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文物考古長安藝術與宗教文明

長安藝術與宗教文明

長安藝術與宗教文明

定 價:¥58.00

作 者: 李凇著
出版社: 中華書局
叢編項:
標 簽: 理論/研究

ISBN: 9787101036312 出版時間: 2002-1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3cm 頁數: 535 字數:  

內容簡介

  我們似乎被遺址和出土文物所包圍,急劇增加的材料使我們有應接不暇之感。中國美術史(尤其是宋代以前)的撰寫總是明顯滯后于考古發(fā)掘,每年都有新材料使我們感覺到有修改美術史某些章節(jié)的必要。傳統(tǒng)的繪畫史研究(尤其是宋至清代)逐漸縮小成美術史的一個特定分支,而那些以新材料開辟新領域的美術史家逐漸擺脫了爭取主流認可的邊緣境地。美術史學科呈現出既和其它人文學科交叉而又同時努力尋找自身定位的狀態(tài)。20世紀中國美術史學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它與中國考古學有著密切的親緣關系,這種聯(lián)系日顯增強的趨勢。近年來,考古學與美術史學由單向的影響提升到良性的互動程序。考古新材料及其支撐它們的考古學給美術史在對象、方法和觀念上都提出了一系列新課題,并由此給后者帶來了轉變與新的發(fā)展機會??脊艑W對中國美術史學的直接影響,不僅表現在實物材料的發(fā)掘與調查成果方面,還體現在方法與觀念的層次方面,并在某種意義上充當了聯(lián)結美術史學與歷史學的橋梁。本文試圖分析這些影響的性質和產生的原因,分析美術史學內部得以接受其影響的因素和學科環(huán)境,及初步涉及本學科進一步發(fā)展和自立的某些可能性。

作者簡介

暫缺《長安藝術與宗教文明》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插圖目標
代序:研究藝術的考古學家或研究圖像的歷史學家?
——略論考古學的影響與中國美術史學的學科性
唐太宗建七寺之詔與彬縣大佛寺石窟的開鑿
一 關于建七寺之詔的七種說法
二 大佛寺新發(fā)現題記的含義
三 進一步的推論
四 關于造像式樣和風格的討論
論唐代阿彌陀佛圖像的否定問題
——與曾布川寬授商榷
黃陵雙龍千佛洞的圖像、作者與觀念
一、圖像志
二、鐫佛人介氏
三、圖像順序
四、圖像含義
五、結語
略論中國早期天王圖像及其西方來源
一、天王之名稱
二、早期天王圖像概況
三、天王圖像的來源與傳播機制
四、結論
論中國菩薩圖像
一、中國菩薩圖像發(fā)展的訂線索
二、中國主要菩薩的圖像志
龍門石窟唐代阿彌陀造像考察筆記
一、老龍洞的阿彌陀造像
二、其穹太宗至高宗前期的阿彌造像
三、清明寺洞造像
四、蔡大娘洞及其附近的阿彌陀造像龕
論唐代龍門石窟凈土堂的造像
一、主窟內的“侍衛(wèi)”
二、“阿彌陀佛像三鋪”
三、前庭三壁的造像
龍門石窟唐代天王造像考察
一、造像調查
……
關中北朝造像碑研讀札記
涇渭流北魏至隋代道教雕刻詳述
北魏魏文朗造像碑考補
美國三家博物館所見中國道教雕刻
香爐與火壇
索引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