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教育/教材/教輔教育教育學理論“教育學視界”辨析

“教育學視界”辨析

“教育學視界”辨析

定 價:¥26.00

作 者: 陳桂生著
出版社: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教育學

ISBN: 9787561716205 出版時間: 1997-04-01 包裝: 精裝
開本: 21cm 頁數(shù): 472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對教育學陳述所作的辨析,有形式分析,又不限于形式分析,以至關于它屬什么性質的理論,實難一概而論。無以名之,姑稱其為“教育學視界”辨析。成體統(tǒng)也好,不成體統(tǒng)也好,在所不計。本書共分三大部分,主要對教育諸概念、教育學的命題及教育學發(fā)展狀態(tài)進行了探討及透視。該書內容全面,具有較強的系統(tǒng)性、科學性、理論性及指導性,對教育學做了深入客觀的透析,不僅是從事教育學研究的人士必備的工具書,同時對從事教育事業(yè)的老師等具有一定的指導及啟迪作用。

作者簡介

  陳桂生,1933年生。華東師范大學教育系教授、師范教育研究所兼職研究員。主編《馬克思恩格斯論教育》、《列寧論教育》、《斯大林論教育》,著有《人的全面發(fā)展理論與現(xiàn)時代》、《教育原理》、《馬克思主義教育論著研究》、《現(xiàn)代中國的教育魂——毛澤東與現(xiàn)代中國教育》、《徐特立教育思想研究》、(歷史的“教育學現(xiàn)象”透視——近代教育學史》(即出)、《“教育學”辨——“元教育學”的探索》(即出)等。主持“元教育理論課題”研究(第三批博士點基金項目),參與師范教育理論研究、德育理論研究。

