材質
16.5 上機指導
16.6 習題
第17章 貼圖類型及貼圖通道的使用
17.1 了解貼圖
17.2 材質貼圖類型
17.2.1 二維貼圖共用卷展欄
17.2.2 二維貼圖類型
17.2.3 三維貼圖
17.2.4 合成貼圖
17.2.5 色彩修改貼圖
17.2.6 反射和折射貼圖
17.3 貼圖通道的使用
17.3.1 Ambient貼圖通道
17.3.2 Diffuse貼圖通道
17.3.3 Specular貼圖通道
17.3.4 Specular Level貼圖通道
17.3.5 Glossiness貼圖通道
17.3.6 Self-Illumination貼圖通道
17.3.7 Opacity貼圖通道
17.3.8 Filter Color貼圖通道
17.3.9 Bump貼圖通道
17.3.10 Reflection貼圖通道
17.3.11 Refraction貼圖通道
17.3.12 Displacement貼圖通道
17.4 上機指導
17.5 習題
第18章 燈光系統(tǒng)
18.1 光線的基礎
18.1.1 自然光和人工光
18.1.2 基本的光線布置方式
18.1.3 陰影
18.2 了解燈光類型
18.2.1 默認照明
18.2.2 環(huán)境燈
18.2.3 泛光燈
18.2.4 聚光燈
18.2.5 平行光
18.3 創(chuàng)建和定位燈光對象
18.3.1 變換燈光
18.3.2 對齊最亮點
18.4 燈光視圖控制器
18.5 更改燈光參數(shù)
18.5.1 一般參數(shù)
18.5.2 強度/顏色/衰減參數(shù)
18.5.3 高級特效參數(shù)
18.5.4 聚光燈和平行光參數(shù)
18.5.5 陰影參數(shù)
18.5.6 操作最亮點和衰減錐形框
18.5.7 使用燈光列表
18.6 使用體積光
18.6.1 體積光參數(shù)
18.6.2 使用投影貼圖
18.7 上機指導
18.8 習題
第19章 相機系統(tǒng)
19.1 了解相機
19.2 創(chuàng)建相機對象
19.2.1 自由相機
19.2.2 目標相機
19.3 創(chuàng)建相機視圖
19.4 操作相機
19.5 對齊相機
19.6 設置相機參數(shù)
19.6.1 鏡頭設置和視野
19.6.2 相機類型和顯示選項
19.6.3 環(huán)境范圍和剪切平面
19.6.4 多重效果
19.7 上機指導
19.8 習題
第20章 動畫基礎
20.1 使用動畫按鈕
20.2 動畫關鍵幀
20.3 使用軌跡條
20.4 預覽和編輯關鍵幀值
20.5 控制時間
20.5.1 設置幀率
20.5.2 設置速度和方向
20.6 使用運動命令面板
20.6.1 設置參數(shù)
20.6.2 使用軌跡
20.6.3 使用重影
20.7 動畫對象
20.7.1 動畫相機
20.7.2 動畫燈光
20.7.3 動畫材質
20.8 上機指導
20.9 習題
第21章 控制器動畫
21.1 使用控制器
21.2 控制器類型
21.2.1 附加控制器
21.2.2 表面控制器
21.2.3 路徑控制器
21.2.4 位置控制器
21.2.5 鏈接控制器
21.2.6 跟蹤控制器
21.2.7 方向控制器
21.3 上機指導
21.4 習題
第22章 大氣環(huán)境
22.1 創(chuàng)建環(huán)境
22.1.1 定義渲染環(huán)境
22.1.2 設置曝光
22.1.3 添加大氣特效
22.2 大氣裝置框
22.3 創(chuàng)建大氣的特效
22.3.1 火特效
22.3.2 使用霧效果
22.3.3 體積霧效果
22.4 上機指導
22.5 習題
第23章 渲染元素和場景特效
23.1 使用渲染元素
23.1.1 添加渲染元素
23.1.2 渲染Combustion文件
23.2 添加渲染特效
23.3 渲染效果類型
23.3.1 鏡頭特效
23.3.2 模糊
23.3.3 亮度和對比度
23.3.4 色彩平衡
23.3.5 文件輸出
23.3.6 膠片顆粒
23.3.7 運動模糊
23.3.8 景深
23.4 上機指導
23.5 習題
第24章 粒子系統(tǒng)
24.1 了解不同的粒子系統(tǒng)
24.2 創(chuàng)建粒子系統(tǒng)
24.3 使用飛沫和雪粒子系統(tǒng)
24.4 使用超級粒子系統(tǒng)
24.4.1 超級粒子基本參數(shù)
24.4.2 粒子產生方式
24.4.3 粒子類型
24.4.4 粒子的旋轉和碰撞
24.4.5 粒子對象移動繼承
24.4.6 粒子冒泡運動
24.4.7 粒子分散
24.4.8 加載/保存預置
24.5 使用暴風雪粒子系統(tǒng)
24.6 使用粒子陣列系統(tǒng)
24.7 使用粒子云系統(tǒng)
24.8 使用粒子系統(tǒng)貼圖
24.8.1 使用粒子壽命貼圖
24.8.2 使用粒子運動模糊貼圖
24.9 上機指導
24.10 習題
第25章 渲染
25.1 了解3ds max的渲染器
25.2 用動態(tài)著色預覽
25.2.1 使用動態(tài)著色浮動窗口
25.2.2 在視圖里使用動態(tài)著色
25.3 渲染預覽
25.3.1 創(chuàng)建預覽
25.3.2 觀看預覽
25.3.3 重命名預覽
25.4 渲染參數(shù)
25.4.1 開始渲染
25.4.2 普通參數(shù)
25.4.3 渲染元素
25.4.4 當前渲染器
25.4.5 掃描線A緩沖區(qū)渲染器
25.5 渲染優(yōu)先級
25.6 使用內存播放器
25.7 渲染類型
25.8 上機指導
25.9 習題
附錄 參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