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數(shù)據(jù)傳輸
第1章 導論
l. 1 計算機網絡的發(fā)展
1. 2 網絡系統(tǒng)的復雜性
1. 3 對復雜性的控制
l. 4. 概念和術語
1. 5 本書的結構
1. 6 小結
第2章 傳輸介質
2. 1 概述
2. 2 銅纜
2. 3 光纖
2. 4 無線電波
2. 5 微波
2. 6 紅外線
2. 7 激光
2. 8 小結
練習
第3章 局域異步通信[RS—232)
3. 1 概述
3. 2 異步通信的必要性
3. 3 用電流發(fā)送位串
3. 4 通信標準
3. 5 RS—232異步字符傳輸
3. 6 波特率, 幀對齊和差錯
3. 7 全雙工異步通信
3. 8 硬件限制
3. 9 硬件帶寬與位串的傳輸
3. 10 小結
練習
第4章 遠程通信(載波和調制解調器)
4. 1 概述
4. 2 遠程發(fā)送信號
4. 3 用于調制和解調的Modem硬件
4. 4 租用串行數(shù)據(jù)線路
4. 5 光學. 無線和撥號Modem
4. 6 載波頻率和多路復用
4. 7 時分多路復用
4. 8 小結
練習
第二部分 包傳輸
第5章 包. 幀和差錯檢測
5. 1 概述
5. 2 包的概念
5. 3 包和時分多路復用
5. 4 包和物理幀
5. 5 字節(jié)充填
5. 6 傳輸差錯
5. 7 奇偶位與奇偶校驗
5. 8 差錯檢測中的概率和算術
5. 9 校驗和檢測差錯
5. 10 循環(huán)冗余校驗檢測差錯
5. 11 模塊聯(lián)接
5. 12 幀格式和差錯檢測機制
5. 13 小結
練習
第6章 局域網技術與網絡拓撲
6. 1 概述
6. 2 直接點對點通信
6. 3 共享通信信道
6. 4 局域網的重要性與訪問的局部性
6. 5 局域網拓撲結構
6. 6 總線網絡實例:以太網
6. 7 多路存取網絡上的載波偵聽(CSMA)
6, 8 沖突檢測與重發(fā)(CSMA/CD)
6. 9 總線網絡另一實例:Local Talk
6. 10 環(huán)狀網絡實例:IBM令牌環(huán)
6. 11 環(huán)狀網絡另一實例:FDD1
6. 12 星形網絡實例:ATM
6. 13 小結
練習
第7章 硬件編址與幀類型標識
7. 1 概述
7. 2 指定接收方
7. 3 局域網硬件用地址識別包
7. 4 物理地址格式
7. 5 廣播與廣播地址
7. 6 標識包內容
7. 7 幀頭部和幀格式
7. 8 幀格式實例
7. 9 沒有自標識幀的網絡的使用
7. 10 網絡分析器. 物理地址和幀類型
7. 11 小結
7. 12 以太網地址分配
練習
第8章 局域網布線, 物理拓撲結構與接口硬件
8. 1 概述
8. 2 計算機與局域網的速度
8. 3 網絡接口硬件
8. 4 網絡接口卡與網絡的連接
8. 5 粗纜以太網布線
8. 6 多路復用連接
8. 7 細纜以太網布線
8. 8 雙絞線以太網
8. 9 布線方案的優(yōu)缺點
8. 10 拓撲悖論
8. 11 網絡接口卡與布線方案
8. 12 布線方案與其它網絡技術
8. 13 小結
練習
第9章 局域網擴展:光纖調制解調器, 中繼器, 網橋與交換機
9. 1 概述
9. 2 距離限制與局域網設計
9. 3 光纖擴展
9. 4 中繼器
9. 5 網橋
9. 6 幀識別
9. 7 橋接網絡的啟動與穩(wěn)態(tài)特性
3. 8 規(guī)劃一個橋接網絡
9. 9 大樓問橋接
9. 10 遠程橋接
9. 11 網橋環(huán)
9. 12 分布生成樹
9. 13 交換
9. 14 交換機與集線器的結合
9. 15 其它橋接與交換技術
9. 16 小結
練習
第10章 廣域網技術與路由
10. 1 概述
10. 2 大型網絡和廣域
10. 3 包交換
10. 4 廣域網的構成
10. 5 存儲轉發(fā)
10. 6 廣域網的物理編址
10. 7 下一站轉發(fā)
10. 8 源地址獨立性
10. 9 層次地址與路由的關系
10. 10 廣域網中的路由
10. 11 缺省路由的使用
10. 12 路由表計算
10. 13 圖中最短路徑的計算
10. 14 分布式路由計算
10. 15 矢量距離路由
10. 16 鏈接狀態(tài)路由(SPF)
10. 17 廣域網技術實例
10. 18 小結
練習
第11章 網絡所有權. 服務模式與性能.
