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序
作者的話
第一章 緒論
一 醫(yī)學遺傳學簡介
二 現代分子生物學技術在醫(yī)學遺傳學中的地位
三 經典醫(yī)學遺傳學與現代醫(yī)學分子遺傳學的比較
四 醫(yī)學分子遺傳學研究特點和現狀
五 我國醫(yī)學遺傳學的研究現狀
小結
思考題
第二章 醫(yī)學分子遺傳學基礎
第一節(jié) 醫(yī)學分子遺傳學理論基礎
一 遺傳性疾病的概念和分類
二 遺傳性疾病的遺傳方式
第二節(jié) 醫(yī)學分子遺傳學發(fā)展相關的重大技術
一 體細胞遺傳學及其相關技術
二 重組DNA技術
三 雜交技術
四 PCR技術
五 基因轉移技術
小結
思考題
第三章 人基因組結構與功能
第一節(jié) 基因的結構與功能
一 遺傳物質:DNA和RNA的組成與一級結構
二 DNA的二級結構——一雙螺旋結構模型
三 遺傳密碼
四 基因組的結構
第二節(jié) 染色體的結構與功能
一 染色質的基本組成
二 核體
三 染色體的包裝和組織
四 染色質結構與基因表達
小結
思考題
第四章 人基因的表達與調控
第一節(jié) 人基因組的特點
一 真核基因的斷裂結構
二 剪接反應的分子基礎
三 斷裂基因的選擇性剪接
第二節(jié) 基因表達在轉錄水平上的調控
一 DNA的結構與基因的表達調控
二 順式作用元件在基因表達中的作用
三 反式因子在基因表達調控中的作用
四 真核基因轉錄的負調控機制
第三節(jié) 基因表達的轉錄后加工和翻譯起始調控
一 RNA的編輯機制及其調節(jié)作用
二 mRNApolyA的添加及其作用
三 mRNA的降解作用
四 翻譯起始調控
第四節(jié) 蛋白質肽鏈的翻譯后加工
一 新生肽的卷曲
二 正確卷曲肽鏈的加工
三 翻譯后肽鏈中殘基的修飾
小結
思考題
第五章 單基因病的分子遺傳學
第一節(jié) 血紅蛋白遺傳病
一 正常血紅蛋白的遺傳控制
二 血紅蛋白病的分類
三 血紅蛋白結構變異型
四 地中海貧血
第二節(jié) 血友病分子遺傳學
一 血友病A
二 血友病B
第三節(jié)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癥
一 α1抗胰蛋白酶的分子結構
二 α1抗胰蛋白酶的基因結構和表達
三 α1-AT基因的突變和遺傳學效應
四 α1-AT缺乏癥與疾病
小結
思考題
第六章 多基因病的分子遺傳學
第一節(jié) 高脂蛋白血癥
一 脂蛋白的代謝
二 高脂蛋白血癥的類型
三 I型高脂蛋白血癥
四 Ⅱ型高脂蛋白血癥
五 Ⅲ型高脂蛋白血癥
六 Ⅳ型高脂蛋白血癥
七 V型高脂蛋白血癥
第二節(jié) 糖尿病
一 人胰島素的分子結構
二 胰島素的基因結構
三 胰島素的基因變異
四 胰島素基因與糖尿病
五 胰島素受體基因與糖尿病
六 糖尿病的分子遺傳學標志
小結
思考題
第七章 腫瘤的分子遺傳學
第一節(jié) 病毒癌基因
一 反轉錄病毒與癌基因
二 DNA病毒與癌基因
第二節(jié) 細胞癌基因
一 C-onc基因的特點
二 c-onc與細胞轉化基因的異同
三 細胞癌基因的分類及作用
四 細胞癌基因的激活
五 癌基因的致癌機制
六 癌基因協同作用
第三節(jié) 腫瘤抑制基因
一 篩選腫瘤抑制基因的方法
二 腫瘤抑制基因的作用機制
三 細胞周期與腫瘤抑制基因
四 各類腫瘤抑制基因
第四節(jié) 堿基錯配修復基因
第五節(jié) 腫瘤轉移的分子生物學
一 腫瘤轉移基因
二 腫瘤轉移抑制基因
三 細胞表面粘連受體
第六節(jié) 腫瘤與免疫
一 腫瘤的發(fā)生與機體的免疫監(jiān)視功能
二 腫瘤抗原
三 機體對腫瘤的免疫反應
四 影響腫瘤有效免疫的因素
五 腫瘤逃逸宿主防御的機理
六 腫瘤的免疫診斷
七 腫瘤的免疫治療
小結
思考題
第八章 病毒性疾病的分子遺傳學
第一節(jié) 乙型肝炎的分子遺傳學
一 乙型肝炎病毒的毒粒結構
二 乙肝病毒的基因組結構和組織
三 HBV復制和生活周期
四 HBV的致病機制
