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自然科學生物科學分子生物學與生物技術

分子生物學與生物技術

分子生物學與生物技術

定 價:¥50.00

作 者: (英)J.M.沃克(J. M. Walker),(英)R.拉普勒(R.Rapley)編;譚天偉[等]譯
出版社: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醫(yī)用生物學

ISBN: 9787502537029 出版時間: 2003-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3cm 頁數(shù): 418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分子生物學與生物技術》英文版原著由英國皇家化學會(RSC)出版,是一本獲得廣泛贊譽的教科書。現(xiàn)在的第4版進行了全面修訂和更新,力求體現(xiàn)這個快速發(fā)展領域的最新進展。 本書由知名專家撰寫,共19章,全面反映分子生物學的發(fā)展及其對生物技術的推動。涵蓋的內(nèi)容包括基因工程、細胞工程、蛋白質(zhì)工程、酶工程、發(fā)酵工程等各個方面,并適時嗇了醫(yī)藥生物技術(如免疫接種、抗體工程、遺傳疾病分子診斷、法醫(yī)學應用)及生物傳感器、生物信息學相關內(nèi)容。 本書以淺顯易懂的形式闡述分子生物學相關理論和應用技術,是生物學和化學相關專業(yè)理想的本科教材或參考書,也適用于其他領域從事生物技術的研究、生產(chǎn)人員參考。

作者簡介

暫缺《分子生物學與生物技術》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分子生物學與生物技術第一章 發(fā)酵技術1.1 引言1.2 微生物生長1.3 發(fā)酵的應用1.4 發(fā)酵過程1.5 產(chǎn)物形成的基因改良1.6 總結第二章 分子分析及擴增技術2.1 引言2.2 核酸的提取和分離2.3 核酸電泳2.4 DNA片段酶切圖譜2.5 核酸印跡和雜交2.6 基因探針的制備2.7 多聚酶鏈式反應2.8 其他擴增技術2.9 DNA的核苷酸序列分析2.10 生物信息學與因特網(wǎng)第三章 重組DNA技術3.1 引言3.2 基因文庫的構建3.3 克隆載體3.4 基因探針與雜交3.5 基因文庫的篩選3.6 基因克隆的應用3.7 外源基因的表達3.8 基因分析與基因表達3.9 微型陣列與DNA芯片3.10 整個基因組分析第四章 外源DNA在細菌中的表達4.1 引言4.2 基因表達的調(diào)控4.3 真核基因在細菌中的表達4.4 外源基因表達的檢測4.5 最大水平地表達外源DNA4.6 采用其他宿主菌4.7 展望4.8 推薦讀物第五章 酵母克隆和生物技術5.1 引言5.2 釀酒酵母的基因操作5.3 外源蛋白生成5.4 用酵母分析基因組、基因和蛋白與蛋白的相互作用5.5 未來的展望第六章 在哺乳動物細胞系中克隆基因6.1 引言6.2 DNA轉染方法6.3 基因表達的要求6.4 DNA組分6.5 選擇細胞系的一些設想6.6 瞬時表達與穩(wěn)定表達第七章 植物生物技術7.1 引言7.2 應用分子生物學加快作物品種改良過程7.3 轉基因技術7.4 轉基因技術的應用7.5 抗除草劑的工程作物7.6 對病蟲害的抗性工程7.7 人工雄性不育7.8 脅迫耐受性7.9 性狀控制7.10 植物聚合物和生物可降解塑料的生產(chǎn)7.11 植物生物反應器、生物藥物和營養(yǎng)品7.12 植物生物技術在林業(yè)中的應用7.13 知識產(chǎn)權7.14 公眾接受程度7.15 展望第八章 藥學研究中的分子、結構和化學生物學8.1 引言8.2 疾病和體內(nèi)轉基因模型的分子生物學8.3 基因組蛋白質(zhì)靶位與重組治療學8.4 結構生物學與合理化藥物設計8.5 化學生物學與分子多樣性8.6 基因治療與DNA||RNA靶向治療8.7 藥物研究的發(fā)展前景8.8 小結第九章 遺傳修飾食物9.1 引言9.2 新食品生產(chǎn)與加工所需的法律依據(jù)9.3 食用農(nóng)作物9.4 食用動物9.5 制造類食品的發(fā)展趨勢9.6 消費者認可與市場壓力第十章 遺傳病的分子診斷10.1 引言10.2 基因突變的直接檢測10.3 用連銷性遺傳標記進行間接診斷10.4 前景展望第十一章 DNA在法醫(yī)學中的應用11.1 引言11.2 多位點探針和單位點探針11.3 PCR技術11.4 短串聯(lián)重復序列11.5 數(shù)據(jù)庫11.6 結果解釋11.7 線粒體DNA11.8 Y染色體分析11.9 展望第十二章 免疫接種和基因操作12.1 引言12.2 目前的免疫接種策略12.3 遺傳工程在疫苗的鑒定、分析和生產(chǎn)過程中的作用12.4 改進和研究新的減毒疫苗12.5 構建疫苗的其他方法12.6 摘要和結論12.7 推薦的閱讀材料和信息來源第十三章 轉基因13.1 引言13.2 通過顯微注射制備轉基因動物13.3 胚胎干細胞技術、同源重組和轉基因13.4 總論13.5 轉基因實驗的設計13.6 商業(yè)應用13.7 展望第十四章 蛋白質(zhì)工程14.1 引言14.2 工具14.3 應用14.4 總結與展望第十五章 生物信息學15.1 引言15.2 數(shù)據(jù)庫15.3 序列分析15.4 蛋白質(zhì)結構15.5 作圖15.6 生物信息學站點和中心15.7 結論和未來的展望第十六章 生物催化劑的固定化16.1 引言16.2 生物催化劑16.3 固定化16.4 固定化生物催化劑的性質(zhì)16.5 應用第十七章 下游過程-----蛋白質(zhì)提取和純化17.1 引言17.2 細胞破碎17.3 初級純化17.4 雙水相萃取17.5 沉淀17.6 色譜17.7 超濾17.8 為純化過程而進行的蛋白質(zhì)設計17.9 未來的趨勢第十八章 單克隆抗體18.1 引言18.2 抗體結構18.3 用體細胞融合技術制備雜交瘤18.4 用于研究大分子結構和功能特性的大鼠單抗制備實例18.5 用基因重組技術生產(chǎn)克隆抗體18.6 單克隆抗體在生物醫(yī)學研究中的應用18.7 單克隆抗體在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中的應用第十九章 生物傳感器19.1 引言19.2 生物反應19.3 理論19.4 電化學方法19.5 量熱型生物傳感器19.6 壓電傳感器19.7 光學型生物傳感器19.8 細胞傳感器19.9 免疫傳感器19.10 結論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