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對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合格人才,改善教育質量有著重要意義,而且對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促進社會安定團結,提高全民族素質都具有重大意義。特別是在強調素質教育的今天,心理作為人的整個精神活動基礎,其健康狀況如何在諸素質的培養(yǎng)中具有特殊的意義和作用。只有通過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其他素質才有可能得到充分和健全發(fā)展。正是基于上述考慮,也出于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良知,近幾年來,我一直想編撰一本有關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書,這中間由于出國訪學,只好擱置起來,回國后立即著手擬定提綱,組織了幾位年輕同行分工撰寫,到統稿定稿時,方發(fā)現書稿內容不盡如人意,雖作了較大修改,也未能實現初衷。但該書作為“八五”期間省教委的一項課題又不宜久拖,便權作拋磚引玉之作公諸于世。好在我們幾位作者都有決心將這項研究持續(xù)下去,不斷鉆研、充實,將會使之漸臻成熟、完善。亦請專家和讀者不吝賜教。本書各章的撰寫情況是:第一、六章由山東師范大學張承芬撰寫;第二、三章由山東師范大學高峰強撰寫;第四章由威海市教委王玉秋撰寫;第五、十一章由山東經濟干部管理學院魏祥遷撰寫;第七、十章由山東師范大學劉海燕撰寫;第八章由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所孫維勝與王玉秋撰寫;第九章由劉海燕與孫維勝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