11. 1 概述
11. 2 網絡所有權
11. 3 服務模式
11. 4 連接期限與保持
11. 5 服務模式實例
11. 6 地址與連接標識
11. 7 網絡性能與指標
11. 8 小結
練習
第12章 協(xié)議與分層
12. 1 概述
12. 2 協(xié)議的必要性
12. 3 協(xié)議系列
12. 4 協(xié)議設計規(guī)劃
12. 5 七層模型
12. 6 棧:分層軟件
12. 7 分層軟件怎樣工作
12. 8 多層嵌套頭部
12. 9 分層的科學依據(jù)
12. 10 技術使用的協(xié)議
12. 11 協(xié)議設計的技巧
12. 12 小結
練習
第三部分 網絡互聯(lián)
第13章 網絡互聯(lián):概念, 結構與協(xié)議
13. 1 概述
13. 2 網絡互聯(lián)的動機
13. 3 通用服務概念
13. 4 異構世界中的通用服務
13. 5 網絡互聯(lián)
13. 6 用路由器連接物理網
13. 7 互聯(lián)網體系結構
13. 8 實現(xiàn)通用服務
13. 9 虛擬網絡
13. 10 網絡互聯(lián)協(xié)議
13. 11 網絡互聯(lián)與TCP/IP的重要性
13. 12 分層與TCP/IP協(xié)議
13. 13 主機. 路由器與協(xié)議層次
13. 14 小結
練習
第14章 IP:互聯(lián)網協(xié)議地址
14. 1 概述
14. 2 虛擬互聯(lián)網地址
14. 3 1P編址方案
14. 4 IP地址層次
14. 5 1P地址分類
14. 6 地址類別的計算
14. 7 點分十進制表示法
14. 8 類別和點分十進制表示法
14. 9 地址空間的劃分
14. 10 地址的授權
14. 11 編址實例
14. 12 特殊IP地址
14. 13 特殊IP地址小結
14. 14 伯克利廣播地址格式
14. 15 路由器與IP編址原則
14. 16 多穴主機
14. 17 小結
練習
第15章 協(xié)議地址聯(lián)編(ARP]
15. 1 概述
15. 2 協(xié)議地址和包傳遞
15. 3 地址解析
15. 4 地址解析技術
15. 5 查表法地址解析
15. 6 相近形式計算地址解析
15. 7 消息交換法地址解析
15. 8 地址解析協(xié)議
15. 9 ARP消息傳遞
15. 10 ARP消息格式
15. 11 發(fā)送一個ARP消息
15. 12 識別ARP幀
15. 13 暫存壩P應答
15. 14 處理接收到的ARP消息
15. 15 分層. 地址解析. 協(xié)議地址
15. 16 小結
練習
第16章 IP數(shù)據(jù)報和數(shù)據(jù)報轉發(fā)
16. 1 概述
16. 2 無連接服務
16. 3 虛擬包
16. 4 1P數(shù)據(jù)報
16. 5 1P數(shù)據(jù)報的轉發(fā)
16, 6 1P地址與路由. 表項
16. 7 掩碼域和數(shù)據(jù)報轉發(fā)
16. 8 目的地和下一站地址
16. 9 盡力傳遞
16. 10 1P數(shù)據(jù)報頭部格式
16. 11 小結
練習
第17章 IP封裝. 分段與重組
17. 1 概述
17. 2 數(shù)據(jù)報傳輸與幀
17. 3 封裝
17. 4 在互聯(lián)網上的傳輸
17. 5 MTU. 數(shù)據(jù)報尺寸和封裝
17. 6 重組
17. 7 標識一個數(shù)據(jù)報
17. 8 段丟失
17. 9 段的進一步分解
17. 10 小結
練習
第18章 IP的未來[IPv6)
18. 1 概述
18. 2 1P的業(yè)績
18. 3 變革的動機
18. 4 名稱與版本號
18. 5 1Pv6特性
18. 6 I. Pv6數(shù)據(jù)報格式
18. 7 1Pv6基本頭部格式
18. 8 1Pv6怎樣處理多重頭部
18. 9 分段, 重組和路徑MTU
18. 10 多重頭部的目的
18. 11 1Pv6編址
18. 12 1Pv6冒分十六進制表示法
18. 13 小結
練習
第19章 差錯報告機制(1CMP)
19. 1 概述
19. 2 盡力語義與差錯檢測
19. 3 互聯(lián)網控制報文協(xié)議