五 乙型肝炎和原發(fā)性細胞癌的關系
六 HBV疫苗的研究和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療
第二節(jié) 人乳頭瘤病毒的分子遺傳學
一 HPV的生物學特點
二 HPV的基因組結構和功能
三 HPV的基因轉錄
四 病毒蛋白的轉化功能
五 致癌機制
六 HPV的診斷
第三節(jié) 艾滋病的分子遺傳學
一 HIV的形態(tài)結構
二 HIV基因組的結構及其調控
三 HⅣ的生活周期
四 HIV的致病機制
五 艾滋病的治療
小結
思考題
第九章 免疫系統疾病的分子遺傳學
第一節(jié) 免疫球蛋白的遺傳控制及其基因重排機制
一 免疫球蛋白的一般結構
二 免疫球蛋白基因的結構和重排
三 免疫球蛋白基因表達的多樣性
0四 免疫球蛋白基因表達的調節(jié)
第二節(jié) T細胞受體的遺傳控制
第三節(jié) 與Ig和TCR基因相關的免疫系統疾病的分子
遺傳學
一 Ig基因在B系淋巴增殖性疾病中的重排
二 TCR基因在人類淋巴增殖性疾病中的重排
三 Ig/TCR基因或相關基因與淋巴系腫瘤的染色體
易位
第四節(jié) 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的分子遺傳學及其相關
疾病
一 MHC基因的分類
二 MHCI類和Ⅱ類基因結構
三 MHC的生物學功能
四 MHCII類分子與自身免疫性疾病
第五節(jié) 性聯免疫缺陷疾病的分子遺傳學
一 性聯低丙種球蛋白血癥
二 性聯高免疫球蛋白M血癥
三 性聯嚴重聯合免疫缺陷癥
四 伴濕疹及血小板減少性免疫缺陷癥
五 性聯淋巴增殖綜合征
第六節(jié) 細胞因子與免疫系統疾病
一 細胞因子的共同特征與分類
二 細胞因子的不平衡性和自身免疫系統疾病的關系
三 細胞因子與免疫系統疾病的治療
四 新發(fā)現的細胞因子
小結
思考題
第十章 線粒體醫(yī)學
第一節(jié) 線粒體的分子遺傳學
第二節(jié) 線粒體突變和線粒體病
一 線粒體突變
二 線粒體病
三 mtDNA和核DNA的相互作用
四 線粒體DNA的致癌性
五 線粒體疾病的治療
第三節(jié) 線粒體的中性突變和進化研究
小結
思考題
第十一章 細胞遺傳學與分子遺傳學
第一節(jié) 細胞遺傳學的重要技術及其應用
一 細胞培養(yǎng)
二 染色體顯帶技術及其高分辨技術
三 體細胞雜交技術
四 染色體顯微切割技術
五 熒光染色體原位雜交技術
六 比較基因組雜交
第二節(jié) 腫瘤等疾病的細胞遺傳學和分子遺傳學相關研究
一 肝癌細胞遺傳學與分子遺傳學相關研究
二 造血系統惡性腫瘤的細胞遺傳學和分子遺傳學相關
研究
三 遺傳病的細胞遺傳學和分子遺傳學相關研究
小結
思考題
第十二章 轉基因動物與醫(yī)學遺傳
第一節(jié) 轉基因動物簡介
一 轉基因動物制備方法
二 轉基因的遺傳學特性
第二節(jié) 遺傳病的轉基因動物模型
一 自發(fā)突變的遺傳病動物模型
二 轉基因動物模型
第三節(jié) 轉基因動物與基因表達調控研究
一 研究策略
二 轉基因的表達
第四節(jié) 轉基因動物在其他方面的研究
一 傳染性疾病的轉基因小鼠模型
二 轉基因小鼠與腫瘤
三 轉基因動物與免疫耐受
四 轉基因動物與基因治療
小結
思考題
第十三章 誘變、突變的效應及檢測
第一節(jié) 誘變因子及其效應
一 輻射的誘變效應
二 化學物質的誘變效應
三 生物因子的誘變效應
四 環(huán)境誘變劑作用的分子機理
第二節(jié) 環(huán)境誘變劑的測試系統
一 普通測試系統
二 應用重組DNA技術研究基因變化
三 人類群體中的測試和監(jiān)測
第三節(jié) 環(huán)境與腫瘤
一 啟動期
二 促癌期
三 進展期
四 環(huán)境因素的多樣性和協調性
小結
思考題
第十四章 醫(yī)學分子遺傳學研究的若干熱點
第一節(jié) 動態(tài)遺傳學
一 由于動態(tài)突變所引起的幾種遺傳病
二 正常情況下三脫氧核甘酸重復存在的可能意義
三 由動態(tài)突變所引起的人類遺傳病的共同特點
