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自序
歷史的啟示
鑒往知來
為有源頭活水來
第一章 公司與領導
領袖在哪里
—一領袖與群體的關系
廿一世紀的企業(yè)特色
企業(yè)領袖在社會上的角色
領袖的定義及其神話
領袖的統(tǒng)御方式
假如公司是一個部落
——次級文化的因應之道
部落組織的特性
公司“文化”及公司認同感
留人不留人,流動性的利弊
領導者領導范圍的限度
將將與將兵
分工與授權
第二章 歷史與領導
儒家與法家
儒家與法家的差別
儒家的學說——荀子議兵篇
荀子對于人性及社會的看法
《荀子·議兵篇》的六術
《荀子·議兵篇》的五權
《荀子·議兵篇》的至臣
《荀子·議兵篇》的五無曠
荀子所謂的兼并及堅凝
法家的學說— 韓非子定法篇
法家對于領導及管理的若干理論
慎到言勢
商君重法
申不害重術
韓非的綜合
人才、組織與資源
三國的形勢及資源分配
曹操的用人及法家治理
諸葛亮與法家及蜀漢的權力分配
東吳的內部結構
第三章 成功與失敗
成功的英雄
——列朝開國的規(guī)模
組織的運作
西周的包容——上層的堅凝
漢代政治權力的基礎——中層的堅凝
唐代的用人——中層的變化
宋代的養(yǎng)士——中層的擴大
失敗的教訓
——列朝亡國的因果
秦代的缺失——中層與下層的疏離
東漢的缺失——上層與中層的斷裂
明清的缺失——中層與下層的斷裂
第四章 沖突與協(xié)調
公與私的沖突與協(xié)調
社會、企業(yè)與員工,不同層次的“我”
政治領導與企業(yè)領導的異同
企業(yè)內部上、中、下三層的結構
堅凝三層結構的可能性及其重要
附 錄
比較中國歷史上的領袖
秦始皇與唐太宗
曾國藩與諸葛亮
李廣與程不識
漢光武與王導
魏、蜀、吳三國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