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講述了:《周易》注疏,數以千計,文字內容,鮮有確詁;文化價值,迄無定評。本不積細流無以致江海之旨,愿將此書公諸同好,期獻千慮之一得。于《周易》體例之改變,作了大膽嘗試。堅持經、傳區(qū)分原則,將《彖》、《象》、《文言》獨立,破千余年來經、傳間雜陳例,俾于經、傳文化內涵之剖析以提供方便。然分中有合,合中有分?!跺琛放c《小、象》同經文聯系較緊,獨立之后,仍殿經文,以便參照。經、傳內容之評注,既重義理剖判,亦重象數分析。克服“以象解經”的局限,力避牽附。欲視《周易》為最古百科知識小集,竭力從政治、經濟、軍事、文學、史學、宗教、民俗、科技諸方面,發(fā)掘其文化內涵;于其哲學思想閃光,尤加注意。