19. 4 1CMP報文傳送
19. 5 用ICMP報文測試可達性
19. 6 用ICMP跟蹤路由
19. 7 用ICMP發(fā)現(xiàn)路徑MTU
19. 8 小結
練習
第20章 TCP:可靠傳輸服務
20. 1 概述
20. 2 可靠傳輸?shù)谋匾?nbsp;
20. 3 傳輸控制協(xié)議
20. 4 TCP為應用提供的服務
20. 5 端對端服務和數(shù)據(jù)報
20. 6 實現(xiàn)可靠性
20. 7 包丟失與重發(fā)
20. 8 適應性重發(fā)
20. 9 重發(fā)時間的對比
20. 10 緩沖. 流控與窗口
20. 11 三次握手
20. 12 擁塞控制
20. 13 TCP段格式
20. 14 小結
練習
第四部分 網絡應用
第2l章 客戶/8B務器交互
21. 1 概述
21. 2 應用軟件提供的功能
21. 3 互聯(lián)網提供的功能
21. 4 建立通信
21. 5 客戶/5匠務器模式
21. 6 客戶與服務器的特性
21. 7 服務器程序與服務類計算機
21. 8 請求. 應答與數(shù)據(jù)流向
21. 9 傳輸協(xié)議與客戶/5匠務器交互
21. 10 單機上的多重服務
21. 11 標識一個特定服務
21. 12 為一個服務建立多個服務器副本
21. 13 動態(tài)服務器創(chuàng)建
21. 14 傳輸協(xié)議與無二義性通信
21. 15 面向連接與無連接的傳送
21. 16 支持多種協(xié)議的服務
21. 17 復雜的客戶/5臣務器交互
21. 18 交互與循環(huán)依賴
21. 19 小結
第22章 套接字接口
22. 1 概述
22. 2 應用程序接口(APl)
22. 3 套接字APl
22. 4 套接字與套接字庫
22. 5 套接字通信與UNIxI/O
22. 6 套接字. 描述符與網絡I/O
22. 7 參數(shù)與套接字APl
22. 8 實現(xiàn)套接字API的過程
22. 9 用套接字進行讀寫
22. 10 其它套接字過程
22. 11 套接字. 線程與繼承
22. 12 小結
練習
第23章 客戶與服務器實例
23. 1 概述
23. 2 面向連接的通信
23. 3 一個服務實例
23. 4 實例程序的命令行參一
23. 5 套接字過程調用的順序
23. 6 客戶實例代碼
23. 7 服務器實例代碼
23. 8 流服務與多重Recv調用
23. 9 套接字過程與阻塞
23. 10 代碼長度與差錯報告
23. 11 在另一種服務上使用實例客戶
23. 12 使用另一個客戶來測試服務器
23. 13 小結
練習
第24章 基于域名系統(tǒng)的命名
24. 1 概述
24. 2 計算機域名的結構
24. 3 地理結構
24. 4 組織內的域名
24. 5 DNS客戶/5R務器模型
24. 6 DNS服務器層次
24. 7 服務器結構
24. 8 訪問的局部性和多重服務器
24. 9 服務器之間的鏈
24. 10 域名解析
24. 11 DNS性能的優(yōu)化
24. 12 DNS項的類型
24. 13 使用CNAME類型的別名
24. 14 多重類型的重要結果
24. 15 縮寫與DNS
24. 16 小結
練習
第25章 電子函件的表示與傳輸
25. 1 概述
25. 2 電子函件模式
25. 3 電子郵箱與地址
25. 4 電子函件信息格式
25. 5 復制副本
25. 6 多用途互聯(lián)網郵件擴充
25. 7 電子函件與應用程序
25. 8 郵件傳輸
25. 9 簡單郵件傳輸協(xié)議
25. 10 單機多重接收的優(yōu)化
25. 11 郵件分發(fā). 列表和轉發(fā)
25. 12 郵件網關
25. 13 自動郵件列表
25. 14 郵件中繼與電子函件地址
25. 15 郵箱訪問
25. 16 撥號連接與POP
25. 17 小結
練習
第26章 文件傳輸與遠程文件訪問
26. 1 概述
26. 2 數(shù)據(jù)傳輸與分布計算
26. 3 存儲中間結果
26. 4 通用文件傳輸
26. 5 交互與批處理模式
26. 6 文件傳輸協(xié)議
26. 7 FTP通用模型與用戶界面—
26. 8 FTP命令
26. 9 連接. 授權與文件權限
26. 10 匿名文件訪問
26. 11 任意方向文件傳輸
