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古代世界曾經輝煌燦爛的文明國家,多數(shù)沒有能夠繼續(xù)維持下去,有的中斷了,有的隨著文化重心的轉移而轉移到另外的地區(qū)。唯有中國這個國家,既古老又年輕。從原始社會到形成國家,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有五千年以上。中國和中國文化屹立于世界之林,一脈相承,歷久而彌新。中國文化是個發(fā)展的、歷史的范疇,具有包容性與持久性:除了時代差異外,尚有著地域與民族的差異性。它是在連綿幾千年中,以華夏民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各地域文化(包括中原文化、齊魯文化、荊楚文化、巴蜀文化、吳越文化、嶺南文化、閩臺文化等)和各民族文化(包括壯、滿、蒙、回、藏等中國56個民族的文化)長期地、不斷地交流、滲透、競爭和融合的結果。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文化的發(fā)展是具體的、歷史的,又是多地域、多民族、多層次的立體網絡。中國文化是起源于上古貫穿到現(xiàn)在,在黃河、長江及其周圍地域形成并待續(xù)至今的中華民族苮的文化、共同的社會心理與習俗的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