四 動態(tài)突變引起遺傳病的機制探討
五 動態(tài)突變發(fā)生的可能的分子機制
第二節(jié) 細胞凋亡的分子遺傳學
一 細胞凋亡的特征變化
二 細胞凋亡的分子機制
三 腫瘤領域的細胞凋亡研究
第三節(jié) 基因組印跡
一 基因組印跡的發(fā)生機制
二 基因組印跡與相關疾病
小結
思考題
第十五章 基因定位
第一節(jié) 基因定位的發(fā)展簡史
第二節(jié) 基因定位的一般原理
第三節(jié) 體細胞遺傳學基因定位
一 基因定位相關細胞遺傳學基礎
二 雜種細胞與基因定位
三 染色體畸變與基因定位
第四節(jié) 基于連鎖的基因定位
一 RFLP家系連鎖分析
二 STR連鎖分析
三 基因定位相關連鎖分析方法
第五節(jié) 原位雜交基因定位
第六節(jié) 人基因圖
小結
思考題
第十六章 基因克隆
第一節(jié) 基因克隆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術
一 大片段DNA克隆的方法
二 DNA片段的亞克隆
三 染色體步移和染色體跳步
四 完整CDNA克隆的獲得
五 基因組DNA文庫和cDNA文庫的構建
六 基因組測序與大規(guī)模測序策略
第二節(jié) 功能克隆法
第三節(jié) 定位克隆法
一 基因的精細定位與YAC克隆的篩選
二 顯微染色體切割和微克隆
三 表達順序cDNA的篩選
第四節(jié) 消減雜交的策略
一 消減雜交
二 mRNA差別顯示
第五節(jié) 動物園雜交同源順序克隆法
小結
思考題
第十七章 基因診斷
第一節(jié) 基因診斷的基本概況
第二節(jié) 基因診斷的一般原理和基本方法
一 基本途徑和原理
二 基因診斷方法
第三節(jié) 基因診斷在遺傳病中的應用
一 基因突變的直接檢測
二 疾病的間接的連鎖分析方法
三 疾病的產前診斷
第四節(jié) 基因診斷在腫瘤中的應用
一 腫瘤相關基因診斷
二 白血病基因診斷及微小殘留基因檢測
第五節(jié) 基因診斷在感染性疾病中的應用
第六節(jié) 基因診斷應用于多基因疾病的風險性分析
第七節(jié) 基因診斷在法醫(yī)學中的應用
小結
思考題
第十八章 基因治療
第一節(jié) 基因治療史話
第二節(jié) 基因治療的現狀
第三節(jié) 基因治療的方法
一 基因轉移的物理方法
二 基因轉移的化學方法
三 基因轉移的生物方法
四 基因治療轉移方法其他因素
第四節(jié) 基因治療的安全性
一 野生型反轉錄病毒
二 有關細胞惡性轉化
第五節(jié) 基因治療的靶細胞研究
一 造血干細胞途徑
二 皮膚成纖維細胞途徑
三 肝細胞途徑
四 肌細胞途徑
五 淋巴細胞途徑
六 骨髓基質細胞
七 腫瘤細胞途徑
第六節(jié) 遺傳病的基因治療研究
一 ADA 缺乏癥
二 囊性纖維化
三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
四 血友病B
五 Gaucher氏病
六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癥
七 范可尼貧血
八 慢性肉芽腫疾病
九 亨特綜合征
十 血紅蛋白病
十一 苯丙酮尿癥
第七節(jié) 腫瘤基因治療研究進展
一 細胞因子基因轉移免疫效應細胞基因治療
二 細胞因子基因轉移腫瘤細胞基因治療
三 細胞因子基因轉移治療腫瘤的其他途徑
四 MHC抗原基因轉移的腫瘤基因治療
五 共刺激因子基因轉移的腫瘤基因治療
六 藥敏自殺基因轉移的腫瘤基因治療
七 癌抗原基因轉移的腫瘤基因治療
八 原癌基因和生長因子的反義基因轉移的腫瘤基因
治療
九 抑癌基因轉移的腫瘤基因治療
十 多重耐藥性基因轉移的腫瘤基因治療
第八節(jié) 病毒性疾病和其他疾病的基因治療
一 艾滋病的基因治療
二 其他病毒性疾病的基因治療
三 老年性疾病及神經系統病基因治療
四 其他疾病的基因治療
小結
思考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