26. 12 文件名的通配符擴展
26. 13 文件名轉換
26. 14 改變目錄與列出內容
26. 15 文件類型與傳輸模式
26. 16 FTP應用實例
26. 17 冗長輸出
26. 18 FTP中的客戶/服務器交互
26. 19 控制與數(shù)據(jù)連接
26. 20 數(shù)據(jù)連接與文件結束
26. 21 小型文件傳輸協(xié)議
26. 22 網絡文件系統(tǒng)
26. 23 小結
練習
第27章 WwW[萬維網)頁面與瀏覽
27. 1 概述
27. 2 瀏覽器界面
27. 3 超文本與超媒體
27. 4 文檔表示方式
27. 5 HTML格式與表示方式
27. 6 HT3ML格式標簽實例
27. 7 頭部
27. 8 列表
27. 9 w6b頁中嵌入圖形
27. 10 標識一頁
27. 11 文檔之間的超文本連接
27. 12 客戶/5匠務器交互
27. 13 Web文檔傳輸與H, HTTP
27. 14 瀏覽器結構
27. 15 可選客戶
27. 16 Web瀏覽器中的緩存
27. 17 小結
練習
第28章 動態(tài)web文檔的哪I技術
28. 1 概述
28. 2 Web文檔的三種基本形式
28. 3 每種文檔格式的優(yōu)缺點
28. 4 動態(tài)文檔的實現(xiàn)
28. 5 CGI標準
28. 6 CGI程序的輸出
28. 7 CGI程序實例
28. 8 參數(shù)與環(huán)境變量
28. 9 狀態(tài)信息
28. 10 帶有長期狀態(tài)信息的CGI程序
28. 11 帶有短期狀態(tài)信息的CGI程序
28. 12 畫面與交互
28. 13 小結
練習
第29章 活動Web文檔和Java技術
29. 1 概述
29. 2 早期的屏幕連續(xù)更新技術
29. 3 減少服務器開銷的活動文檔技術
29. 4 活動文檔的表示形式及其相互轉換
29. 5 Java技術
29. 6 Java程序設計語言
29. 7 Java運行環(huán)境
29. 8 Java類庫
29. 9 圖形工具箱
29. 10 在特定計算機上使用Java圖形功能
29. 11 Java解釋器與瀏覽器
29. 12 編譯Java程序
29. 13 Applet實例
29. 14 調用Applet
29. 15 與瀏覽器交互的實例
29. 16 差錯與異常處理
29. 17 替代技術
29. 18 小結
練習
第30章 網絡管理(SNMP)
30. 1 概述
30. 2 互聯(lián)網管理
30. 3 潛在故障隱患
30. 4 網絡管理軟件
30. 5 客戶與服務器, 管理員與代理
30. 6 簡單網絡管理協(xié)議
30. 7 存取模式
30. 8 管理信息庫(MIB)與對象名
30. 9 MIB變量的多樣性
30. 10 與數(shù)組相對應的MIB變量
30. 11 小結
練習
第3l章 網絡安全
31. 1 概述
31. 2 安全網絡與安全策略
31. 3 安全性指標
31. 4 安全責任和控制
31. 5 完整性機制
31. 6 訪問控制與口令
31. 7 加密與保密
31. 8 公共密鑰加密
31. 9 數(shù)字簽名的鑒定
31. 10 包過濾
31. 11 互聯(lián)網防火墻概念
31. 12 小結
練習
第32章初始化[配置)
32. 1 概述
32. 2 自舉
32. 3 啟動協(xié)議軟件
32. 4 協(xié)議參數(shù)
32. 5 協(xié)議配置
32. 6 需要配置項目的實例
32. 7 配置實例:使用磁盤文件
32. 8 自動協(xié)議配置的必要性
32. 9 自動協(xié)議配置的方法
32. 10 尋址地址
32. 11 自舉過程中使用協(xié)議的順序
32. 12 自舉協(xié)議(以X)TP)
32. 13 自動地址分配
32. 14 動態(tài)主機配置協(xié)議(圓R(2P)
32. 15 DHCP的優(yōu)化
32. 16 DHCP消息格式
32. 17 DHCP與域名
32. 18 小結
練習
附錄1 網絡術語與縮寫字匯編
附錄2 ASCII字符集
附錄3 如何使用本書附帶的CD—ROM
參考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