圖書目錄

     目次
   序
   教育諸概念辨析
   一、教育學陳述:概念的“泛化”與“泛化”的
    概念
    10101 “理念”與“概念”的混淆
    10102 案例
    10103 定義與“定義性陳述”
    10104 概念“泛化”的假象與真問題
   二、“教育”辨
    10201 “教育”概念的演變
    10202 “教育”的不同層面
    10203 中西“教育”視角之別
   三、“教育目的”辨
    10301 無疑中的疑點
    10302 賡續(xù)的是什么傳統(tǒng)
    10303 “誰”的目的
   四、“人的全面發(fā)展”辨
    10401 “舊的分工”辨
    10402 “再生產舊的分工”的新情況
    10403 “人的全面發(fā)展”含義
    10404 理想與現(xiàn)實
    10405 一個懸而未決的理論問題
    10406 駁“過時論”
   五、“德智體全面發(fā)展”辨
    10501 數(shù)典不忘祖
    10502 另一種傳統(tǒng)
    10503 抉擇
   六、“教育成分”辨
    10601 各育的發(fā)生
    10602 在什么意義上分解教育成分
    10603 “全方位教育”觀念
   七、“學校職能”辨
    10701 正名
    10702 視野:學校職能分析框架
   八、“教育原則”辨
    10801 “規(guī)律”乎,“規(guī)范”乎
    10802 “根據(jù)”的根據(jù)如何
    10803 所謂“原則體系”
    10804 術語式與命題式
   九、“課程”辨
    10901 “概念”問題
    10902 變化中的理念
    10903 辯證法的啟示
    10904 概念“泛化”的假象
   十、“課程編制”辨
    11001 歷史形成的多種抉擇
    11002 比較
    11003 學科課程在改進中
   十一、“課外活動”辨
    11101 以“課堂”為界的抉擇
    11102 以“教育課程”為界的抉擇
    11103 三種抉擇比較
    11104 “課堂中心主義”陰影
   十二、“教學”辨
    11201 古今“教學”外延之別
    11202 重心轉移的軌跡
    11203 有待斟酌的定義
    11204 偷換概念
   十三、“教學組織型式”辨
    11301 從“非制度化”到“制度化”
    11302 從“一元化”到“多元化”
    11303 辯證法的啟示
   十四、“教學的教育性”辨
    11401 一個欠通的命題
    11402 “規(guī)律”乎,“原則”乎
    11403 原典考辨
   十五、“教學程序”辨
    11501 從“學”之序到“教”之序
    11502 “教”-“學”聯(lián)結程序的探索
    11503 反復
    11504 癥結
    11505 “形式階段”與形式主義的階段
   十六、“啟發(fā)式教學”辨
    11601 一詞三義
    11602 “新解”質疑
   十七、“考試”辨
    11701 考試制度化
    11702 考試與制度化教育
   十八、“德育”辨
    11801 “概念”問題
    11802 獨立形態(tài)“德育”的形成
    11803 誤解的由來
    11804 抉擇問題
   十九、“政治教育”辨
    11901 “政治教育”知多少
    11902 不同的策略
    11903 范圍
    11904 對策:學生政治行為問題
    11905 對策:教師政治立場問題
   二十“社會教育”辨
    12001 視野
    12002 辯證法的啟示
   二十一“指導”辨
    12101 要義
    12102 “指導”與“控制”
    12103 “指導”:教育觀念更新的表征
    12104 作為專門工作領域的“指導”
   二十二、“師生關系”辨
    12201 三重關系屬性
    12202 “教學相長”解
    12203 “民主平等”解
    12204 “尊師愛生”解
   二十三、“普通教育”辨
    12301 無形的自我否定
    12302 基本含義與不同取向
    12303 不純的實踐
    12304 外延擴大的啟示
   二十四、“綜合技術教育”辨
    12401 要義
    12402 在現(xiàn)代教育改革中的意義
    12403 國際大勢與中國實際
   二十五、“勞動技術教育”辨
    12501 摸索
    12502 若明若暗的概念
    12503 “全方位勞動技術教育”觀念
   二十六、“教育傳統(tǒng)”辨
    12601 重重疊疊的積淀
    12602 明天對昨天的審視
   二十七、“教育先行”辨
    12701 帶有后遺癥的良方
    12702 “先行”的教育抉擇
    12703 正著何須歪打
   二十八、“教育民主化”辨
    12801 “教育民主化”兩面觀
    12802 老調新談
    12803 教育民主之“化”
   二十九、“教育立法”辨
    12901 “法制化”向教育的召喚
    12902 教育立法的回應
    12903 歷史的鑒戒
    12904 “教育法”的生命力
    Ⅱ
    教育學諸命題辨析
   一、教育學陳述:模糊的命題與命題的模糊
    20101模糊的命題
    20102命題的模糊性
    20103癥結:教育學性質模糊否
   二、“教育是永恒范疇”辨
    20201淺薄而含糊的命題
    20202列寧為此作證么
    20203它是“歷史范疇”的補充么
   三、“教育的相對獨立性”辨
    20301不充足的理由
    20302從別一面觀照
    20303問題的發(fā)生
    20304過時的觀念
    20305特定的含義何在
   四、“教育在社會需求與個人發(fā)展之間的抉
    擇與統(tǒng)合”辨
    20401 教育:面臨“人的問題”
    20402 教育:面臨“社會的挑戰(zhàn)”
    20403 “人本位教育說”的假設
    20404 “社會本位教育說”的假設
    20405 循名責實
    20406 “社會主義教育”辨
    20407 教育:在社會需求和人的發(fā)展之
    間的抉擇與統(tǒng)合
   五、“學校的自我保存”辨
    20501 未被承認的職能
    20502 不被理解的屬性
   六、“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辨
    20601 兩個范圍
    20602 雙重意義
    20603 “生產勞動”的歷史觀
    20604 社會經濟前提
    20605 “教育”辨
    20606 理想與現(xiàn)實
   七、“教學的科學性與思想性統(tǒng)一”辨
    20701 綱領性定義
    20702 假想的“規(guī)律”
    20703 “統(tǒng)一”:規(guī)避矛盾的遁詞
    20704 辯護程序
   八、“教師是人類靈魂工程師”辨
    20801 出典考辨
    20802 隱喻性陳述的效應問題
    20803 性質模糊的口號
   九、“三個面向”辨
    20901 從歷史經驗看“面向世界”
    20902 從歷史經驗看“面向未來”
    20903 從歷史經驗看“面向現(xiàn)代化’
    20904 嶄新的歷史內容
   Ⅲ
    教育學發(fā)展狀態(tài)透視
   一、教育學的迷惘與迷惘的教育學
    ——我國近半個世紀教育學發(fā)展
    道路剪影
    30101 “大教育學”:沉重的翅膀
    30102 行動中的“中國化”觀念[一]
    30103 行動中的“中國化”觀念[二]
    30104 行動中的“中國化”觀念[三]
    30105 未解之“結”
    30106 權宜之計
    后記:“迷惘的”教育學評論
   二、“教育學體系”辨
    30201 現(xiàn)有陳述程式的問題何在
    30202 學科性質與學科體系
    30203 跨越兩種不同教育學間鴻溝的
    嘗試
    30204 “實踐教育學”的構建
    30205 懸而不決的理論問題
   三、教育的科學研究與規(guī)范研究
    ——再論《教育學的迷惘》
    30301 教育學形式性質之分
    30302 教育理論與實踐間的兩重隔膜
    30303 傳統(tǒng)社會科學的烙印
    30304 “科學”觀念
   后記:不夠規(guī)范的“規(guī)范研究”之論
    跋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